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真凶(第2/3页)

另外,竟然连身为镇北王心腹密探都不知道此事,这点很不科学。

“谁知道?”许七安问出心里的疑惑。

“楚州都指挥使阙永修和‘天’字密探知道。”黑袍男子的魂魄说道。

都指挥使阙永修?

许七安沉吟片刻,回忆起了此人的资料:阙永修,楚州都指挥使,护国公。

世袭罔替的爵位。

第一代护国公是当年的平海王,也就是后来的武宗皇帝的结拜兄弟。

武宗皇帝是五百年前,与佛门联手干掉第一代监正,打着清君侧的名义,谋朝篡位的亲王。

护国公这一脉,是旧勋贵中罕见的常青树,与皇室宗亲多有联姻,家族历史中娶过二位公主,四位郡主。

阙永修有大奉皇室的血脉。

“阙永修和镇北王沆瀣一气,制造了血屠三千里的惨案……收集证据举报他们,我不信元景帝还能包庇两人,就算他想包庇,魏公也不同意,朝堂诸公也不同意……”

朝堂上的衮衮诸公,京城的文武百官,好的坏的,昏聩的精明的,是一股连皇帝都无法抗衡的力量。

如此触目惊心的惨案,只要掀出去,京城百官就无法坐视不理。

许七安忍住了带着魂魄返回京城的冲动,因为这还不够,仅凭一个密探的魂魄,不足以扳倒镇北王和护国公。

他转而看向三名蛮子,问道:“你们截杀镇北王密探的原因是什么?”

左边的青颜部蛮子回答:“寻找镇北王屠戮生灵的地方,汇报给首领。”

中间的青颜部蛮子接着回答:“首领也想晋升二品。”

右边的青颜部蛮子最后回答:“这段时间以来,我们与镇北王的密探互相狩猎,折损了许多族人。”

“为什么要寻找镇北王屠戮生灵的地方。”许七安看了眼木然而立的黑袍男子残魂。

他立刻抓住重点,认为这里有大问题。

按照逻辑,寻找案发地点是他这个主办官要做的事,也是他必须要找到的罪证之一。如果连被害人都找不到,案子是没法查下去的。

可是,镇北王的密探不知道案发地点,而蛮族却在寻找案发地点,这说明血屠三千里还没真正结束。

“夺精血。”左边的蛮子回答。

许七安又问了中间和右边的蛮子,得到统一的答案。

根据伏击案的事情分析,蛮族要夺镇北王的造化,两方面下手:第一,夺王妃;第二,夺精血。

根据第二点反馈的信息可以得知,血屠三千里案并没有结束,或者说,镇北王还没有大功告成。不然青颜部的探子应该早就撤兵了。

难怪围杀王妃时,没有青颜部的高手,不出意外的话,他们都潜入楚州,寻找血屠三千里的地点。而镇北王的密探在暗中与蛮子斗智斗勇,相互狩猎。

难怪接王妃时,没有密探护送和接应,他们肯定自顾不暇,一边要隐藏血屠三千里,一边要狩猎潜入楚州的蛮子。

“只有你们青颜部落知道此事?”许七安再次提问。

“是的。”蛮子回答。

这不对茎……青颜部的首领又是怎么知道此事?许七安沉吟片刻,道:

“你们在部落里有没有见过术士。”

“见过。”蛮子愣愣道。

嗯,这样的话,青颜部知道血屠三千里的一切内幕,而这些都是神秘术士团伙告诉他们的。

由此可以得出两个结论:一,神秘术士团伙在扶持青颜部的首领,支持他夺镇北王造化,晋升二品。

二,神秘术士团伙,夺大奉气运,扶持蛮族首领,渗透朝堂,蚕食大奉国力,立场一目了然。

许七安没有继续问话,沉声道:“蹲下,捂住眼睛。”

王妃熟练的配合,立刻蹲下捂眼睛。

许七安取出地书碎片,把黑袍探子和三名蛮子的尸体收入玉石小镜,然后打开法轮,收了他们的魂魄。

“走吧!”

他来到王妃面前蹲下,背对着她,道:“上来。”

这一次,王妃没有犹豫,张开双手,搂住了许七安的脖颈。她发现自己此刻竟不再抗拒和这个男人有些许的肢体接触。

真是奇怪。

王妃扭过头,看向身后,一阵狂风吹来,那些不够真实的魂体如同梦幻泡影,在风中扯碎,消散。

她突然涌起刺痛心窝的悲伤,低声说:“他不配镇北王这个称号。”

“闭嘴,抱紧我。”

“嗯。”她手臂紧了紧,老实趴在许七安。

砰!地面颤抖的闷响中,许七安利箭般的窜了出去,消失在荒野之中。

……

正午,距离三黄县百里之外,方向是西。

王妃坐在小溪边,不怎么淑女的啃着一只鸡腿,边吃,边看一眼愣愣发呆的许七安,向来傲娇的她,难得的语气温柔:

“你接下来打算怎么办?”

许七安看着她,笑了笑,拨弄着篝火,“其实我之所以带你北上,是想用你来要挟镇北王,令他投鼠忌器,初衷就是坏的。”

她抿了抿嘴,黯然道:“我知道。”

她也不是傻子,这个男人北上查案,又将自己带在身边,所图是什么,动动脑筋就能猜到。

许七安诧异道:“咦,你不生气?这不符合你平时的性格。”

王妃摇摇头,轻声道:“我从小就生的好看,九岁那年,随父母去玉佛寺烧香,寺里主持见到我,写了诗,嗯,你应该知道那首诗。

“从此我名声大噪,父母愈发努力的培养我,希望我成为一个知书达理,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才女。

“十三岁时,因为过于美貌,家族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不但要应对上门求亲的达官显贵,就连一些没什么血缘关系的族人,看我的眼神也怪怪的。

“父母和长辈们把我保护的很好,这并不是因为他们有多疼爱我,而是不愿意珍贵的货物有任何瑕疵。终于在那一年,皇帝派人寻上门来,要我进宫。

“父母和长辈们高兴坏了,热泪盈眶,是啊,他们辛辛苦苦栽培的货物,终于卖出了最高昂的价格。

“我进宫之后,只见过皇帝一次,而后就被冷落着。后来我知道,皇帝那时候已经开始修道,不近女色。对我来说这是好事,皇宫里好吃好住,锦衣玉食,还不用委屈自己迎合臭男人。

“山海关战役后,我又被转赠给了淮王,成为他的正妃,在淮王府一住就是二十年。他们兄弟俩打什么主意,我心里一清二楚。

“可我有什么办法呢,我只是个弱女子,别说有侍卫守着、有婢女监视,就算什么束缚都没有,任由我跑,我从淮王府跑到外城门,命就跑没了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