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流言蜚语

沈芃没想到她与张禄就如此简单地分开了,一天时间不到就办妥了一切,这未免也太迅速了,以至于她一整天都是晕乎乎的。

沈母忧心忡忡地问:“真的就这么和离了?会不会太草率了?”

沈父冷哼一声:“他都敢私自带女子回家了,还有了孩子,这样的女婿不要也罢,以前我只觉得张禄没长大幼稚些,没想到现在长大是长大了,却长歪了。”

“可是因为对方纳妾而和离,这传出去也不好听啊!”

沈嘉冷静地说:“娘,出去只说三姐不满意张禄找的女子,别提纳妾的事情,原本我是想随三姐心意的,可是张禄这次的事情就能看出,他对三姐已经完全没有感情了,如果不和离,以后受气的事情多了去了,三姐不是能受气的性格,您也不想以后她的日子鸡飞狗跳的吧?”

沈母想想也对,能有这样的结果也挺好的,两个外孙都要来了,以后女儿养在家里或者再嫁都行,没什么不好的。

她兴奋地说:“之前还觉得家里没有孩子太冷清了,现在有了两个,我得给他们重新安排院子去,以后就一直住家里了。”

沈芃反应过来,扭着帕子弱弱地说:“娘,要不我还是带着孩子住外头去吧?住娘家给你们添麻烦了。”她还顾忌着弟媳的感受,这里已经是弟媳管家了,未必欢迎大归的姑奶奶。

“别犯傻,两个孩子明天就要上沈家的族谱了,以后都是沈家人,还住外面去作何?”沈母知道她担心什么,柳嬿婉也知道,主动握住沈芃的手安慰:“三姐可不能拿我当外人,你们回来我高兴还来不及呢,以后就多了个说话的人,孩子渐渐长大,以后宇哥儿还要继承家业的。”

沈芃以为她在开玩笑,立马拒绝:“千万别这么说,沈家能护着他们长大就仁至义尽了,当初要不是我坚持要嫁给张禄,也不会有今天。”

沈嘉瞪了她一眼,“现在后悔也没用,把日子过好才是正经,宇哥儿我会先送到庭哥儿身边,免得张家拿孩子做伐子!”

沈母觉得这个主意好,“这样也不错,不过人家能答应吗?”沈母意有所指,那可是皇宫,他们平民百姓能进?

沈嘉也是想到宫里最安全,张家的手再长也伸不到宫里。

“没问题的。”

柳嬿婉偷偷看了沈嘉一眼,这个男人如果不是皇帝的人就好了,真的太有魅力了,今天这件事解决的实在太痛快了,毫不拖泥带水,如果她也有这样的兄长护着,当年就不会被随意送进宫了吧?

到了傍晚,其他两位姐姐也回来了,沈嘉事情解决了才派人给她们送消息,免得她们跟着操心。

得知沈芃不仅和离了,还把孩子要回来了,两人愣了许久,还是沈菁先反应过来,念了几声“阿弥陀佛”,笑着说:“这样也好,孩子才是最要紧的,至于男人,以后想找什么样的没有?”

二姐也说:“虽然我们知道女人不能善妒,可张禄也太让人心寒了,他先坏了规矩,有一就有二,三姐留在张家也不会快乐的。”

沈芃挺着精神说:“我明白。”她不想在两位姐姐面前表现的太脆弱,一个男人罢了……可是心如刀绞的感觉却实实在在存在的。

夜里,两人陪着妹妹睡一屋,听到她压抑的哭声也没劝,发生这样的事情总得发泄出来才好。

过了许久,沈芃才说:“其实,我之前就有预感了,自从嘉嘉升了官,张禄就对我没以前好了,他自卑又敏感,宁可自己闯也不要沈家的帮忙,他未必多喜欢那个珍娘,只不过喜欢对方一心一意依赖他的感觉。”

沈凌也说:“嘉嘉升了官,大家都受益,只是男人自尊心强不肯承认罢了,我家那个刚开始也有些不舒服,等嘉嘉升到侍郎,他是半句怨言也没有了。”

“你们大姐夫是个势利的人,嘉嘉帮他那么多,他目前是不敢有二心的。”

沈芃突然觉得男人也就那么回事,就算张禄没有纳妾,他们最终也会分开的,因为两人的观念都发生了改变。

赵璋第二天才知道沈嘉办了件大事,对他竖起大拇指:“还是你厉害,这种事就该快刀斩乱麻,拖的时间长了反而不好办。”

“昨天他们应该就反应过来被我算计了,我本以为他们会立即冲来找我要孩子,没想到他们很沉得住气,居然没来,如果他们来,我起码还敬他们一分。”

“他们这是怕了你,朝廷三品大员岂是他们动的了的?说来你官位也够高了,朕给你换座府邸吧?”

沈嘉眼睛一亮,靠过去问:“换到哪?会不会不合规矩?”

赵璋捏了下他的脸颊,“放心,肯定比现在的更大更好,至于规矩,朕的东西喜欢送谁就送谁。”

沈嘉没有拒绝,沈府现在多了三个人,以后两个孩子大了都各自要有个院子,那就不够住了,确实该换大房子。

从宫里出去的时候路上遇到高荀,沈嘉停下脚步与他打招呼:“高郎中进宫面圣吗?”

高荀朝他行礼,客气地说:“是有件公务要汇报给皇上。”

沈嘉眼里闪过了然,自从得知高荀对赵璋有心思后,他就发现高荀总会找各种理由进宫,他是长公主的小叔子,进宫有特权。

沈嘉打趣道:“高郎中有事应该先找周尚书,越级汇报恐怕周尚书不会高兴。”

“沈大人多虑了,下官已经与尚书大人禀报过了,就是周尚书让我进宫的,倒是沈大人,您昨日可真威风,行事利落,不给对方留后路,下官要向您学习才是。”

沈嘉知道他在内涵自己,不过无所谓,在这件事里,他并没有违法乱纪,无非是办事效率高了点而已。

回到工部,沈嘉发现一夜之间,沈府的事情已经传遍了京城,光是工部的官员就听到了不下五种版本。

有说沈侍郎的姐姐红杏出墙,结果弟弟仗着权势强势和离,还带走了两个孩子。

有说沈侍郎的姐姐嫉妒成性,不准丈夫纳妾,可耐不住丈夫已经找了一名外室,等怀了孩子才提出要进门,结果妻子不同意,回娘家哭诉一番,弟弟仗着权势把人打了一顿不说,还把休妻改成了和离,连带两个孩子也被抢走了。

也有的说,沈大人早就不满这个妹夫官职低微,想让姐姐和离再嫁,为了安抚住姐姐,把两个外甥也抢回来了,一年之内必定会把姐姐另嫁。

这些流言几乎一面倒的站在张家那边,有些亲眼目睹过事情真相的群众临时改了口,颠倒黑白,都说是沈嘉仗势欺人,沈嘉的姐姐嫉妒成性,对怀了孕的女子也痛下杀手,那些不知真相的百姓,一听一方是朝廷高官,一方是刚打胜仗归来的军中小将领,自然以为是高官以势压人,传着传着,就成了沈嘉的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