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咁咁咁(第2/2页)

戚临清看着他,挑眉问:“我也要参与?”

李琦点了点头。他很信任对方,所以特意力排众议不顾其他专家的反对给出这次机会。

“好吧。”戚临清想着闲来无事,便也随众人立起搭架,在偌大的壁画前临摹起来。

不过临摹自己的画,还是头一回的新奇体验。

戚临清边画边与李琦闲聊。他指着画布道:

“你们准备的质量不太行啊,你看上面大面积的拼接针孔线缝痕迹太明显了。”

李琦无奈道:“行李重量有限,不方便带过来。”

旁边的一名工作人员插嘴道:“我倒听说棠朝时期拼接画布会使用一种特殊的涂料,画布拼接后完全看不出痕迹。不过这种方法在当时便早已失传……”

戚临清说:“其实只是在中原失传罢了。”

工作人员疑惑地看着他。

戚临清上辈子特意前往塔尔寺,打听到藏族喇嘛还会这种方法。

他回忆了一下,毫不藏私地开口叙述:“要制作这种画布其实并不难,先把上等软羊毛熬成胶状,再添加生熟石膏,制成涂料。等画布拼缝好,用木框绷紧,然后涂胶,待胶干后,再用极光滑的鹅卵石反复打磨,如此循环往复……”

工作人员脸上的表情从惊愕转到狂喜,迅速拿笔飞快地记录下来。

一旁的李琦也惊了,想不到戚临清的知识面竟然这般广泛。

就连旁边的几个专家都停了笔,凝神细听。

其中一个细眉长眼的男人看不惯这个小年轻大出风头的模样,阴阳怪气地说:“呦,人家棠朝就已经失传的法子,你是怎么知道的?别告诉我你是穿越过来的。”

戚临清沉默了。

他还真是。

地中海专家也见缝插针地劝道:“小孩,这些东西不能乱说,免得误导别人……”

戚临清权当没听到,继续画画。

如果这些人不信他也无所谓。

而李琦就显得有些愤懑不平了。这孩子已经贡献了几十种失传画法,至于在这种事情上说谎吗!

于是他悄悄让工作人员按照戚临清所说的方法先试着制作画布。

随后他便站在戚临清身后,看着这名少年人临摹画作。

结果越看越心惊肉跳。

李琦从事古画修复工作几十年,出过两本书,受人敬仰,享誉业内。

在场这么多专家中,也许他不是最优秀的,但也绝不是最差的那位。

可是和眼前这少年人的临摹敦煌画相比,李琦吃惊地发现,自己和对方的差距……可能就是一个银河系。

这是多么恐怖的事情!

李琦简直都难以想象戚临清的师父是何等牛逼的人物。

奇了怪了,难不成他师父是傅易亲自教的徒弟??

……

傍晚,临摹工作进入到尾声。

在场共计十余名专家,除李琦没参与,加上戚临清的画都被挂在了一处地方,由大家统一决定评判。

按理来说,这种百舸争流的景象最难评出第一。

因为专家们的水平都相差无几,谁也不服谁。

可是在看到戚临清堪称绝品的画后,他们纷纷沉默了。

谁是第一名,不言而喻。

之前持反对意见的几位专家,特别是地中海,难以置信的同时,脸上更感到一阵火辣辣的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