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第3/5页)

萧缙听见问话,起身深施一礼,答道:“晚辈是萧家六房三子,家父萧宝应,母亲出身阆家。”

伏传点点头:“好。请坐。”

萧缙有些蒙头蒙脑地坐下。

听见伏传问二郎:“你可曾仗着权势背景,逼迫萧家献子予你?你与他相识之后,可曾仗着权势身份,欺压威逼于他?——不要叫我去问他。你自己说,说实话。有一个字撒谎,试试看!”

萧缙听得满脸惊愕,二郎也吃了一惊,大喊冤枉:“我哪里……我没有!”

萧缙连忙替他解释:“丞相容禀,晚辈与周郎……周大人是在游猎时相识,因言语投机、志趣相近,相约玩耍了几次,慢慢地觉得……才会频繁相处。此事不好说谁主动急切。总之,周大人绝没有逼迫欺压之意,都是晚辈自愿。”

二郎委屈极了,只会跟着点头。

萧缙说一句,他就跟着点头,不住点头:“对对对,是是是,就是这样!”

三娘见缝插针地训斥他:“那你也不能跟男人过一辈子啊!你这样不对呀!”

二郎反问她:“阿娘不也跟男人过一辈子吗?”

三娘被说得一愣,突然发现自己被儿子绕进去了,气得想捶他:“因为阿娘是妇人!你若是个妇人,你也可以跟男人过一辈子!”

母子俩吵得不算难听,可三娘的态度十分坚决,萧缙垂手站在原地,十分难堪。

伏传轻声问道:“阿孃,二郎的婚事,我与大师兄能不能做主呢?”

三娘被问得打了个磕巴。她和陈老太都是很守妇道的女子,否则也不可能婆媳相处这么多年,彼此没有生出任何龃龉。所谓守妇道,就是不认为妇人能够当家作主,家里总要有一个男人做主心骨。

早在很多年前,谢青鹤就被视为家里最大的家长,婚丧嫁娶当然都要听从谢青鹤的安排。

若是谢青鹤不在,就由伏传作主。

平时谢青鹤和伏传不管周家的私事,现在伏传主动问能不能管,三娘心里是有分数的。

——若是不能管,就是不认谢青鹤和伏传当家长了。

周家自从跟随谢青鹤与伏传之后,摆脱了贫穷与低贱,老人家延年益寿安享晚年,孩子也出将入相光宗耀祖,这时候才翻脸说,我家孩子的婚事你别管,你管不着——说得通么?

三娘与陈老太对视了一眼,轻声说:“这事自然要听两位师父的吩咐。只是,小师父,周家就只有他们两根苗苗,大郎不肯娶妻生子,二郎又……又这样……我如何对得起他们的阿爹?”

“阿孃还记得二郎出生时候么?长得好不好?有多大?可有胎毛?”伏传突然问。

二郎和萧缙都面面相觑。

任何一个母亲都不会忘记孩子诞生的模样,三娘虽然很不解,可是,伏传跟她聊二郎小时候,她还是很兴奋开心地说了起来:“他小时候长得漂亮,婆母知道的,特别干净一个孩子,接生婆都说,没见过那么干净的小孩,胎毛长得特别好,油光水滑……”

二郎有点遭不住了,有点想打断这丝毫不男子风范的对话,又顾忌伏传不敢吭声。

伏传又引着三娘回忆二郎小时候。小时候的二郎顽皮又可爱,周家未遭难的时候,能吃得饱饭,二郎喜欢吃糖,糖就是稀罕物了,三娘持家不肯多买,都是陈老太开私房给两个孙子买糖吃。二郎就会偷吃大郎的糖,假装自己的糖也不见了,缠着陈老太再买……

“他呀,不知道是随了谁,口甜舌滑又狡猾,明知道他在使坏,也舍不得拆穿他。”三娘回忆起小儿子的过去,满眼都是慈爱与温柔。

后来出了意外,陈老太瘫在床上,大郎成了“傻子”,寻医问药花光了家产,三娘独自一人支撑着家庭,二郎迅速成长起来,各种帮扶母亲,体贴母亲。三娘说起来都要流泪。

二郎就更加不习惯了:“小师父,阿娘,也就……差不多行了吧?”

伏传看三娘抹泪,才问她:“你养的是个活生生的人。他是你的孩子,一辈子听从你,孝敬你,你生他一场,养他一场,难道不心爱他么?只当他是个传递香火的物件么?香火难道比他的余生快乐更重要么?你甘愿让他抑郁一生,只是为了给你的丈夫留个后代?”

二郎和萧缙都被伏传这番话震住了。

君臣父子之间,本就不讲感情只有义务。男丁娶妻生子为家族繁衍后代,也是从出生开始就负有的最基本责任。如二郎与萧缙这样与男子相约白首、不会再娶妻生子的男人,就是错,就是罪。

连他们自己也是这么想的。

二郎无非是仗着娘亲祖母管不了自己,两位师父心胸开阔应该不会反对,萧缙则是仗着二郎权势身份,父母家族都不敢反对,才会这么堂而皇之地跑来摊牌。

——他们并非觉得自己没错,只是刚好有条件有底气去犯错罢了。

哪晓得在伏传的理论里,他俩根本就没有错。不仅他们没错,若亲人逼迫他们分开去“走正道”,才是真正的不慈不爱,无情之物。

三娘被问得久久不语,原本已经擦干的眼泪,反而落得更急了。

二郎是她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她岂会不心爱自己的孩子?伏传引着她回忆二郎从前的事情,她正是情思涌动的时候,越发心疼幼子。只是,她是心软了,这口子不好开啊。

因为,二郎继承的是她丈夫的香火。她可以不在乎丈夫的香火,陈老太呢?

陈老太叹了一声,说:“随他高兴吧。戏文里总有恶东风棒打鸳鸯,你我老了老了,不要去做让子孙厌恶的坏人。我姓陈,你姓杨,周家的香火,周家的孩子都不关心,你我两个外人着什么急?”

三娘只等着陈老太开口,闻言连忙擦了眼泪,去给陈老太福身施礼:“我代小儿多谢婆母慈爱。二郎,还不快来给阿姆磕头?”

二郎悄悄给伏传竖了个大拇指,跟萧缙一起去给陈老太和三娘磕头,乱哄哄地连称呼都改了。

——萧缙开始随着二郎自称,被三娘反对之后,他又改随自己称呼,这会儿又随着二郎了。

那边阿娘阿姆乱哄哄叫了一阵,陈老太把镯子都撸了下来,握着萧缙的手,才突然意识到这么粗个胳膊,我孙儿带回家的是个男人啊!于是这镯子拿在手里不知道怎么办。

三娘连忙把镯子戴自己腕上。

陈老太又摘了一块玉佩,塞在萧缙手里,叮嘱说:“这是老太婆过八十大寿的时候,大先生送的寿礼。这是好东西啊,乖乖,你好好拿着,若是改嫁要退给老太婆的。”

说得二郎与三娘都哭笑不得。

萧缙看了二郎一眼,二郎点头,他才把玉佩收下,磕头道:“谢谢奶奶。儿与周郎相约白首,不会改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