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桃山论》(第2/3页)

而秦国的农民,相当于个体户,自己给自己打工,将规定的一部分财富上缴,其余的都可以留下。

故而秦国的开垦率是非常高的,道路两旁处处都是耕地,能看到勤劳的百姓在耕地上劳作着,官吏们是非常支持这种行为的,有些时候,他们还会拿出自己的私产来扶持辖区内的百姓,当然,这是要偷偷进行的,这是作弊行为。秦国是要进行种地比赛的,里中比,看看谁种出的粮食多,然后是里跟里比,乡跟乡比,县跟县比,郡跟郡比,拿到了好名次的官吏会得到奖赏,升迁。

倒数的几个会被训斥,降职,而连续两次拿倒数,就要被抓起来判刑了。

这就是为什么上党郡守王稽想着要叛逃了,因为他拿了两次的倒数第一,若是再拿一次,就要被带去咸阳问罪。

秦国的第一个特色是耕地多,而第二个特色就是亭长多,这些亭长相当于后来的派出所所长,他们巡视自己的领地,宣传法律,抓捕盗贼,每走出一段路程,就能看到一队骑士,在亭长的带领下,检查他们的通行证,以及“身份证”……当然,秦王本身是没有“身份证”的,可是赵括有。

赵括拿到了自己在这个时代的“身份证”,这是秦王送给他的,上头详细的记录了他的名字,爵位,身高,职业,籍贯等信息,同时还有一本“户口本”,作为户主,赵括看到这上头记载了自己家里的所有情况,不过,这户口本是要交给当地的官吏来保管的。

赵括忽然明白,在秦国,微服私访大概是不可能的,因为各地都会仔细的盘查,最开始的时候,秦王出行,是用了阳泉君的身份,据说这是一个国内的贵族,他想要让赵括看看最真实的秦国,结果当地的亭长认为两者的身高对不上,这是假的,险些就要动手抓捕,秦王在表露了真正的身份之后,亭长方才连忙道歉。

而秦王还是重赏了这位亭长。

随即,秦王便不再遮掩,坐上了自己的马车,大摇大摆的朝着咸阳出发,这下就没有亭长来为难他们了。韩非还在忙碌的记着,看来,他是将这件事也记录了下来。赵括常常陪伴在艺,康的身边,当然也没有忘了政,不知是谁送给了政一匹小马驹,他整日都在跟那马驹玩耍。

马驹太小,载不动人,赵括也不敢让赵政骑马,他还是太过年幼。赵政也就只能坐在马车上,将马驹绑在马车上,每当众人停下来休息的时候,他就会牵着马驹四处狂奔,赵母根本追不上他,好在秦王派了武士跟着他,免得他受伤。当车队经过了函谷关之后,那种严谨而古板的氛围,就更加浓厚了。

准备去耕作的百姓,都是列队前进的,赵括不知道这是长期操练的结果,还是秦国有这样的规定,反正,他就像是来到了一个很大的军营,而不是一个国家。

他们来到了一处山下,秦王这才拉着赵括的手,将他带到了这里,整个山上,处处都种满了桃树……桃树此刻还没有长大,都显得有些低矮,也没有开花结果,秦王拉着赵括走在这里,认真的给赵括说道:“寡人听闻您喜爱桃,便下令在这座山上种满了桃树……这里距离咸阳不远……寡人想着您若是能来到咸阳,闲暇时日里就可以来这里游玩……”

“寡人要将这座山,赏赐给您……”

赵括惊讶的看着这座桃山,所有他能看到的地方,都种满了树,荀子,公孙龙,韩非等三人也跟随在不远处,惊讶的看着周围,说实话,赵括心里是真的有些感动。秦王便找了一处干净的地方,令人铺上了坐席,众人就在这里坐了下来,公孙龙看着周围,笑着说道:“若是在春天,这里都长满了花,我们再坐在这里,倒是有别样的氛围。”

“寡人听闻,武成君说:简陋的地方也因为居住在这里的人的缘故而变得不再简陋。”

“如今,在这陋山之中,却是坐着武成君,荀子,公孙子,韩非这样的人,在寡人看来,这里也就不再简陋了。”公孙龙听闻,笑着点着头,认为他说的很对。众人安静的坐在这里,听着风吹过树梢,发出哗哗的响声,天边出现了一抹红色,太阳也变得深红,半个身子藏在山下,落日的余辉照耀在大地上。

晚霞将大地都照射成了红色。

秦王挺直了身子,看向了面前的几个人,开口问道:“请问诸君治理国家的办法?”

赵括,荀子等人互相看着,却都没有开口,只是笑着。

韩非看了看他们,终于放下了手中的笔,放下了竹简,这个举动,吸引了众人的目光,韩非这才开口说道:“我听闻:不知道就说,是不明智;知道了却不说,是不忠诚。作为臣子不忠诚,该死;说话不合宜,也该死。虽然这样,我还是愿意全部说出自己的见闻,请您裁断我进言之罪。”

“我听闻:天下北燕南魏,连接楚国和齐国,纠合韩国而成合纵之势,打算向西来同强秦作对。我私下讥笑他们。世上有三种灭亡途径,六国都占有了,大概就是说的合纵攻秦这种情况吧!”

“我听闻:用混乱的进攻安定的将灭亡,用邪恶的进攻正义的将灭亡,用倒行逆施的进攻顺乎天理的将灭亡。”

“如今六国的财库不满,粮仓空虚,征发全国百姓,扩军数十百万,其中领命戴羽作为将军并发誓在前线决死战斗的不止千人,都说不怕死。利刃当前,刑具在后,还是退却逃跑不能拼死。不是这些士兵不能死战,而是六国君主不能使他们死战的缘故。说要赏的却不发放,说要罚的却不执行,赏罚失信……”

韩非忽然开口说了起来,秦王大惊失色,他将韩非叫来,本来就是为了让他来记录众人的言语的,他急忙看向了远处,急切的挥着手,从远处急忙冲来了几个官吏,站在他们的身后,便开始记录了起来。

韩非不再口吃,不再茫然,也不再记录,他越说越是激动,站起身来,伸直了手,面朝着六国的方向放声言语。他讲述了秦国数次可以得到天下的机会,又说秦国主动放弃了这些机会,他又说出了六国的弊端,以及秦国的优点,以及对付六国的办法,最后,他看着秦王,自信满满地说道:

“大王果真听取我的策略:一举而天下合纵不能离散,赵不能攻取,韩不能灭亡,楚、魏不能臣服,齐、燕不来投靠,霸王之名不能成就,四邻诸侯不来朝拜的话,大王杀了我向全国巡行示众,以此作为替王谋划不能尽力的人的前诫!”

除了赵括,荀子,公孙龙,秦王三人,全然是目瞪口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