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第3/3页)

前头他特地送来了含香楼的贵宾调料,虽就算他不送,周掌柜也会去买,但到底也是承了他的人情。

顾茵这天出去参赛了,店里没有她亲手做的吃食,她就让徐厨子去后厨拿点她做的东西当谢礼,她则去告诉王氏自家来年可以减税的好消息了。

徐厨子在后厨转了一圈,想到顾茵最近做的,可不就是那自制味精。

而且前头白子熙也送来了他家的调料,再回调料当谢礼也很适合。

他用纸包包了一些,还特地对白子熙道:“白公子可小心些,这东西金贵呢,一罐子好几两,这一份怎么也得十几文钱。”

白子熙便带着那纸包回到了含香楼,白大老爷正气呼呼地把算盘打的噼啪响,算着来年没有减税后,自家要少多少进项。

袁师傅胖胖的身子缩在柜台边上。

袁师傅虽然年纪不小,但是因为一辈子都专心研究吃食,所以并没有中年人的油滑,性情和少年人差不多,打白子熙十岁上头,两人就成了忘年交。

见到白子熙过来,他扬扬眉毛和他笑了笑,然后立刻板下脸,一副也在反思的模样。

白子熙压住笑意,帮着袁师傅和白大老爷求了求情。

白大老爷不耐烦道:“你可别帮别人说话了,你跑几趟食为天了?上次还让我们楼里的熟客给遇见了。咋的,含香楼让我们大房管了,你就不是楼里的少东家了?”

白家的气氛还算是和睦,只是前头因为老太爷身子突然差了,两房人争抢管家权,才剑拔弩张的。后头尘埃落定,大房管理含香楼,二房负责算账分钱,关系就又缓和起来了。

白子熙性格纯良,即便是前头争权的时候,白大老爷这个大伯也没和孩子不对付。

所以白子熙被他大伯父训完也不敢犟嘴,只小声解释道:“那我之前不是在那里存了十两,是那边的贵宾嘛?存都存了,自然是要吃完的。”

之前是不好意思让食为天知道自己身份,自打县衙那次身份揭开了,顾茵也没对她改变态度,还是把他当成普通客人那么敬着。

白子熙也不尴尬了,他早就想尝尝食为天那的冬季新品了。最近他就迷上了酸菜鱼,无酸不欢。

要是他亲爹在,听了这话肯定得敲他一个爆栗子。白大老爷虽气,也只是瞪他一眼,让他和袁师傅一起在柜台边站着反思。

干站着也不是个事儿,白子熙找话道:“大伯别气,黑心肠的望月楼倒了,咱家的生意不是恢复往日了吗?往常咱们两家大酒楼对打,如今咱们一家为尊,食为天虽厉害,做的也是普通客人的生意……”

这话算是顺耳,白大老爷气顺了一些,又听他道:“而且人家食为天做事也光明磊落,他家也做了一份新调料,听说是不对外出售的,送了侄子一份。”

说着他拿出纸包打开,白大老爷也放了算盘,心里想着难道就是这调料让自家的佛跳墙输了?

这上头袁师傅是行家,自然先让他尝,尝完后袁师傅没吱声。

然后就是白大老爷和白子熙尝。

白大老爷尝后哼声道:“也不咋样,还没咱家的贵宾调料好!”

白子熙附和道:“确实,难怪一份只要十几文钱。”

白大老爷:……

只有他家一半鲜美的调料,赢走了他家的减税名额不算,价格只有他买来的千分之一!

搁谁谁也受不住这个刺激!

白大老爷捂着心口晕了过去,白子熙和袁师傅吓坏了,赶紧把人抬到医馆。

好在白大老爷平素身子骨强健,只是这天生气生多了,一口气喘不上来,静养十天半个月就好了。

他倒下了,白家大房的两个儿子顶上,但到底年轻经不住事儿,又恰逢年关,正是楼里生意最好的时候,两兄弟最后只能把白二老爷又请回来,暂为管理后厨。

白二老爷因为争输了含香楼的管理权,这段日子都在家闷着,连查账都让白子熙去。

如今再次出山,他看儿子越看越喜欢,若是白子熙再小上几岁,恨不能抱着他亲上几口。

稀里糊涂的,含香楼又重回了白老太爷还在世时的格局。

………………

食为天这边,年关将近,镇上又没了望月楼,加上顾茵和周掌柜又赢下了官家食肆的名头,生意更上一层楼,店内座无虚席不算,连顾野为首的外卖队都重新组建了起来,帮着送耐得住放的点心那些。

一直忙到除夕那日,这天家家户户都在家里团圆了,大家才算忙完。

顾茵和周掌柜花了一下午盘完了账,今年整个店一共赚了纯利三百两。

可惜今年没有减税,现在朝廷的税收高的吓人,三百两里得去一百五十两给朝廷,自家就是剩下一百五十两。

顾茵另外给了每个正式员工一两银子过年,其中包括年头上一直帮忙的顾野和武安,这就是又去了十三两。剩下一百三十七两,一半得留作来年的流动资金。

最后的六十八两就是可以动的银钱了。

二十两给周掌柜,那是顾茵早在之前就说好分他的花红。

周掌柜推拒起来,道:“我每个月都拿足了工钱的,吃住又都在店里,一年已经攒下不少银钱。前头东家给的那一两过年费尽够花了。”

“一码归一码,这是您该得的。”顾茵坚持。

周掌柜在望月楼的时候只有招待贵客才需要亲自动手,到了食为天每天一大锅一大锅地炒菜,虽他说不累,但工作量比从前肯定是大许多的。更别说为了给自家争取减税,他反复练习那酿豆莛,不知道费了多少心里力。

一年十三个月的薪水,算是顾茵现在能给得起的最高待遇了。

剩下的四十八两,一半自然分给同样是股东的王氏,另一半则顾茵自己留着。

此时顾茵手里有二十四两花红,和前头攒下的工钱——除了四月她没给自己算工钱,后头每个月她也和周掌柜一样,每个月领二十两工钱,八个月就是一百六十两,大部分时间她也没地方使钱,就是修葺王家老宅花了五十多两,当时王氏也说她也出一份钱,但那宅子既然在顾茵名下了,她肯定是自己出钱。

也就是说,她现在身上还有一百三十两银子。

搁一两年前,谁能想到他们这对逃难来的婆媳,能赚这样多的银钱?

赚到钱了可不是得提高一下生活质量?

除夕下午,顾茵给大家放了半天假,她则要和王氏、宋石榴,带着两个小家伙搬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