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第3/3页)

顾茵预估到第一天的客人会多,但没想到会多成这样,眼看着窗边的客人要把外头排队的人惹急眼了,她干脆临时开设一个单独的外带窗口。

这个时代也没有一次性餐具,所以外带的食盒也是顾茵定做的,就是木质的的便当盒。

这个盒子得加两文钱,但是如果吃完洗干净还回来,这两文钱是可以退还的。

外头的客人朝着在大窗户边上看清里头的菜色,点了餐之后顾野收了银钱到里头给顾茵,顾茵负责装便当,再让他负责把便当送出去。

堂食和外带双管齐下,到了正午时分,店内的热菜就已经卖空了。

正当后头还没轮上的客人觉得丧气的时候,周掌柜已经新做好了一轮菜。

但即便这样,又是一个时辰,菜还是卖空了。

不过幸好此时也没有没吃上的客人,店内众人也总算可以歇口气,趁着这功夫把午饭给吃了。

顾茵和周掌柜歇了半个时辰,两人又进后厨准备晚市要卖的夕食。

晚市红白案混卖,包子点心粥和热菜各五样,不过两人手脚都快,一个时辰就全部完成。

等到了吃夕食的时辰,店内又开始进客人。

当然经过一天的热闹,傍晚的客人少了一些,尤其是这个时代的人讲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小镇上也没有什么娱乐活动,家家户户都吃得早、睡得早,所以到了戌时初,也就是晚上七点多,店内就算是结束了一天的营业。

结束之后,王氏放了许氏和田氏母女回去休息,她则留下做后续的清洁工作。

顾茵则和周掌柜对账,她是真没想到今天生意会这么火爆,当时还觉得自己可以担任记账的工作,但是后头她去负责装便当了,周掌柜也是烧了两轮菜,没顾得上到前头帮忙。

不过幸好买菜的账记得清楚,用一天的营业额减去买菜的成本能算出一个毛利。

顾茵不会打算盘,但是周掌柜算盘打得极快,一通算下来,第一天的毛利在五两银子左右。

王氏在旁边擦地,听到五两这个数字差点惊得摔在地上。

五两!!!这是一天就赚了寻常人家半年的嚼用啊!

顾茵无奈道:“娘小心些,不是赚了五两,这还没算完呢。”

毛利当然并做不得准,因为人工成本那些没算呢!

顾茵想着后续的生意大概会回落一些,然后稳定在一个区间,暂时算做一天毛利三两。

一个月那就是九十两,王氏四个女堂倌月钱加起来是二两,周掌柜一个月二十两,后厨徐厨子和他徒弟还没来,先请了五个会厨的临时帮工,五个人加起来一个月是十两,还有每个月的三四两店租子,另外还要交税,柴米油盐酱醋茶、烧的柴火那些都是银钱,再加上器具的损耗,摊下来一个月十两也是要的。

一个月能赚四十两,就算是生意很红火了。

因为没有外人,顾茵把这些都算给王氏听了,王氏听完还是激动。

前期投入就七十多两,一个月赚四十两,那不是不到两个月就能回本了?这在她看来真的和天上掉馅饼没两样了。

周展柜等王氏笑够了,才开口道:“其实东家还漏了一样没算。东家做的活计最多,后厨前堂两头忙,加上东家这手艺,二十两的工钱也是不能少的。”

这一句让王氏冷静下来了,是哦,儿媳妇一个人做几个人的活计,还不给自己开工钱,所以才显得赚头格外大。如果像别家那样,东家只做简单统筹的活计,白案上再请个二十两工钱的大厨,其实整个店的利头一个月也就在二十两左右,这还是生意一直不错的情况下。

王氏立刻拍板道:“不行,你也得给自己算二十两工钱!”

顾茵也不和她争这个,只道:“先不说那些,我觉得咱们还要招人。今天是武安和小野都在,两个小家伙也做了不少活计,但武安要读书,小野要学武,不可能一直把他们拘在店内。终归还得再招人。”

前头招人这个事一直是王氏在管,她为了省银钱以为加上自己的四个人肯定够用,今天经过这么一天营业,才知道顾茵是对的。

她点头道:“招,听你的!”

反正一个堂倌一个月半两,但两个人加起来也就一个月多一两银子的支出。

虽然未来的银钱还没到手,但是平时俭省惯了、一文钱恨不能拆成两半儿花的王氏已经觉得一两银子不算啥了!

说完王氏又反省道:“其实我是真的不懂这些,一开始你拿主意就好,不该听我的省这个银钱的。”

顾茵摸了摸鼻子,道:“也不怪娘,其实我一开始也想着能省一点是省一点。”

王氏奇怪地问她为啥,毕竟顾茵该花的钱从来是不吝惜的,不像是会为了几两银子打乱自己计划的人。

“还能为啥?”顾茵看看王氏又看看周掌柜。

一开始她是真的觉得花二十两买东西、简装一下就好的,现在搞出来的那些东西,很多都是她准备以后银钱活泛了再去弄的,毕竟细论起来,几乎所有换上的东西都是定做,价格可比那些能现买到的贵不少!

但是王氏和周掌柜听完她的预想都无比支持,王氏让她尽管弄,反正银钱不够她再去和王大富要债。周掌柜也有些“离谱”,说自己迟几个月再开工钱也成,反正他租赁的那屋子退了,现在在食为天后院住着,吃住都在店里,也没有什么花销。

在他俩的齐齐鼓动下,顾茵把自己预想的东西一股脑儿全弄出来了,这才有了现在的食为天。

所以别看有些人光鲜亮丽,店内生意火爆无比,其实兜里只有明天的买菜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