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第2/3页)

再咬一口面包,满嘴奶油味。

趁喝汤的工夫,已经重新理清了思路。

毕竟,这件事她从汉口回程时就开始想,回到上海之后,又和博雅的两位高学历经理一同商量过,准备充足,不会被苏敏官一两句冷水给泼乱了阵脚。

“嗯……那这样。”林玉婵胸有成竹地说,“成立‘博雅俱乐部’,交钱入会。每次轮船到港,会员凭证入场,有专人诵读各种情报讯息,大家各取所需——是了,就像买办在港口公布开盘收盘价一样——所有情报不付诸纸面,也就杜绝了被人抄录盗版的可能性。”

如果对面是别的大老板,她还要考虑一下措辞,不能让对方觉得她太飘太傻。但面对苏敏官,她放心信口开河。

苏敏官点点头。

这个思路强多了。一时没听出致命的破绽。

她唯一要担心的或许就是,等日后“俱乐部”的会员日益增多,大概找不到合适的场地宣读情报。

这第一盆冷水她算是扛住。尽管扛的不甚完美,还有一些改进的余地。

“第二,”他转换话题,“我猜洋商不会那么顺利地让你开张这项新业务。”

林玉婵点点头,假作愁容惨淡:“落后就要挨打,洋人随便就能欺负咱们。”

苏敏官听她愁得完全没诚意,笑着用筷子敲她手里的面包。

“林姑娘,请赐教。”

“华商之间讯息共享,不再受洋人摆布,的确很多洋行会感到威胁,再也不能尽情地压榨华商。他们肯定会反对。”林玉婵说,“可是有一位洋人,他捏着上海所有华夷商人的命门子。华商赚钱多,他也跟着获益……”

苏敏官一怔,随后明了,笑道:“可是洋商若吃亏,他们交的税也少了啊。两相抵消……”

“公平竞争的市场总归更有效。在这样的市场里,财富总量会高于垄断及不透明的市场。”林玉婵严肃质问,“小白同志,你《国富论》白读了?”

苏敏官语塞,手里的刀叉忽然忘了怎么拿,狠狠瞪她一眼。

还提《国富论》。学习环境那么差,他能看进去一个字才有鬼!

林玉婵还没来得及得意,苏敏官反戈一击。

“你确信赫德就读过《国富论》?”

林玉婵:“……”

不理这茬,她从挎包里取出《北华捷报》。

“清朝官员背信弃义,野蛮屠杀,中英险些再动兵戈,”林玉婵翻开内页里的“战事速递”,给苏敏官看,“读读。”

苏敏官故作头疼:“这报纸给了你多少推广佣金?”

说归说,还是拿过来扫了一眼。漫不经心看了几行,就认真起来,皱眉读完整段。

上个月,李鸿章“苏州杀降”的事件引发国际舆论指责。尤其是跟淮军一起作战的外国雇佣军队“常胜军”,他们指责李鸿章卑鄙下作,借机寻衅哗变,企图讨要更多的妥协和好处。

冲突一触即发。

关键时刻,和事佬从天而降。跟中英双方都有交情的海关总税务司赫德访问苏州。报纸上没透露具体细节,但在赫德的一通操作猛如虎之下,李鸿章跟常胜军握手言和,并且对那些被冤杀的降卒进行补偿。

当然,在以英国人为主笔的报道里,对赫德的这番力挽狂澜,还是有点酸酸的语气,夹枪带棒地评论道,在这场中英冲突中,英国人赫德能够忘记自己的家乡和女王,秉承“绝对中立”,实在是很有职业素养。

林玉婵厚着脸皮说:“我觉得赫大人欠我小小一个人情。”

她用手比了一丁点。由于她太过谦虚,拇指食指不小心捏到了一起。

苏敏官折好报纸,倒杯酒一饮而尽,有点失落地开玩笑。

“阿妹,何时我也能有这般福气,欠你一个小小人情呢?”

“现在就有机会。”林玉婵拿起酒杯,强行跟他手里的空杯碰了一下,“我邀请你成为博雅俱乐部的第一批会员,会费全免,各种行情消息随便看……”

门口的竹帘忽然一响。店小二笑眉笑眼地探头看了一眼。

“敢问老爷太太,还需要点什么菜吗?”

苏敏官不动声色站起来,说:“结账。”

西菜馆生意兴隆,这雅间里眼看盘光碗净,两位客人还占着桌子聊天,小二这是来催翻台的。

林玉婵见那小二走了,大胆上手,从苏敏官胸前拽出怀表看。

“呀,半个钟头到了。”她不好意思,“这算说服你了?你没摇头,我就当点头啦?——哎,等等,说好我请。”

苏敏官已经丢下五枚银币在桌上——如今西菜馆学洋人做派,按人头收费,连小费每人两块半银元,算是中高档消费。

不过比去天香楼吃个花酒还便宜些。

他收起怀表,奚落她:“你才吃了几口?”

然后他拍拍她后背,似是建议,似是命令:“陪我散散步。”

*

林玉婵发觉自己老毛病又犯。人家小少爷千里迢迢从汉口归来,身上风尘还没洗净,就来找她,还给她送了一箱子零碎宝贝。

她呢,就请吃顿西餐。而且最后他买单。

从他回来到现在,也没叙什么别来之情——先是给她答疑了一堆房地产相关问题,然后又听她展望什么“博雅俱乐部”,一句甜言蜜语没听到。

不过他也未曾抱怨,很耐心地陪着她天马行空。

租界里繁华依旧。路边的大烟馆里传出变了调的高声谈笑,巡捕追逐乞丐,苦力们疏通河道,挑走黄沙污泥。

林玉婵知道,自己不是黏人类型的女友。她并太不关心他这一路上的吃喝拉撒,也不喜欢缠着他问嘘寒问暖——他又不是小孩,能把自己照顾得很好,不需要保姆。

她更喜欢跟他互相挑战,互相挖坑,最后在他眼里看到“阿妹好厉害,我甘拜下风”的神色。

虽然要实现这最后一条比较困难。十次里能有一次,就能让她飘飘然。

这一次,会不会呢……

她暂且抛开那些雄心勃勃的企划,追上苏敏官,带着一点难以启齿的愧疚,乖巧笑问:“去哪呀?要不要回义兴?我可以去帮你整理行李。”

苏敏官吓了一小跳,纳闷地看了看她,打趣:“哟,贤惠起来了。”

她更不好意思:“对了,还没问你路上顺利不顺利……”

苏敏官忍俊不禁。这都过去几个钟头才想起来问,反应速度追风逐电,赶上江高升。

他眼看林玉婵目光虚转,猜到她那点小心思:怕显得太冷落他,正在笨拙地找补。

苏敏官从口袋里摸出一片山楂糖,堵住她的嘴。

“去年此时,我曾以为,今后的一生,永远看不到你的好脸色,不会再听到你叫我的名字。我已经做好准备,过没有你、甚至被你恨的日子。” 他低声说,“所以林姑娘,你现在不恨我,还在信任我,还在跟我讲话,不管讲的什么无聊无趣的事——对我来说,都是失而复得的意外之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