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九章 心怀敬畏(第2/3页)

李岘脸色铁青,然而顾青态度如此强硬,他知道继续问下去必然会激起顾青的怒火。

手中掌了兵权而行事也不怎么讲规矩的人,李岘还是有些惧意的,他无法预料顾青被激怒后会做出怎样的事情。

总之,惹不起。

“此案已在长安传得沸沸扬扬,民间诸多流言,大多与安西军有关,本官今日与顾国公所问所述,会据实回奏天子,请顾国公莫怪。”李岘沉声道。

顾青点头:“据实便可,我不惧流言,安西军将士更不惧莫须有的罪名。”

话不投机,聊到这里,今日的聊天算是结束了,顾青起身告辞。

韩介等亲卫站在堂外,再次冷冷朝李岘投去一瞥,然后转身跟在顾青身后走出了京兆府官衙。

宋根生眼睛眨了眨,对李岘道:“下官去送送顾国公。”

说完也不待李岘回答,宋根生起身飞快追着顾青的背影而去。

李岘独自坐在公堂内,神情忧虑地叹了口气。

权臣之威风,今日算是见识了,盛气凌人之甚,他会不会成为第二个安禄山,实在不可揣测。

……

宋根生追出官衙,赶上了顾青,喘着气道:“走那么快作甚?”

“被狗追能不快点走吗。”顾青头也不回地道。

宋根生大笑:“哪里来的狗追你?哈哈,京城纵狗伤人者,治杖刑,罚百文……”

话没说完,宋根生终于反应过来,扭头看了看身后,然后指着自己的鼻子,呆萌地道:“我?”

顾青笑了,眨了眨眼道:“不是你,刚才真有狗追我,后来狗停下来了。”

宋根生想了想,怒道:“说的还是我!”

“你盛意拳拳非要对号入座,我也不忍否认……”

宋根生已懒得生气了,叹道:“你这张嘴能宽仁一点么?当年在村里时你这张嘴已经很讨厌了,这么多年过去,一点都没改。”

顾青微笑道:“这话不客观,我的女人都非常喜欢我这张嘴……”

宋根生愕然:“有何喜欢的?”

顾青勾住他的脖子,勒得宋根生两眼翻白,顾青却笑道:“交情归交情,咱俩聊这种话题有点不合适,说吧,追出来干啥?”

宋根生奋力挣脱了他,神色一肃道:“朝堂最近风向不对,今日李岘来询问案子,我觉得他来意不善,看来朝中有人要把难民中毒一案搞大,幕后的指使已将矛头对准了你和安西军。”

顾青眨眨眼,露出老父亲欣慰的笑容:“你终于长大了,也明白了官场的风险,你不知道我有多欣慰,回头我给你亲爹写封信,好好夸夸你……”

宋根生无奈地道:“你正经点,此事非同小可,我的京兆府辖下武侯巡街时,也常听到城中有市井百姓商贾们议论,都在说难民中毒一事,大家皆信了谣言,觉得应该是安西军将士投毒,城里百姓如今对安西军的观感很恶劣,几乎到了人人唾骂的地步……”

顾青沉默片刻,道:“你呢?你信不信是安西军将士所为?”

宋根生毫不思索地道:“当然不信,我曾在安西军里待过,将士们都是非常纯朴的汉子,再说,我更了解你,以你的为人,麾下的将士再坏也坏不到哪里去。”

顾青愈发欣慰了:“你特么给我翻译翻译,什么叫再坏也坏不到哪里去?”

宋根生没搭理他,继续道:“我已令巡街武侯注意长安市井里的议论,并寻根溯源往上查,看到底是何人在散播谣言,若经发现立马拿下,但这个法子颇为被动,真正的源头应在朝堂之中,你权力大,本事高,此事你可亲自查一查……”

宋根生严肃地道:“顾青,不要小看名声被污,大家都是爱惜羽毛之人,名声坏了,诸事弗为,安西军若因此而被长安城臣民所恶,往后寸步难行,最严重者,说不定会被暗中敌视的朝臣所趁,众口一词之下,安西军或许会被排挤出长安。”

顾青点点头:“我明白的,也该做出一点反应了,明明是一支刀口舔血的虎狼之师,竟被人当成了软柿子,呵。”

宋根生又道:“需要京兆府配合你吗?若要抓几个带头散播谣言者,我可以帮忙。”

“不用了,这件事我自己办。”顾青眼中带着笑意,道:“你在官场越来越成熟了,若换了当年,恐怕你已在朝堂上跳出来为我解释争辩,傻乎乎的当出头鸟了,这次你的表现不错。”

宋根生难堪地道:“莫提当年了,当年我是傻,可我不会永远傻下去。”

顾青温柔地道:“在我眼里,你永远都是傻孩子……”

……

与宋根生告别后,顾青坐上马车准备出城。韩介等亲卫骑马随侍顾青的马车左右。

顾青端坐在马车里闭目养神。

其实这桩阴谋发展到现在,基本已经是图穷匕见了。

谁是幕后指使,谁是具体执行,他们要达到怎样的目的,顾青已越来越清晰。

而且顾青察觉到,这不是阴谋的全部,兴庆宫里的那位不会如此简单给安西军泼泼脏水就算了,难民中毒充其量只是阴谋的第一步,他的第二步应该已开始发动。

安西军在卧榻之侧酣睡,就算无法除掉,也应该把他们赶得远远的,否则宫里的两位如何睡得着?

如今安西军名声搞臭了,被千夫所指了,那么,他的第二步是什么呢?

顾青睁开眼,掀开马车的车帘,道:“韩介,传令派出斥候,分赴各大藩镇,打探各藩镇是否有兵马调动的迹象。”

韩介下意识领命,接着一惊,道:“公爷的意思是……天子欲调藩镇之兵入京?”

顾青冷笑道:“安西军军纪败坏,残害无辜难民,我顾青也成了挟天子的权臣,那么接下来,当然是各路诸侯领兵勤王了,这套路熟得很,当年我写的《三国演义》里面就有,雕虫小技竟敢班门弄斧……”

马车出城,驶往安西军大营,忽然马车外不知被什么东西狠狠砸了一下,发出砰然巨响,接着听到韩介和亲卫们一阵拔刀声,韩介紧张怒喝道:“有人行刺,围住公爷的马车!”

亲卫们纷纷将马车围得结结实实。

韩介又道:“派几个人去西南方看看,那人没跑远,速速拿下!”

马儿催动,几名亲卫飞奔而去。

顾青在马车里没动,只是缓缓问道:“砸马车的是何物?”

韩介在马车外面道:“公爷,是一块石头,从西南方向砸来的。”

顾青沉默半晌,叹了口气道:“这不是行刺,是民愤。”

没多久,亲卫策马回来,手里拎着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年,少年衣衫褴褛,面带饥色,却一脸桀骜叛逆之色,眼神恶狠狠地瞪着顾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