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楚国亡国(第2/4页)

“谁敢有投降的想法,我就想杀了谁。”

副将就努力的扯了扯嘴角,道了一句:“将军,那我给家里的老母亲和妻子写一封信吧?我藏了些私房银子,若是我死了,她们别不知道。”

公孙尧点了点头,转身走了,并不多言。

今晚这一战,许是最后一战。

他上马,大刀一挥,“都给我听着,只要有人敢往后面退,便是逃兵,逃兵,杀无赦。”

……

沈柳拿着望远镜看楚国城门。

他们兵临场下,楚国灭亡,已经是定局。

打下了楚国,便是秦国,但秦国内部也正在争端,听闻还在争割地求和还是打仗。

沈柳咬了一口猪肉脯,跟玉珠儿道:“打完这一仗,许是还能休息会。”

打了三个月了,战士们也乏的很。

秦国不像是楚国,一直都在发生政变,人心不稳,秦国的君主一直都是一人,强秦不是空口说的。

若是秦国打,他们能奉陪,但是秦国要是不打,他们也不一定要持续打下去。

有□□的后,死伤太大了。

玉珠儿却看着前面的城池,道了一句,“你说,这公孙尧能降服吗?”

沈柳摇摇头,“怕是不行。”

就好像让他们降服在楚国皇帝的膝下,他们也不愿意。

这是一个将军的尊严。

玉珠儿就叹息道:“可惜了,是个好将军。”

沈柳沉默,“乱战时期,死去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他有,我们也有。”

两军开战,死伤不可免,但是遇见楚兵这般宁死不投降只能拼杀个你死我活的,其实一边打,心里也不是一边敬重的。

各为其主。

正在说话,大炮手上来了,道了一句:“都丈量好了,将军,可以开始攻城了。”

沈柳肃穆点头,“好,我们这就去。”

等他到下方后,便见着公孙尧站在城门上,沈柳朝着上面喊,“不要做无谓的牺牲了,你们已经被包围了,不如下来和谈,这城池还能完好无损。”

玉珠儿骑在马上,也喊道:“公孙将军,你愿意为了楚国去死,可是你们的兵呢?他们愿意吗?这是一场必死之战,你们的皇上已经逃走了吧,他们都逃了,你们还留在这里有什么用?”

“国,已经不是国了。”

公孙尧不为所动,他身后的兵也不为所动。

弓箭手已经准备好了,齐齐的对着下面的禹军。

沈柳便摇头道:“那便在今日结束这一场战争吧。”

他沉了沉,开口道:“攻城——”

大炮攻击城门,公孙尧也向他们这边投出弓弩,两军硝烟起,弓箭手带着火和油烧向禹兵,禹兵的骑兵踩着烈火前行,跟楚国的楚兵战在一处。

沈柳的目标是公孙尧,一直往前面杀去,公孙尧看着越来越近的沈柳,倒是从容的很。

沈柳跟他打了个痛快。

若不是敌军,他是真的佩服公孙尧的。

当刀刺进公孙尧心脏处时,他叹气一声,道了一句:“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这座城,以后就叫公孙城。”

公孙尧吐出一口鲜血,释然的倒在了地上。

玉珠儿冲过来,看着他的尸体,道:“他是一心求死的,他死了,他手下的兵才能活下来。”

擒贼先擒王,他一死,军心所动,大部分人无心恋战,好似压在他们头上必死的五指没了,他们可以松一口气。

其实已经到了战争最后的阶段,有些士兵的父母都在城外,他们敢这般拼死拼活,也是知道父母在禹兵那里活的很好。

但是,有时候人的想法是能一瞬间转换的。

他们知道父母都在城外活的很好,便不可避免的想要跟他们一起活。

当收兵时,他们的刀被收了去,一个禹兵士兵还道了一句,“你们这刀,是买的我们以前的吧?现在都改良了。”

好似大战过去很久了。

……

八月中旬,楚国灭亡的消息开始往四周传去。

晓州内,一位老者正在自己写简历。

听见这消息,他忙问,“亡了?”

旁边的人嗯了一声,“真亡了。”

他们的国,没了。

他们想伤心伤心,但是手上还拿着禹国的简历书,正在找事情做。

亡的也太快了。

老者叹气,“公孙将军……呢?”

旁边的人才真正伤心起来,“公孙将军,战死在最后一役中。”

老者便想起了前两回跟公孙将军相遇,公孙尧总想让他去做官一般。

公孙尧问了他两次,他拒绝了两次。

可是在今天他拿着简历要去应聘官员的时候,公孙尧将军的死讯传来了。

他问:“将军的遗体现在何处?”

那人就道:“听闻就在死时的城里,那城池已经被战神改成公孙城了,纪念公孙将军。”

他说完,又道:“楚军的战士们遗体,都被埋在了一处叫做楚军烈士公园里,禹兵的尸体,也有一处烈士公园。”

老者点了点头,“这就好,这就好。”

两人这边都填简历,都是为了做官去的,那人跟老者寒暄几声,道:“老人家打算应聘什么官位?”

老者便道:“是县令。”

那人就惊讶的道了一句,“县令?这种可难,禹人基本都有自己的人,你这……老者的禹字倒是写的好。”

他看见了老者手上的简历。

老者便道:“我学了很多年了,从禹字出来,便开始学了。”

那人又惊讶了。

“老者竟然是从刚开始就学,难道是早有准备?”

老者便摇头,“只是觉得禹国的治国之道跟老朽合适,他们出来的东西,我也愿意做一做,谁能想的到今日。”

他拿着简历进面试屋子去了,等出来的时候,已经是笑容满面。

之前跟他说话的连忙上去,问道:“怎么样?”

老者点了点头,“初面过了,回去准备准备,明天二面。”

毕竟面试的是县令,需要考察的东西很多。

那人正要再说,就见有小童出来念他的名字,道:“轮到你了,快进去,后面排队的人很多哩。”

他便赶忙跟老者抱拳告辞,然后匆忙进去了。

这样的事情,还发生在楚国各州大地上,人人好像都来不及为了亡国而伤心,因为政策实在是太快了,走的慢了,便要被淘汰。

……

楚国皇都,历史已经很久远了。

几十年前,先秦分成七国,禹国是最偏远的,楚国是离秦地最近的。

刚开始,楚国皇都是先秦一位王爷的住处,后面楚皇建立了楚国,便又将这里扩建,一年年的下来,便有了如今的规模。

禹国将皇都迁到这里,燕国松了一口气,但是秦国却是如坐针毡。

他们的使者带着自己的书信已经开始往禹国京都去了,在他们离开楚地的时候,莫启也带着自己的附属官员们到了皇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