第45章 重启时光(45)(第2/4页)

这么干脆利索,这里面当然有黄爱华的面子。

林雨桐也没客气,甚至跟秦主任说的还更详细一些,“……当地的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在大动干戈之前,我得叫当地的人有收入。可怎么有收入呢?果树里不套种,这一直是当地坚持的耕种方式,但如果嫁接了,地里却是可以套种的。”她提出了她的想法,“药材!药材是可以在果树下种植的,只要选的药材合适,不仅不会有病虫害,甚至还能保墒。植株矮小,一年一收的药材,就成了首选。但是种容易,在种以前,我得先把销路给找好。不管是药企还是和药材有些相关的饮品企业……像是凉茶,这就需要药材的。”但自己得认清现实,你就是一个小地方来的,手里啥也没有就谈合作?谁有那闲工夫。

可中间有个搭桥的就不一样了,自己先拿一个村当试点,能有多少量?就算在对方原材料收购计划额之外的,这点量也不会叫对方很为难的。至于这之后呢?先把局面打开,再一步一步谈之后的事嘛。自己过手的药材,一定是加工之后的药材。怎么样留住对方跟自己长期合作,那这就是自己的事了。

秦主任不知道林雨桐后续的计划,就以为是林雨桐需要小规模开局的时候,养三两年的药材。便是再没种过地的人也知道,这嫁接之后,一两年就能挂果。只要选的品种,选的上市的时间合适,确实卖上价钱了,那不管能不能用药材来作为收入的补充,都有人趋之若鹜的。因此,只是小规模的销售那么一点药材,这还真不是什么事。药这东西,但凡是做这一部分的,都有个储备的问题。以防止出现意外情况接不上,所以储备量还不小。因此,别说就那么三两年多收那么一点的量,就是持续十数八年的多收那么一点,都不是问题。

这点事还真不叫事。

这会子他甚至承诺,“只要果子的品种好,品质好,有出口意愿的话只管给我打电话。”

意思是:你是咱们单位下去的人,总要给你兜底的。

他说着,就打了电话过去,随后就有人送来了好几页的名单,“看看,有没有你相中的企业?”

其实林雨桐是看中几个凉茶企业的,饮品企业的话,如果能拉过去建立分厂,一是可以跟县上的一些政策接轨,比如之前县上就提过的,要引进果汁饮料企业对果子进行深加工。饮品企业的话能做凉茶,也能做果汁,算是能兼顾眼下和长远发展的一个方向。二是像凉茶一样的保健品,还可以开发其他的。冬天像是热饮驱寒的,这玩意自己就能出方子的,叫他们验证就完了。如此一来,对药材的需求量就大了。到时候适合种植果树的乡镇,在嫁接期间地里不打农药只长树的时候可以套种增加收入,不适合种植果树的几个乡镇,看到药材的收益之后,自然就会放弃果树只种药材。这是个可长远发展的线。

而且,他们最大的优势是对药材的品质要求没有药企那么严格。再是种植药材,也不得不说,好药材就是挑地方,这是无可厚非的。用这样的药材去做药,她不想做。但是作为饮品……如果处理药材处理的好,是可以达标的。

但药材在果树挂果之后并行,估计是不成。一旦果子挂果,农药各方面就得跟上,药材就会受影响。因此,这一点就需要特别小心。

套种只能是在嫁接之后的一两年内。之后你们就得两选一,没有如果。

心里这么想了一遍,就点了个凉茶的企业,“就它吧。”

可以!

这边一个电话,事情就能成。林雨桐亲自跑了一趟,甚至跟对方签订了供销合同。

然后回来就上了省里的农业大学,找人咨询这个品种的事。

林雨桐选了两种,这是要今年在自家的地里嫁接的。对方人家愿意免费提供嫁接穗子,但就是一点――得自己干。

还得自己拉回去。

这不找四爷都不行呀!

得!四爷又跟着去,把果树枝条剪下来,然后打成捆,都给塞面包车上。可到了镇上怎么着啊?我去你家吗?

去呀!你不得巴结领导嘛!

嘴上是那么说的,但到底是晚上才往回走,到镇子上的时候都夜里十点了,街面上这个时候早没人了。两人把一捆一捆的枝条卸下来,悄悄的,谁都没惊动。这玩意跟烧火的柴火似得,还是湿的,谁家地里没有呢?给人家都没人爱要的东西,放着也不会丢的。

都弄好了才各自回家。

这一敲门林有志在赶紧出去开门,一见闺女满身是汗的站外面。再一看屋檐下,十多捆东西,他又心疼又生气,“回来不知道喊人?”

早知道你上完大学要干这个,叫你上啥大学嘛。

卢淑琴在里面喊呢:“赶紧回来吧。半夜三更了都……”又催林有志,“先给下碗面去。”肯定是饿着呢。

林雨桐担心的是四爷这个点回来,也不知道有没有饭吃。

饭是没有的,但酒是有的。一进屋子,打开灯,黑灯瞎火的坐着金保国。

桌上放着一只烤鸡一碟花生米,边上放着一瓶酒。

四爷就了然,估计车回来的时候金保国是听见了。这么半天车在外面不见人,隔壁又明显传来桐桐回家之后的喧闹声,估计他心里是有了猜测了。四爷洗了手擦了脸坐过去,那边金保国就倒上酒了,“怎么个意思?非这么着不行呀?”

四爷:“……”沉默的时间有点长之后才道,“巴结领导嘛!她现在主管乡镇企业,那要不然,您自己你跟她汇报情况去?”

这话说的,金保国足足愣了半晌,才端起杯子把酒倒嘴里了。这什么狗怂儿子,不能更糟心。想从他嘴里掏出一句实在话,怎么就那么难呢?生气了,也不吃了也不喝了,直接就起身往出走。

要出门了四爷还友情提示了一句:“之前我跟你说的整改,尤其是生产安全上的事,得抓紧了。要不然她逮住了,罚下来不是小数目。她最近正需要钱办大事呢,逮住了真罚。我就是再巴结,估计人家也不会手下留情。”

这叫金保国又含混起来了,难道是自己猜错了?

可感觉儿子好长时间没去京城了,倒是最近跑省城特别勤快,几乎是每周都消失那么一两天。这个时间线跟林家那丫头来回调动的时间线基本是重合的。

金保国觉得这是儿子打马虎眼呢,可紧跟着,隔了两天都不到,镇上办公室那边通知了,说是新来的副镇长要去厂里看看。

得!还真是林家的丫头。

平时这进进出出的,在家门口碰见了相互也不打招呼。这时候见面他自己都觉得尴尬的不行,但人家之前不理他,现在要办公事了,却一脸客气的笑,“金厂长,久仰大名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