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土司之乱

“朕这算是过了明路吗?”赵璋欣喜地抱住沈嘉问。

“一半吧,有母亲替咱们遮掩,至少这个院子是安全的了,我寻思着要不换一座离皇宫更近些的宅子,这样过来也方便些。”这个想法沈嘉一直都有,他不可能住到皇宫去,那就得靠赵璋两头跑,玉井坊离皇宫不算远,但密道弯弯绕绕,也需要走一段时间。

赵璋低声笑了起来,捏着他的脸颊说:“离皇宫近的地方都是皇室宗亲世家大族的府邸,你想往里头搬,可惜朕也找不出一块地赏给你了。”

沈嘉拍开他的手,去桌上拿了纸笔过来,给他画了一张从沈府到宫里的密道路线图。

“瞧,这是我走过两次后画下来的路线图,你走的次数多看看有没有错的地方。”沈嘉方向感很好,赵璋第一次带他走密道时还给他介绍了每个地方上头住着是哪些人家,而哪些人家家里也有隐藏的出口。

长安地下的密道是前朝留下的,几百年过去,不少人家早搬走了,或者是密道坍塌了,现如今还知道有这密道的人很少,就算知道,也很难找到入口。

“你记性很好,是这样没错,然后呢?”

“既然我们的目的是缩短路程,那一来是换宅子,二来不就是改路线,这些弯弯绕绕不能改成直线么?”

“恐怕不行,这些地方要么是巨石要么路面承重不够,容易塌陷,这个问题朕当初就想过了。”

沈嘉失望地放下笔,继续想法子,法子总比困难多。

他盯着路线图看了一会儿,觉得这要是在现代,这个线路更像是下水道的布局图,其实他觉得长安城很有必要修建地下水道,这样能让加强城市排水,在暴雨季节不会积水内涝。

沈嘉开始在他记得的区域内标上各家府邸,虽然被他圈起来的地方很大,但因为都是王府公爵府,每一家都很大,真正分布在这块区域的人家并不多。

“这十几家都是百年以上的府邸,家里肯定有密道入口,你说,万一有人知道了这条密道,并且用它来做坏事,岂不是很难发现?”

“朕也知道这点,不过目前为止,朕还没有让人挖通整个长安城下的密道,在不为人知的角落,必然会有阴暗滋生。”

“臣觉得,这密道不可留,毕竟是能通往宫里的,万一被人知晓,皇宫就不安全了,只是一旦封闭,我们要见面就更难了。”

赵璋见他一脸纠结,笑着说:“别想了,先这样吧,以后想出办法再整改。”

他拉着沈嘉上床,天气热,屋里放了冰釜,可是两个人贴在一起还是觉得热,赵璋便拿了一把扇子给沈嘉扇风。

沈嘉的焦虑一扫而空,露出脖子让风灌进衣领,舒舒服服地享受着帝王的伺候,“普天之下,也只有我有这般待遇了吧?让朝臣知道恐怕得跌破眼镜。”

“知道朕对你好就行,朕不是个不求回报的人,你也得对朕好才行。”

沈嘉突然灵机一动,压住他的扇子说:“改天有空给你送一台会自动扇风的风扇,这个原理简单,我家的木匠应该就能做出来。”

赵璋却不领情:“难道是嫌我扇子打的不好?”

“能让你解放双手何乐而不为?”

“可是朕并不需要,朕的宫里多的是愿意给朕打扇子的宫女太监。”

这话沈嘉无法反驳,难怪许多人会仇富,听到这种话真是有种想踢他下床的冲动。

“那我就做了自己用了,我这院子里连个会伺候人的下人都没有。”

“明日就有了。”赵璋将扇子丢出床外,拉着沈嘉滚到床的里侧,熄了灯睡了。

第二天,一个人牙子领着一群年轻男女上门,说是奉了沈府老夫人的命送人来给她挑选的。

门房还不知道有这回事,不过家里下人确实不多,沈家带上京的下人只有一半,还有一半留在了老家,现在老爷马上要成亲了,家里的下人确实该补充一些了。

沈母得到通知有些意外,没想到赵璋的行动力这么快,还以为要等个几天。

“去把人带进来吧。”

很快,人牙子领着人进了前厅,沈母已经到了,连沈老太爷也被拉来了,听说是选下人,还嘀咕了一句:“你挑就好了,我不必看了吧?”

沈母一晚上没睡,两眼下方一圈黑眼圈,瞪了丈夫一眼,“让你来你就坐着,这是给嘉嘉院子里添人,当然还是你掌眼比较好。”

“咦,只给嘉嘉院子里添人吗?其他地方不要?”

“先挑一处的,其他的改日再挑。”

沈老太爷觉得费事,不就是买几个下人吗?一次挑了也就完了,而且那群人一走进来,他就很满意,感觉每个都很不错。

他小声说:“这京师之地就是不一样,连奴仆看着都齐整许多,一个个站出来跟小姐少爷似的。”

沈母翻了个白眼,这些人怕是宫里出来的,那规矩都是顶好的,可不就看着顺眼了么?如此一对比,他们沈家的下人都跟野草似的。

“给老夫人老太爷请安,您二老看着可真年轻,这府里也打理的井井有条,一看就是好主子,这些人能入沈府的门真是三生有幸了。”

“嘴是够甜的,你这些人来路正么?可别是拐来抢来的吧?”他们儿子在朝为官,要是因为家里下人的事情被牵连了,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您放心,都是有身契的,身世清白,可不敢把乱七八糟的人带到您府上,小人也没那个胆啊。”

沈母制止了沈父的唠叨,“把人带上来我瞧瞧。”

人牙子一共带了三十几号人来,沈母扫了一眼,年纪从十二三岁到二十岁不等,还有一个四十岁上下的婆子,一身暗紫色妆花褙子,同色马面裙,头发梳的一丝不苟,虽然低着头,但那身气派可一点不比沈老夫人差。

“这位是……”沈母诧异地问,怎么还送了嬷嬷来?

“您说徐嬷嬷吗?别看她年纪大了,可是宫里退下来的老人,熟知宫廷礼仪,小人想着,沈大人快成亲了,家里很快就会有女眷入住,徐嬷嬷这样的人高门大户都是抢着要的,不管是留着打理院子还是给姐儿们教导规矩都是极好的。”

这话不错,这样的人他们以前想都不敢想,沈母认真地问:“徐嬷嬷,您家住何方?家里还有几口人?”

徐嬷嬷屈膝,行了个标准的礼,声音冷淡地回答:“老夫人太客气了,奴婢是通州人,不过离开家已经三十年了,与家人于联系,就是孤家寡人一个,若老夫人看得上老婆子,老婆子愿意留在沈府伺候,只希望领养个女儿,以后替我养老送终。”

这点小要求没人会拒绝,何况沈府向来心善,府里的老人没有子女赡养的都有专门安置,钱也照给,少有主家这么大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