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全蟹宴(第2/3页)

旁边的果子也给团儿夹一块十味蟹:“团姐姐,且尝尝这个,是我亲手做的。”

十味蟹是将螃蟹块在芝麻香油中低温锁熟,放着冷却的当口将香果、茴香、砂仁等香料磨成粉加入,再将葱末、香醋等拌入其中。

团姐儿道过谢,自己将蟹块放入嘴中,这道菜既像是凉菜也像是热菜,螃蟹上头挂着一层厚厚的汁水,格外解腻。蟹肉肉质鲜美,被满满的各色香料浸泡了许久,这会捞出来后入口弹牙爽滑,叫人忍不住大快朵颐。

张大官人喜欢香爆蟹。香爆蟹是将螃蟹切块后裹上淀粉蛋清下锅油炸,而后再起一锅,爆香花椒、香芹、红葱头、生姜丝后,再加茱萸辣酱炒出大量红油,

这道菜就没有十味蟹那么汁水丰富,汤汁偏干,红葱头的香气将螃蟹炒制得够味,花椒与胡椒冲突的香气又增加了菜式的烟火气,肥厚的蟹肉被各色香料腌渍后,风味复合,充满了茴香的凛冽和砂仁的甘美,越发口感脆嫩。与先前的橙酿蟹嫩滑的蟹肉风格完全不同。

他吃得快乐,又喝了一杯桂花酒,赞叹道:“好酒!”

刚从树上摘下来的桂花洗净晾干后投入白酒中,经过长时间的浸泡此时已经吸满了桂花的香气,甘冽的美酒中桂花扑鼻四溢,配着天上一轮圆月,此情此景又怎能不让人豪情满怀?

大松主动提议:“何不请张大官人为我们舞一支剑?”

张大官人欣然提剑。剑光四射,他亦舞亦醉,到最后低吟一首古乐,着实兴头十足。

团姐儿在旁看得眼睛亮晶晶,眼睛一眨都不眨,生怕错过一招一式,她是平民人家女儿,自然未曾见过这等风流倜傥的游侠儿风貌,先前只在书里见过“五花马千金裘”的豪情,如今亲眼一见,果然格外震撼。

旁边的马老夫人混不在意,她年纪大了,牙口不好,偏爱吃眼前那道蟹炒年糕、炸过的螃蟹块与年糕同炒,年糕软糯、蟹肉鲜甜、蟹膏丰富,吃下去满口的香醇,又不费牙,正好适合她。

一家人正其乐融融,却听得外头吵吵嚷嚷,还有大声砸门声。

丁香去应门,却见两人:一人身着粗布麻衣,草鞋上沾满满脚的泥巴;一人则身着绸衣,摇着手里的纸扇,见丁香来应门,大咧咧道:“我是康家老爷!快叫我侄女侄儿出来见面。”

大松一眼瞥见,脸色发白,外头是他最不想见到的两个人,康行一和康行三。

这两人,正是大松和慈姑两人的叔伯。穿麻衣的克扣家人仆人,是个揽财奴;穿绸衣的却是个胆大妄为的赌徒,两人看似风格毫不相同,可都是奸邪之人。

此刻他们正坐在房门外头,恬不知耻四处点评:

“这院子好生宽敞,不知卖多少银两。”

“就是,我瞧着康娘子脚店那酒楼有两层,到时候转出去可得不少银钱。”

“这酒楼应当每日里赚不少银子吧。”

慈姑眼珠子一转,已然想到大松自小被他们看着长大,只怕不好糊弄,自己则不过眉州待了几年,是以示意大松背对着他们,自己过去发问:“这是何时?”

康行一瞧见慈姑眼前一亮:“外甥女,你小小年纪怎么能操持这许多生意?不如由长辈代你保管。”

康行三则丝毫不知廉耻:“谁能想到你还能有这么一番奇遇,当初卖了你可真是做对了,可不是?”

要凑上来,豆蔻丁香警惕上前,将慈姑护在身后。慈姑上前二话不说便叫疾风:“来人呐,将这两人从门口赶将出去。”

那两人错愕不已。

康行一被疾风架住了胳膊,犹自挣扎:“是我啊,慈姑,我是你的大伯啊!”

“哪里来的人敢冒充我的亲眷?”慈姑啐了他们一眼,“像你们这样冒认亲戚的破落户我见多了,再不滚我便报官了!”

马夫人家的护院也闻声出来,帮着疾风,又有张官人提剑助阵,将两人一阵乱棍打将出去。

康行一和康行三打得抱头逃窜,而后躲在汴河边喘气:“莫非认错了不成?”

“可是她下颌有一粒小痣,瞧着就是侄女呢。”

康行一垂头丧气坐在了堤岸上:“这一趟出来耽误,我不在家里家里媳妇便要偷吃我炼好的猪油,虽然我用大锁锁起来了,可我昨儿忽得想起来万一她用竹筷子探进桌缝也是能挑起一筷头的,这可如何是好?”

他焦灼地扯着腰间大锁惋惜:“我那一缸好猪油!要不……三弟,我们还是回乡吧?”

做三弟的瞧不起大哥如此,不过如今之际倒不是兄弟内讧之时,他耐心劝康行一:“这一趟压根不要我们出钱,有人出钱出力供着我们,我们还能白得那么多家产,大哥何故要回家?”

他们二人在眉州地界无意中听说南来北往的客商说汴京城里有个康娘子脚店,做出的食盒格外便宜美味,便起了疑心,于是某次遇到当年的人牙子时多问了两句,那人牙子说记得将两兄妹贩卖给了汴京城里的人牙子,后面就一概不知了。

正巧康行三在赌桌上遇到一个同伙,那同伙信誓旦旦说前些日子去过汴京城里,偶尔在码头上瞧见了她侄女在开食铺卖菜,生意可好了。

康行三一听侄女如今开着好几个食铺,心里便起了心思,正巧他赌输了欠了大笔赌债,便来汴京城里碰碰运气,也是为着躲避躲债。

他本来只是胡乱存了个万一的心思,谁知他打听过程中又遇上几个家丁模样的人似乎也对康娘子格外感兴趣,一听他说是康娘子叔叔,便将他带去见一位娘子。

那娘子说康娘子是眉州人士,又是庆喜三年在京城开始做菜。康行三算来算去都觉得是自己侄女。那娘子便给了他一笔盘缠,又许诺了大量银钱。

因着怕一人出岔子,康行三便回了眉州,用银钱还请了债务,还将大哥也带到汴京城里,务求万无一失。

“适才那小娘子,到底是不是慈姑啊……”康行三仔细回忆着。慈姑身量长高,已然不似从前瘦小,眉目也大有不同。

“是,怎么不是?”康大伯啐一口,“就是那个小贱人!”

“可我们如何拿捏她?从前在眉州,还有叔伯关系,如今可怎么办?”

眉州乡下宗族关系盘根错节,便是官府也惧怕招惹宗族势力,许多事情宗族内自己解决便是,官府并不贸然介入。当初他们兄妹的身契由康家叔伯去找官府而后握在手里,当初他们毛都没长齐半大孩子,自然能由着叔伯捏圆捏扁,不足为惧。可是如今他们都已长成,还如何操纵?

康行一道:“不是说我们背后是个贵人么?走!去问问这个人。”

他们到了一家酒楼,上了二层的齐楚阁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