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四章:师妹师兄,相隔西东(第2/3页)

只听宁小龄哀叹道:“唉,谛听呀,可惜你不是一只完整的猫了,要不然过段日子,我和小瑾再去衣裳街逛逛,给你买一只漂亮的小母猫回来陪你。”

“……”鱼王咬着一条小鱼干,挎着猫脸抬起了头,“喵呜……”

喻瑾在一旁安慰道:“没关系,这样也好,不会叫春了,就不容易被宗里人发现。”

宁小龄觉得有些道理,点头道:“嗯,也算因祸得福了。”

鱼王听着她们的议论,悲愤地亮出了它的爪子。

……

灵谷大比将近,宗中的氛围却更放松了许多,毕竟这场大比和他们大部分人都没有关系。

最后的七天里,说灵先生便重点指导参加大比的弟子们灵谷寻宝的技巧,争取夺一个好点的名次,而其他弟子则暂时放养了。

宗中热闹了许多。

幽月湖边,甚至有许多弟子结伴钓起了鱼。

这些天宁小龄也很焦虑,因为她发现自己自从得到了这柄刀,便一直很难静心。

今日她好不容易定下心打算看会书,说灵先生便将她喊出去,一起钻研灵谷的地形和各处的秘境。

一下便是几个时辰。

回来之后便要陪喻瑾去喂猫,如今幽月湖边人多,她们的行动也很不方便。

今日她们偷偷摸摸地向湖边的林子里走去,还被其他弟子发现,叫住了。

“这位便是御灵宗唯一参加灵谷大比的独苗,小龄师妹!”有人在很远处大声介绍起来,唯恐其他人听不见。

其他人像是见到了珍惜的生命,立刻放下钓竿拥了过来,对于这位漂亮的独苗小师妹嘘寒问暖。

喻瑾站在一旁,拿着一碗鱼干的小手无处安放。

很快,有弟子注意到了她,问:“这位师妹,你这是……”

宁小龄看了喻瑾一眼。

喻瑾沉默片刻,拿起了一条鱼干,塞进了嘴里,含糊道:“零食。”

宁小龄露出了同情的神色。

最后,宁小龄以垂钓之名支开了那些弟子,喻瑾一个人偷偷地跑到小树林中喂猫。

碗中的鱼干已经不剩几片了。

鱼王显然没有吃饱,呜呜地叫了几声,喻瑾感觉自己听懂了,她抱起了猫,偷偷地带出林子,让它去偷那些垂钓弟子篓里的鱼。

但这些天鱼王恢复了不少力气,它当然不满足于做些小偷小摸之事,它沉思片刻,做了个大胆的决定,然后趁人不注意,直接潜入了湖水之中。

喻瑾拦之不及,担忧着它会不会游泳。

而在一旁握着鱼竿被迫静坐的宁小龄神色一震,她手中的鱼竿弯出了一个很大的弧度——一条大鱼上钩。

宁小龄有些开心,铆足了劲将它拽了上来。

接着,宁小龄愈战愈勇,越来越多的鱼咬钩,一条比一条大。

宁小龄自己都不曾想过,她还有这样的天赋,甚至有一次,鱼钩才刚刚沾上水面,一条她人这么大的鱼便咬上了钩子。

其余弟子们看得叹为观止,心想小师妹不愧是独苗,果然天赋异禀,这鱼饵还没来得及上,鱼倒是先迫不及待了。

宁小龄也疑惑万分,最后她偷偷睁开剑目,才终于看到了水下的场景。

只见她每次将钩子甩入水中,一只大白猫便从水中浮起,托着一条无力挣扎的大鱼,直接将它的鱼唇往钩子上一套……

“……”

宁小龄知道谛听很有灵性,却不知道已经到了这种地步。

她不敢再下钩了,生怕谛听一怒之下把幽月湖的水怪收拾了送上来。

就这样,宁小龄被各种奇奇怪怪的事情烦扰了好多天。

临近灵谷大比的前几夜,她才终于生无可恋地翻开了自己记笔记的册子,她在扉页上停留了许久,然后缓缓向后翻去。

“这是……”

接着,宁小龄愣住了。

……

“谁在我本子上乱涂乱画?!”宁小龄从床上坐了起来,掌了一盏灯,裹着被子坐在桌边,气恼地端详着书本上的字。

那些字的笔画像是老鼠啃过的,在娟秀的小楷边显得格格不入。

宁小龄支着下巴,蹙眉看了一会儿,道:“这给谛听一根毛笔,它写得估计都比这个好看!”

宁小龄又翻了几页,灯火微弱,她也提不起精神,便没有继续看下去,直接合上了本子,想着以后一定要找到罪魁祸首。

这之后,宁小龄便也没想过将灵术与剑法相融之事了,她每日做得最多的还是静心打坐,然后熟悉这柄幽阁中取出的黑色血刃。

直到最后一日,宁小龄心中紧张,有些失眠,才取过了这本书,随手翻了翻。

那些不堪入目的字在眼前轻轻掠过。

到某一页时,宁小龄的手停住了。

她再次从床上坐了起来。

“气脉窍穴图?”

宁小龄忍不住低低惊呼。

她看到一个空白的书页上,勾勒着一个人形,人形上绘制着许多的点,那些点用粗细不同的线相互勾连,昭示着某种奇异的顺序。

这张图虽也画得歪扭,却一下子抓住了宁小龄的视线,她指尖点上书页,缓缓向下掠去。

“九气,三山,云府……”

宁小龄一下子明白了这张图的意思,她将所有线条的顺序梳理了一遍,接着,困扰了她许久的灵气运转问题竟就此迎刃而解!

她立刻把册子翻到了前面,赤着脚走过冰冷的地板,端正地坐在书案前,辨认起了那些字。

心跳也加速了起来。

夜色漫长。

古灵宗的灵术心境,谕剑天宗的内门剑法。

这两个本该毫不相关的东西,它们在宁小龄的眼中,终于清晰地展露出了相互契合的边缘。

它们一块接着一块地拼接到了一起。

房间寂静,落针可闻,唯有翻书声每隔一段时间响起。

宁小龄的精神紧绷如弦。

最后,白虹贯日、墨雨翻盆、大河入渎三式,也找到了它合适的边缘,一点点地补齐了全部的轮廓。

册子翻到了最后一页。

宁小龄许久之后才抽离视线。

她缓缓抬起头。

案上的烛火恰在她眉心中央摇晃。

那点烛火在她的眼眸中轰然放大,占据了全部的视线,视线中,似有两个不同的人影在凌空而舞,一个身影轻盈灵动,一个身影凌厉锋锐,他们各自舞剑,最后两人的动作巧妙契合,化作了一个幻动的清影。

清影随时间淡去。

宁小龄慢慢回神,烛火依旧平静如常地在眼前跳动。

一切似是什么都没有发生。

但宁小龄知道,她的紫府气海已在不经意间发生了改变。

那种改变是玄妙未知的,而她也没有时间去做更多的应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