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第2/3页)

顾茵和许青川见状连忙带着小武安跟了出去。

不过好在许氏和王氏都没有为难那老人,把他带出来之后就把他放下了地。

老者一面摆正头上被碰歪的皮帽子,一面吹胡子瞪眼道:“你们这两个老妇人把我架出来做甚?我还没和班主说完话呢!”

许氏就道:“老爷子,我看您也年纪大了,别来回折腾了。您要是有钱,自己写个话本子去让人唱,爱怎么唱怎么唱。但是我们这些普通人一年到头见个戏班子不容易,好歹让我们听过一场。”

王氏也没凶他,只跟着道:“就是,你爱听什么皇帝圣明河清海晏的,您自己请人倒腾去,别为难人家,也别难为我们这些戏迷。”

老者气呼呼道:“你们这些人怎么回事,这戏文影射到朝堂,被发落了可是大事!”

王氏和许氏都一头雾水,戏文虽然是杜撰,但确实不能影射朝堂,从前就有过气愤不平的书生写了个戏本子说昏君宠幸宦官,扰乱超纲,然而还不等那戏排出来,就让人告密到官府,一串子人都连带着发落了。但是今儿个这出戏讲的是昏君强娶良家小寡妇,又没讲什么朝堂大事。

“难道那位最近真的强抢民女了?”王氏压低了声音问许氏。

许氏说没听说啊,又转头看向许青川。

许青川沉吟半晌,道:“这位老先生说的应该是皇上和文老大人那事?”

老者哼了一声算是默认。

许青川便把月前皇帝和文老太爷的恩怨纠葛说与他们听。不过这到底是京城发生的事,他也是偶然听同窗提过,所以知道的也不多,只大概知道有这么个事儿。

几人听完,许氏还是道:“皇帝摘大官乌纱帽这种事也不算太新鲜吧,那文老大人确实也到了告老还乡的年纪。既是他提出的辞官,就不许让人家允了吗?老先生你太敏感哩!”

那边厢戏台子锣鼓又敲起来了,王氏心思已经不在这头了,接话道:“就是,那戏里的婆媳境况还跟我家相似呢,我也没觉得唱的是我啊。您老别想那么多。再说这戏又不是传到了人文老大人耳朵里。就算传到了,说不定人家都没您老人家这么急呢!”

老者还要再说,却突然身形一晃,倒了下去。

王氏和许氏都吓了一跳,立刻异口同声道:“我啥都没干啊!”

说完又立刻去把人抬了起来。

还是一样一人架一条胳膊,把老者凌空架起,一路把他架到了附近的医馆。

而他们前脚刚走,文琅提着大包小包的吃食过来了。

今天他好说歹说,总算以听戏看热闹的名头把他祖父“骗”了出来,想着他老人家可能一高兴就有胃口了。

文老太爷也给大孙子面子,没嫌弃看台简陋,祖孙两个捡了个位置坐了。

后头戏唱到一半,附近来了一些卖小吃的摊贩叫卖。

文琅看他心情不错,心中窃喜想着这次怎么也能劝着他多吃些东西。但没想到他去了不到一刻钟,回来他祖父不见了!

…………

王氏和邹氏把老者架进了医馆看大夫。

大夫诊治之后道:“没什么大碍,脾胃失调,血气亏损,就是饿的。回去好好吃两顿,养养就好了。”

王氏和许氏又一起呼出一口长气。尽管她们确实没做什么,但是这老爷子要是真出了什么好歹,她们浑身是嘴也说不清啊!

人还没醒,她们也不能把他这么大年纪的人扔着不管,只好一起把他弄回了缁衣巷。

两人把老者抬回了许家,许氏打发许青川回屋看书。

因着之前看大夫的银子是许氏给的,王氏也不好什么都不做,只能硬着头皮对顾茵道:“儿啊,你看这事儿闹的……还要麻烦你去做点吃的。”

顾茵点头道:“没事,反正材料都是现成的,我去熬碗粥,不费什么力气。”

说完她就折身去了自家灶房。

灶房里除了他们日常要用到的食材还有一些自家日常吃的食材。

顾茵想着大夫说老者脾胃不好,就没做普通的白粥,抓了一把小米,切了一截南瓜,准备做南瓜小米粥,又想着这次做的量少,便取用了家里的小砂锅。

她先把南瓜洗净后切块去籽,再连皮放入蒸屉,随后再烧水淘米,等水沸以后放入小米,小火开熬。南瓜蒸过一刻多钟,去皮之后用汤勺压成泥,而后将南瓜泥倒进砂锅中,和小米一起搅拌均匀,待熬出米油后便可出锅。

文老太爷再次睁眼的时候,外头已经是黄昏时分。

他撑起身子反应了一会儿才想起来之前的事,五感慢慢恢复,他闻到了一股甜香。

这香味甜而不腻,让本来就多日没怎么进食的文老太爷肚子叫了一声。

他循着香味走到屋门口,顾茵捧着砂锅正好过来。

“您醒了?”顾茵笑着把砂锅放到桌上,“我熬了一些粥,您要不要吃一些?”

文老太爷正要拒绝,肚子又叫了一声。

他也确实还头晕眼花的,便勉强道:“那我就吃两口吧。”

顾茵把锅盖掀开,甜香味顿时充满了整个屋子。

砂锅里的小米粒粒开花,南瓜被整个炖进了粥汤里。

文老太爷用勺子尝了一口,南瓜的鲜甜充盈整个口腔,连带着整勺粥汤都甜了起来。小米虽然粒粒都开了花,但吃在嘴里却又是粒粒分明,并不像一般人熬的那样烂糟糟的。

几口热粥下肚,文老太爷觉得整个人都暖和起来。

“粥里没有放糖,却也香甜。加的水不多不少,没有稀释掉南瓜的香味。你这粥熬的不错,师承何人?”

他一出口就问顾茵的师承,显然是会吃的行家。

对着外人,顾茵不好扯什么梦里仙人,故作不懂道:“我家日常就做些吃食的小买卖,熬粥本就不难,哪里需要和人去学?”

文老太爷皱了皱眉,寻思着难道是自己年纪大了,或者是饿太久了,味觉都失调了,所以才觉得这农家小媳妇熬的粥火候格外精准,不比宫廷御厨差?

不等她多问,顾茵便寻了借口躲了出去。

文老太爷斯斯文文地喝完了一整锅粥,有了力气便出了屋门。

虽然前头闹得不愉快,但文老太爷知道自己晕倒与他们无关。非亲非故的,人家把他带回家里,还给他熬了一碗粥,这便算是于他有恩了。

直接给钱?这做法好像有点过于庸俗。

他记得这家人好像有个读书人,那送两幅名画或者孤本书?

文老太爷走到堂屋外头,还没想好具体怎么报答。

而此时堂屋里,王氏和许氏正在嗑着瓜子闲磨牙。

许氏怪王氏,“你说你那会儿对我打什么眼色啊?人班主都没怎么着呢,咱俩出这头。得亏那老头只是饿晕了,真要出个好歹,咱们不得让他家的人给吃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