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第2/3页)

王氏看他最近黑瘦了不少都心疼坏了,私下里没少和他说没必要这么辛苦。

他并不觉得辛苦,反而劝王氏说:“娘也累,我这算啥?”

母子俩一个赛一个的劳模,到了五月底,顾茵一算,因为多了外送服务,这所谓的淡季其实并没有影响到自家生意多少,一天还是有二三两银子的毛利。

送预定的便当只是一遭,孩子们另外捎带卖出去的便当盒饮料杯,那都是要来还的,一过来,那肯定得留下吃一顿。

后来食为天小铃铛的名声也越传越响,富户区的客人也开始订餐了。

这一片的客人订的餐点都贵,利头更丰厚不说,看到热的满头汗的孩子来给自己送饭,还会多给几文钱赏钱,显然是个肥差,顾茵也不插手,让顾野自己安排人手。

他先是另外招了两个孩子,也给配上顾茵新定做的滑板车和铃铛,将送外卖的队伍扩到十二人。

至于富人区的人手,他让二号和另一个业绩最好的孩子去做。

二号,也就是原先的四号,顾野来之前的文成街的孩子王,叫范劲松。

他家就在文成街一带,亲爹还是大铺子里的二掌柜,因为家境还算不错,他打小就不缺吃喝,人如其名,像一颗茁壮的松树一般,虽只十岁,身形在孩子里面算是精壮的。

这个年纪的孩子已经是少年人心性了,说要服气个四岁的孩子,那自然不可能。

只是他跑得慢,追不上顾野,真拳实脚的也讨不了多少便宜,这才不得不和顾野和平相处。

后来端午听说有银钱可以赚,他报名参加,因为是给食为天打工,顾野是食为天的少东家,两人关系这才缓和了一些。

但是这段时间相处下来,他对顾野可以说是心悦诚服。

再加上这次顾野把好活计分给他做——同样是跑一天外卖,富人区比其他地方多好几文钱赏钱。他后来觉得过意不去,要把赏钱分给顾野,顾野也说不要,让他自己拿着。

他看顾野的眼神跟看自家亲大哥没区别了!

谁要敢抱怨一句,他第一个不干。

当然给食为天打工,又有滑板车玩,又有银钱赚,还能吃到无比可口的饭食和冷饮,也没人会抱怨,只会怕自己做的不够好,让别人抢了自己的活计是了。

富人区的订单派出没多久,含香楼和望月楼都有些坐不住了。

食为天的什么外送服务在他们看来根本就是小打小闹,毕竟他们的富客一般都有小厮下人,要吃什么直接让下人来提就是。

却也没想到小厮下人也是人,谁乐意在这大热天来回跑?

食为天的东西出了名的可口,又不比大酒楼差什么,下人们自然愿意主子定这家,他们在主人家面前多念叨几句,也就变相成了食为天宣传助力。

两家也再次有样学样地跟风,先后推出了外送服务,而且如果是他两家的贵宾,那就不要外送费了。

这举措一出,首先是两家的贵宾肯定都定他家了,虽然他们的饭食贵一些,但也在他们的可以可负担的范围里。

两家大酒楼一开始是想让自己的伙计去配送的,但自家酒楼的人手都是固定的,分派出去店里可能会兼顾不到。而在这个天气另外招人,又是一笔不菲的支出。

所以他们也学食为天,招镇子上的小孩儿帮忙。

而早在这两家准备阶段,顾茵就已经提前知道消息了。

因为那滑板车和小木箱都是冯木匠做的,两家打听出来后都和冯木匠下单了。

冯木匠为人厚道,没有一口应承,特地先来知会顾茵。

顾茵让他尽管做,因为其实滑板车的结构并不算困难,孩子们每天都在骑,只要有心,多观察一下,或者趁着孩子们走开的时候仔细看过一遍,熟悉木工的人都能做出来。而那木箱更是没什么技术含量。

还不如就让冯木匠去挣那个银钱。

当然也不能平白让他们捡便宜,之前冯木匠一个滑板车只收半两,十个箱子收三两,后来他和顾茵一商量,价格直接翻了一倍。

两家一共要了二十套滑板车和小箱子,那就是多挣钱了十六两银子。

这笔银钱冯木匠和顾茵五五分账,一人分八两,算是一笔进项。

后来到了六月,富人区的订单果然少了一些。

但还是那句,这不是食为天的核心客户,真为了几个外送订单和大酒楼对打,食为天暂时还没那个本钱。而且过去这段时间,顾茵还挺喜欢看他们双方谁都看不惯谁,却又干不掉对方的场面,就还把这个舞台让给他们。

但是顾茵不动声色,外送队里的范劲松却是急的不行了。

这天他们吃完饭,顾野让他们留了一留,然后学着他娘的做法,开了个总结大会。

当然他们还不会说什么场面话,其实也就是几个孩子们凑在一起随便嘀咕几句。

等到顾野说完话,范劲松立刻道:“野哥,我们的订单被抢走了好几个,怎么说?”

顾野皱起眉头,旁边的小胖一看他这样,立刻就说:“东家都没说话,你别让我们野哥为难。”

“就是,我们都只是做工的,你别是因为自己少赚了所以才想惹事儿吧?”

要搁以前,这一片的孩子没人敢这么跟范劲松说话。而现在,大家虽然还都怵着他,但都更服气顾野,自然是站在顾野这边。

范劲松被人这么说了也不生气,只是脸上臊红了,颇有些不好意思。确实是一天少了好几文钱,他心里格外不得劲,所以不等顾野开口,他就主动提起这件事。

顾野一抬手,大家也都不吱声了。

“这个事,确实讨厌。”

范劲松面上一喜,把拳头一捏,当即就道:“那我去把他们都揍一顿?”

顾野说不,“娘不让打架,我有别的办法。”

…………

李大春是望月楼的新晋小外送员。

虽然他才八岁,但也知道这是一份美差——食为天的那些个孩子每天摇着铃铛、踩着滑板车,还能赚到好几文钱,每天在馆子吃饭,早就成了全镇孩子羡慕的对象。

后头听说他们要多招两个人,李大春激动得一宿没睡,那天一大早就去报名了。

可惜的是那个领头的顾野一听说他叔叔在望月楼上工后,立刻就让他回家了。

李大春回家后哭了好几天,但没过多久,望月楼也招孩子了。

李大春他娘生怕他选不上又在家哭闹,立刻让他爹去让他叔叔帮忙。

这种活计在王大富看来本来就是谁都能做,所以李大春的亲叔叔,也就是李成稍微一走动,就把这个美差揽到了侄子头上。

虽然说望月楼的不管饭,还要收走一部分外送费,但光是能踩滑板车这件事来说,就足够让孩子高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