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禹国二月诸事皆宜(第2/3页)

妻子是个实在贤惠的人。

他只好反其道而行之,将梅香叫进来,道:“我想着,如今城里又兴起了很多工坊,你在家里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出去做事吧?”

梅香有些错愕,但是她自小就是逆来顺受的性子,便低头点了点头,唐先生松了一口气,道:“正好我有一个学生父亲是纺织厂的管事,听闻那里在招人,你明日就去报道吧。”

梅香有些委屈的红了眼,但是也不敢说不好,便继续点了点头。倒是唐夫人怒了起来,将梅香拉到自己的身边,心疼的替她擦擦眼泪,不解的跟丈夫道:“你便是这么容不下她了?她自小跟咱们长在一处,不说是如今是个主子,就是奴婢,也没有说送出去在纺织厂里做事的。朝廷还明律禁止送仆人去厂子里的。”

她越说越气愤:“家里又不是穷的揭不开锅,哪里就要梅香去做事了,你要是穷了,没银子了,我还有嫁妆呢,左右卖了填补你就是。”

唐先生就叹气,只得转了一个思路,道:“还是送过去吧,也好多学习学习新的东西,将来回来好教给孩子们,我一个大男人,又不能去学,你要管家,也走不开,左右梅香在家里每日刺绣,那去纺织厂,不是很合适么?”

“就这么决定了吧,每日学了什么,都回来告诉我。”

唐夫人这才用她的思维理解了些:这是想要梅香去学东西,偷师。

她就问梅香,“那你愿意去吗?听说很多描红都是免费教的。”

梅香就点了头。只要不是老爷夫人不要她,她就愿意的。

……

霍布森跟着去逛了一回夜市。

他要在徐州买的东西,已经全部买好了。不日,他就要跟着苍淼乘着船而上,开始去木州,而后从新修的运河里直接去京都。

他买在徐州的东西,就不跟着去京都了,而是从京都见过皇太女后,等她批准更多的船只,然后他们才回到徐州。

再然后,便是再次启程。

于是在徐州的事情都办好了,就等着去京都,逛起夜市来,就十分的轻松。

他是抱着纯粹欣赏的心来的。

此时是二月中旬,徐州还是很冷的。不过,冷不冷的,并不妨碍他们进夜市棚子里面去逛。

如今的夜市专门建造了一个大棚,棚子建造的十分简单,上面搭个顶,几根木柱,搭在一块,勉勉强强算个大屋子。

然后棚子四面八方又用布围起来,布料很粗糙,可是密不透风,人在棚子里面,虽然依旧会冷,但已经不像走在外面那般寒风彻骨了。

于是,大家还是能接受出来逛夜市的。

霍布森虽然说对炕和地暖的欢喜程度已经达到了痴迷,但是对于他来说,夜市比炕的吸引力更大。

因为这个夜市里面的小东西实在是太便宜了!

苍淼就解释道:“这是皇太女殿下之前提出来的义乌小商品经济,在这种经济出来之前,大家都没有想过这种小东西也可以赚很多银子。”

本来以为是小打小闹,但是最后,这种批发市场却可以养活很多老百姓。

霍布森就对禹国的皇太女殿下更加感兴趣了。他道:“能有这么多奇思妙想的人,我一定要见一见。”

这个苍淼就不能答应了,他自己回去,肯定是会见到皇太女殿下的,但是霍布森就不一定了。

皇太女殿下一向不怎么喜欢见外人。于是也不给霍布森希望,只道:“我帮你问一问,但是皇太女殿下 不一定答应,”

霍布森懂。

那可是皇太女,他懂这个含义,笑着道:“望上帝保佑。”

结果刚说完这句话,就见一个小孩跑了过来,好奇的盯着他看,霍布森已经很熟悉这个流程了。他的相貌对于这些孩子们来说实在是奇怪的很,只是在他的想象中,他的相貌已经肯定会引起大家的恐慌,谁知道没有,他们只有好奇。

更有小孩子,还会冲上来使劲的朝着他看。

霍布森就露出了自以为很和气的笑容——他到底是个伯爵,以前可是不亲民的哟。

这孩子就被吓哭了。

那孩子的爹娘就赶紧来抱走孩子,一边抱人还一边道:“这么胆儿小,朝廷一年前不就说了么,海外面还有一块地方,可能住着蓝眼睛的人。”

孩子哭哭啼啼的,“那为什么有蓝眼睛的人啊?”

那对父母就被问住了,顿了顿,道:“等你上了小学,上了小学就知道了。”

人走了,苍淼就很不好意思。他觉得孩子们这是无礼的。

人家羞愧了,霍布森倒是宽容了,他道了一句:“无事。人皆有好奇之心。”

这里的孩子……其实给他一种很奇怪的感觉。

他们跟他们的父母祖辈都不同。

他们的眼睛里,带着一种不同于父母的,独特的光。

于是继续逛,不知不觉就买了很多小东西,等回家的时候,他的同伴告诉他这些小东西花了很多银子后,霍布森都是满脸错愕的神情。

——怎么可能!

每一个小东西都那么便宜,但是一算,还真是,没算错。

他就蹲下去,嘀嘀咕咕的,“等回去了,我也要弄一个义乌小市场批发中心。”

这名字,就是财富的密码!

……

二月底。

京都。

禹山又开始了辩论。

今年是轻车熟路的很,早早的,下面山腰就成了各大小贩的天下。他们吆喝着不同的小食,叫的卖力又大声,希望有人去光顾。

不过,瓜子和茶水还是卖的最好的。

而且今天,还有人开始卖茶叶蛋了,也不知道秘方是什么,香的很,一闻见味道,就觉得馋,饿。

这种茶叶蛋卖的很好。

不过今天只有一小部分用来在山腰卖,大部分是用来给辩论区的人赞助的。

在赞助区分发茶叶蛋的是几个姑娘,身上穿戴着浅色的衣裳,又有一块红色的布做成套子,挂在她们的身上,套子上用颜料写了六个字:女子报纸赞助。

很显然,这位做茶叶蛋的人是女者报纸的人。

然后,就有人问,这是什么茶叶蛋,那几个姑娘就会回答一句:“是明桐茶叶蛋,我们还有小铺子,就在杨柳巷子左转处第一家。”

然后再道一句:“我们掌柜的,就叫做明桐。这是我们的商铺宣传手册,您要是有意,就拿一份。”

这小册子一看就是精心设计的。

它上面印着一朵牡丹花的样式,是开的最艳丽的那种。

然后便是在左侧有他们的商铺介绍。这介绍,又不和寻常的一样,而是说了一种叫做商铺精神和商铺文化的东西。

在右边栏,专门介绍了这位女掌柜的生平事迹和发家之路,并阐述了对于未来的商铺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