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八章 巧舌辩白(第2/2页)

顾青躬身道:“臣明白了,臣以后绝不闯祸。”

李隆基叹息道:“你这句话……朕实在无法相信,想必你自己都不信。”

顿了顿,李隆基又道:“回了长安便在家休息几日,再上任右卫大将军,这几年便在朕的身边,好好打磨一下你的性子,待你性子沉稳一些了,朕再让你出去做官。”

“臣,谢天恩。”

李隆基含笑道:“稍停去荷花池一往,朕的娘子这几年也颇为想念你,你们聚一聚。”

“是,臣告退。”

顾青躬身退出殿外,在宦官的带领下,慢慢朝荷花池走去。

刚转过九龙回廊,顾青赫然发现一张熟悉的脸,正站在回廊的柱子下笑吟吟地看着他。

顾青顿时露出惊喜之色,快步上前行礼道:“杨相久违了,别来无恙乎?”

杨国忠穿着官服,笑得很灿烂,几年不见,杨国忠的气色似乎苍老了一些,显然升了右相后,这几年确实过得颇为辛苦。

双手握着顾青的手,杨国忠轻轻地拍了拍,感慨道:“暌违数年,今日你我兄弟相见,甚是难得,顾贤弟似乎清减了许多,在边塞受苦了啊。”

顾青感动地道:“杨相为大唐殚精竭虑,鞠躬尽瘁,眼见苍老了许多,双鬓也染了些许霜白,眼角更多了几道皱纹,愚弟看了心酸不已,杨相操劳国事也要保重身子啊。”

久别重逢,一对塑料兄弟的台词却感天动地,每个字都透着为国为民呕心沥血的味道,正义得一塌糊涂。

杨国忠叹息道:“重任在肩,再苦再累也要咬牙撑着,身担社稷之重,一刻不敢放松啊……听说贤弟被陛下突然调回长安,是因为在安西闯了祸?”

顾青惭愧地道:“杀了个校尉,唉,愚弟太年轻,行事难免冲动。”

杨国忠哦了一声,然后摇摇头道:“可惜了,愚兄还打算开春后再调拨一些粮草兵器给安西呢,既然贤弟不在其位,愚兄倒是省了麻烦……”

话没说完,顾青忽然一把拽住了他的胳膊,盯着他的脸一字一字地道:“杨相,这个……可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