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二章 大军压境(第2/2页)

处罚是轻是重,要看顾青手里的筹码有多少。

首先是李隆基对顾青的信任程度,其次是顾青这个人的重要程度。

信任或许不假,乐观一点的话,或许比别的臣子更多一些,毕竟是李隆基的救命恩人,也没有参与朝中的派系斗争,这样的人用起来放心。

只是李隆基的信任是有限的,他不可能完全相信一个人,否则也不会派裴周南来安西监督他了。

幸好顾青还有一个重要的筹码,那就是平吐蕃策的执行人。

顾青看准了李隆基好大喜功的心理,如今在李隆基的眼里,最重要的便是平定吐蕃,将其纳入大唐版图,作为最了解平吐蕃策的人,这个筹码相当于一块免死金牌,只要顾青不造反,闯出天大的祸都不会被处罚得太重。

这就是李隆基的“利弊”。

大军行进半月,已至阳关,离河西节度使府不远了。

顾青下令大军在阳关扎营,并派出信使,再次向哥舒翰送了一封信。

这次的书信言辞激烈了很多,上面指责哥舒翰妄视律法,擅截军资,扣留原属于安西军的战马,此事安西军绝不善罢甘休,如今大军压境,哥舒翰立即归还战马,否则两大军镇兵戎相见不可避免。

信使送信出去,两天后匆匆赶回。

这次信使不是独自回来,与之一同来的还有一位河西军的将领。

刚到阳关,见关外密密麻麻连绵十余里的营房,将领不由吓呆了,没想到安西军主帅的脾气居然如此刚烈,一言不合便出动大军,他难道不怕天子降罪吗?

进了大营,亲卫把将领带到帅帐,顾青一身披挂接见了他。

“河西节度使府哥舒节帅麾下中郎将王思礼,拜见安西节度使顾侯爷。”

顾青眼睛眯了起来,缓缓道:“中郎将王思礼?你是哥舒翰派来的?”

“是,听闻顾侯爷尽起安西军东赴围猎,哥舒节帅颇为震惊,特命末将前来询问贵军行止和意图。”

顾青笑了笑,道:“不是围猎,直说了吧,我就是冲你们河西军来的。”

王思礼吃了一惊,道:“敢问顾侯爷,安西军到底意欲何为?”

顾青冷冷道:“两个选择,归还战马或是两军兴刀兵,大战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