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第3/3页)

顾野就道:“这方面母后可以放心,武安虽给咱家陆照当伴读,但又不是咱家的奶妈子,课下会需要他照顾咱们陆照一些,课上我是不会容许弟弟打扰他的。”

更深一层的话顾野没说,其实论亲疏,陆照这亲弟弟还得往武安后头排一排。要是陆照敢对武安气颐指使的,他第一个不同意。

当然了,顾野也是很有信心能让他们相处好,不会让那种情况发生。

周皇后点点头,“还是我们阿烈想的明白。”

顾野又问:“那您同意了,我去和父皇说?”

周皇后摇头,“不用,我自己去说就成。哪儿能事事都让你忙前忙后的?”

母子二人又说了会儿话,周皇后叮嘱顾野不用日日都亲自把陆照送过来,虽同说在宫里,但来回路程也不短。上了一天课,总有累着不想动的时候。

顾野说不会,“哪儿就累呢?本也该时常来看您,陪您用饭的。咱们分别了那么几年,少吃了好几顿饭呢,慢慢儿的我都给您补回来。”

这话听得周皇后又是一通眼热,差点又哭。

后头顾野回撷芳殿去了,周皇后安顿好了陆照,换了衣服过去了养心殿。

正元帝照常在养心殿处理公务,钱三思帮着传消息进去,正元帝是和钱三思一样的吃惊,连忙搁了手头的东西,起身去迎她。

“皇后怎么这个时候过来了?”

正元帝牵起周皇后的手,拉着她一道在龙椅上坐下。

两人许久没有这么亲近过了,周皇后一开始还有一丝不自然,但坐定之后,龙案边上的十几根蜡烛亮堂堂,既照着案台上的文书,也照着正元帝不再年轻的脸庞。

周皇后不禁想起从前的正元帝——那时候两人同在一个村里,青梅竹马的长大,正元帝少年时便与众不同,虽家中清贫,但不用银钱就能交友满天下,连隔壁村子的少年郎都愿意跟在他屁股后头跑。

而她父母去世的早,在叔婶家中寄人篱下长大,但因为有了他的照拂,便没人敢欺负她。

那时候她就知道他与旁人不同,哪里会想到将来他会成为天下之主呢?

两人年岁相当,但因为这些年的操劳,正元帝看着反倒比她大了好几岁。

周皇后心头一软,就温声劝道:“公务是处理不完的,陛下也该注意身体。”

正元帝忍不住笑起来,“这话前头阿烈老说。”

但他还是照着周皇后的话把奏章合上,让人上了热茶和点心。

歇息过一阵,正元帝问她怎么这会儿过来了,周皇后就说了想让武安给陆照当伴读的事儿。

正元帝听完,又忍不住笑起来:“武安这孩子倒真是抢手,前头阿烈选伴读,第一个选的也是他。是朕和他说了,伴读就等于是在选自己人,那武安本就和他亲兄弟似的,没那个必要。”

他状若在闲话家常,其实也是给周皇后提个醒。

武安代表的武家,那可绝对是顾野那一个派系的。

虽说正元帝更属意大儿子,但还没有太过偏心,所以该提醒的一样得提醒。

周皇后听出来了,就笑道:“那孩子机灵又好学,自然得大家喜欢。他和阿烈是亲兄弟才好呢,自然也会把阿照当亲弟弟疼。兄友弟恭,这才和睦。”

她的意思也很明显,就没想着让陆照培养什么自己人,只盼着他平安罢了。而且顾野对陆照那么好,她这当母亲的也会督促着陆照长大后对兄长恭敬。

正元帝笑着点头,“皇后说的不错,那就比着阿烈召选伴读那时候来,朕回头也下圣旨。”

周皇后柔顺地点了点头,又接着道:“还有一件事,臣妾这几日想出宫一趟。”

正元帝拉着她的手,问她准备做什么去。

“再过不久就是阿烈的生辰。说来惭愧,从前咱家境况不好,没给孩子过过一个像样的生辰。这次是阿烈回来后第一次生辰,臣妾想去和将军夫人请教请教,悄悄按着阿烈的喜好给他办一个热闹又喜庆的生辰宴,给他一个惊喜。”

周皇后惭愧,正元帝何尝不觉得对顾野歉疚呢?

他自然没有不同意的。

请示完两件事,周皇后就准备离开,正元帝拉着没让。

周皇后的脸红尘一片,轻声道:“阿照还在坤宁宫等着臣妾呢。”

正元帝拉着她的手没松,“朕早就听人说阿照最近上课回去后,倒头就睡。皇后莫要骗人。”

两人说着话就挨到了一处,帝后同宿养心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