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第2/2页)

一旁的老二媳妇就欲言又止,梁二婶就道:“成了,你现在不是在纺织品厂上班,一个月也有十几块钱,别太不知足了。”

招待所这边梁家二房在说话,林舒在家里也在跟徐娟说话。

当初两个人一起下乡,虽然在清河大队只一起生活了两个月,但还是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这一年多来也经常通信,虽然说的主要都是纺织品厂的事。

一年多下来,纺织品厂已经步入了正轨,工人已经有二十多个。

衣服和手工品也做,但主要生产的还是鞋子,各种布鞋,胶底鞋,这个比较有特色,也卖的比较好。

林舒离开后,徐娟就代替了林舒做了纺织品厂办公室主任的位置。

这一年来她做了很多工作,不仅是产品的考研设计,还有外销,主要都是她在跑。

他舅是西州城百货大楼主任,外甥女下乡竟然开起了厂子,还做了办公室主任,那是肯定要支持的,所以就算他没有决定权,还是帮纺织品厂在百货大楼争取到了一个柜台卖货,另外还帮外甥女联系到了认识的一些厂家给人家供货。

可以说这个小纺织品厂能够办下来,还越办越大是离不开徐娟的努力和付出的。

照徐娟的话说:“舒舒你就是那个用脑子开疆拓土,我就是那个替你稳江山的。”

林舒敲她脑袋,道:“就会胡说八道,以前不是满口建设农村,奉献青春,一颗红心照大地吗?现在怎么满嘴乱说了,小心被人拉去让人民群众教育你。”

徐娟吃吃笑,道:“这不就咱们两个吗?”

梁冬荷跟珍珍和珠珠还在下面跟胡大娘一起收拾着东西,没上来呢。

不过两人在信上和电话里常说纺织品厂的事,这会儿主要说的却是八卦。

徐娟道:“赵琴嫁给了梁支书的儿子梁红卫做了小学老师,今年过年那会儿也刚刚生了个儿子,不过她现在抑郁得很,因为她嫁给梁红卫的目的就是为了大队小学那个民办教师的位置,可以不用再下地那么辛苦。”

“可是自从我们办了纺织品厂,厂子办得越来越大,招的人越来越多,另外队里有了钱,把大队小学扩到了三年级,一下子又多出来四个老师的名额,现在大队里的知青,全部要不就进了纺织品厂,要不就做了老师,根本用不着走嫁人这条路……她现在肠子都悔青了,因为这样,她还不如嫁给一个男知青,两个人还都能拿工资,将来要是有机会回城,也能都回城,现在嫁给了那个梁红卫,那真是一点回城的后路都不留了。”

林舒默了默。

现在就已经后悔,那等三年后高考恢复,是不是要更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