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唐朝公主的哥哥(第2/3页)

然而济清大师他活了上百年,但终究是不如姜岩活的时间长,他早就已经不是‘初生牛犊’了,又何来‘初生牛犊不怕虎’之说,再说海外邻国在他眼中也不是虎。

在这件事情发生之前,姜岩暂时还没有攻打海外的计划,只想着先收复了那几个异邦,然后想办法让李世民立永河为皇太女,之后他就自由了,现在看来要做的事情又多了一件。

姜岩年近三十,还未册立太子妃,李世民不急朝中众臣也急了,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李世民就只有他一个儿子,他有经常带兵出征,若是有个三长两短孩子都没有留下,皇位无继承之人。

然而没当有朝臣提议选太子妃的时候,姜岩都以李世民尚在壮年为由给怼了回去,毕竟可没有朝臣敢说陛下已经年迈这种话。

事实上李世民也不老,刚刚五十岁出头,好生保养在活个几十年没问题。

然而李世民却是劳心又劳力,不止朝中的事情一大堆,最近微服私访去城中转转,不曾想在酒楼里用餐的时候听到隔壁几位驸马的对自己公主的吐槽。

当时姜岩是和李世民在一起的,一边听着吐槽一边看着李世民越来越难看的脸色,他当然知道他的几个女儿不如寻常人家的姑娘温柔贤淑了,但她们是公主啊,生在皇家有傲视所有人的资本。

之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过去了,现在隔壁房间里正口口声声的说着要进皇宫告御状,其中声音最高的就是三驸马金多禄。

听着这些驸马说的越来越过分了,李世民给身边侍卫一个眼神儿,侍卫直接过去把几位驸马请了过来。

当几位驸马看到李世民和姜岩的时候都愣住了,就在这种呆愣当中,被带进了皇宫,勤政殿之内几位公主姗姗来迟。

姜岩在记忆中出现过有关于这段的故事,起先还是永河对大驸马赵弘动辄打骂,赵弘实在是受不了了跑了出去,去驸马们经常聚会的酒楼找他们诉苦,这才引起了几位驸马一致讨伐几位公主。

没想到现在永河和赵弘夫妻感情和睦,这些事情还是发生了。

面对李世民的询问和几位公主的逼迫,几位驸马都是敢怒不敢言,一个劲儿的说公主的好话,最终还是金多禄站了出来,主动揭露了公主们的种种恶行。

姜岩看着金多禄的义愤填膺忍俊不禁,昭阳听着金多禄数落其他公主的恶性,从刚开始的震惊到欣赏,可万万没想到,金多禄在数落完几位公主之后就开始数落起她来了。

什么不敬长辈,言行卑鄙恶劣之类的,李世民听的一阵头疼,最终罚几位公主去御花园的凉亭里抄书,以儆效尤。

所有公主驸马离开之后,李世民看了眼姜岩,“看到热闹了?”

“父皇圣明,儿臣可没看笑话,儿臣没有娶妻不知道夫妻相处之道,几位皇妹和驸马不和睦儿臣这个做皇兄的就是想劝也没办法啊。”

李世民不禁摇头,如果不是有济清大师的预言,还有永河现在做的不错,他怎么可能会顺了他的心意不给他选太子妃?

“行了你去忙吧,朕得去找金多禄谈谈,丝毫不顾及皇家颜面可还行?”李世民语气当中满是怒气,不过看得出来他还是很欣赏金多禄的敢于纳谏,毕竟不是谁都有勇气去怒骂公主的,那几位唯唯诺诺的驸马就是很好的例子。

不过在大唐做驸马的确不是很风光,坊间甚至还有童谣,小孩子都知道做大唐的驸马不好。

其主要原因就是现在的大唐不论男子还是女子,只要有能力都可以参加科举,经过了这些年的发展,已经不只有永城女子为官了,其他地方也有女子为官的例子,男子因为科举走上仕途的人数更是比女子还要多。

还有一个就是大唐公主身份尊贵,做驸马和入赘无异,不仅要承担公主的脾气,还要去聚贤居学习各种技能,骑射诗词之类的。

有能力的人都去用自己的本事参加科举走仕途了,根本没有人愿意做驸马,如此一来也就形成了现在的局面。

不过这些都和姜岩没有关系,那几位驸马在做了驸马之后都得到了皇室带来的红利,夫妻关系如何相处,那就看他们自己了。

夜晚,姜岩感觉有人进了东宫,但东宫的宫人和侍卫都没有察觉,如此一来也去只有一个人了。

“我要走了。”济清大师进屋子见姜岩坐起来说道。

姜岩诧异,“你要去哪儿?”

“出去云游,这么多年窝在长安城内,也该出去走走了。”济清大师声音平稳,面无表情。

姜岩偷偷的掐自己一下,感觉到疼了,又看到烛火映出来了济清大师的影子,他应该没死,不是魂魄来托梦的。

“那你还回来吗?”

“不知道,也许会回来也许不会回来,有事情的话我会飞鸽传信给你,记住我之前让你做的事情,那是我毕生的心血。”

“我怎么感觉你像是在说遗言一样?”他到底是要干什么?

济清大师走到姜岩面前,盯着他的双眸,“这番遗言早在几十年前就该说了,多活了这么多年也够本了,那些事情就麻烦你了,先走了。”

济清大师说完,转身离开了房间,顷刻之间便离开了东宫,武功这么好,可见身体还是很硬朗的,应该就只是出去走走吧,而不是感觉到自己大限将至来他这儿嘱咐遗言的。

至于济清大师让他做的事情,就是多年前那本医书,还有济清大师禅房当中的这些年的研究积累,让他帮忙传播出去,施惠世人。

这些事情对于姜岩来说不是问题,让人整理出来,编绘成熟,印刷之后让书店进行贩卖就是了。

之所以不是白给,当然是因为白给的东西不知道珍惜,而用银钱买来的东西才能够发现其中的价值。

第二日济清大师来皇宫和李世民辞行,拒绝了李世民要他带着小和尚一起上路照顾他的建议,自己一个人,一身僧袍,一只钵盂,一只木鱼上路了。

李世民和姜岩在城楼之上,看着济清大师远远的离开,身影消失在山林当中。

“朕有种感觉,济清大师他不会再回来了。”李世民悠悠说道。

“父皇的意思是,济清大师这是要去找个地方坐化?”不会吧,他身体看上还不错啊。

李世民呵呵一笑,手放在城墙之上,感受着砖块带给他的冰凉,“一百多岁的人了,像他那样的大师,就算是死也要死的有尊严,不会让人看到他的脆弱。”

姜岩依旧不信济清大师就这么死了,诚然他已经活了上百年了,应该不会轻易的死去吧。

姜岩不知道事实的真相如何,也许李世民说的对,也许他的感觉是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