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易储风波(第3/3页)

在整个大明朝的武将里,他最敬佩的三员大将就是韩雍、项忠和王越。希望有一天效仿他们,为大明开疆扩土,收复失地,乃至马革裹尸。

当初被分入御马监,他就幻想着有一日能上阵杀敌,做个英豪盖世的好男儿。

另一方面,就是因为他听说了陛下这段时间一直都在研究这份请战折子。

近年来,国朝稳定,鲜有大规模的战争。

最近的一次大捷还是在成化九年。

太子少保,左都御史王越在河套地区取得的“红盐池大捷”。此次之后,鞑靼人就再也不敢进入河套地区久居,大大地振奋了大明的国威。

相比常年坐镇两广的韩雍,王越如今在京城执掌督察院,提督十二团营,正好与汪直共事。

这位王大人,与鄙视阉人的项忠不同,很是喜欢汪直这个小友。与他结成了忘年之交。

两人平时的交往中,王越经常会对汪直讲解他历来用兵的兵法谋略,并且详细地为他分析大明朝多起战役的要点和布兵方式。

每每听到要紧,激烈之处,汪直都会猛拍大腿,大声叫好,然后幻想起自己若有一天能够离开京城,为陛下和娘娘征讨四方时候的场景。

大明朝历来有派遣宦官前往军营守备,督军的传统。加上他又在御马监任职。上战场,对他来说并非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只是可惜,一来他年纪尙小,二来比起打战,陛下似乎更想让他在侦查剿匪的方面为国出力。

汪直一心只想侍奉娘娘,报答君恩,虽然内心不喜,还是尽责尽力地完成情报,稽查的职责。

所以即便西厂开开闭闭,他内心也没有太大的波动。

自从去年年底,听说陛下有可能会对辽东用兵后,汪直那一直隐藏在心中的“军魂”又开始热烈地燃烧起来。

上一回陛下对辽东大规模用兵还是在成化三年。

朱见深派遣五万大队,由名将赵辅联同朝鲜部队,三路并发,征讨建州女真部。灭李满住、董山,取得了被称为“丁亥之役”的建州大捷。

那一年的十月末,赵将军班师回朝,在午门举行盛大的进献战俘仪式。

当年刚刚入宫,还是个小小幼童的汪直站在城楼的一角,屏气凝神地看着皇帝登上城楼,接受百官朝拜。

那山呼海啸的“万岁”之声震撼了汪直幼小的心灵。

他看着全京城陷入了狂欢之中,看着骑在高头大马上,被陛下封为武靖候的赵大将军,内心的崇拜之情溢于言表。

那一天的彩旗,爆竹,山呼,百姓们的笑脸,牢牢地钉在汪直童年的脑海中。

他想成为赵侯爷那样的人!

他也想在午门献虏,成为大明的一道光,永载史册!

如今,知道陛下可能再一次对辽东用兵,怎么可能不让汪直心动神摇呢?

“这道折子上说,建州女真三卫自从十年前那一败后,虽然表面臣服,甘做大明藩属。但是反复无常,经常骚扰边城,在我辽东烧杀抢掠,导致百姓民不聊生。更是勾结海西女真,对我大明领土再起觊觎之心……”

朱见深拿起折子,低头对着万达说道。

“陛下,那如何能忍?必要发兵讨伐之啊。否则酿成大祸,导致兵灾连绵,于我辽东百姓,大明百姓不利。”

汪直忍不住说道。

“啧!”

万达急忙瞪了他一眼,转头对面色不虞的朱见深笑道,“小屁孩懂个屁,陛下别见怪。”

朱见深将折子放回桌子上,用手指点了两下,摇了摇头。

“朕看了这折子,虽然用词恳切,乍一眼瞧去,确实到了不得不用兵的阶段。但是总觉得哪里不妥。明明已经平静了十年的辽东,到底为什么局势一下子突然紧张……你们锦衣卫有刺探军情之责。北方寒冷,尤甚京都。等开春之后,你带锦衣卫的人马,汪直,还有邱子晋,梅千张,一同前往抚顺,将当地到底发生了什么,给朕打探清楚。”

朱见深说到这里,顿了一顿,“到时候,朕再决定,要不要真的再一次对建州用兵。”

“臣遵旨。”

万达走到台阶之下,跪下领旨。

“不过陛下……梅千张跟我一起去辽东,我们阿澜怎么办?”

他突然想到。

“让阿澜进宫住一段时日吧。最近万侍长身体不好,让他多陪陪娘娘。还有……”

朱见深笑道,“阿杬如今大了些,正是好玩的时候。朕想他们兄弟一起亲近亲近。”

朱见深说的是邵妃娘娘生的第四子,如今算来一岁多了,据说因为长得尤其肖似陛下,所以很得万娘娘的喜爱。

之前听说朱佑樘还为此吃醋,闹了一阵小脾气。

你这个做父亲的,恨不得把自己的弟弟给踩死。

却又希望儿子和和美美,兄友弟恭……也不知道心里是怎么想的。

万达腹诽道。

谈完正事,万达和汪直从文华殿里退了出来。

他看着刚才还挺兴奋的汪直,现在反而没有了刚才的兴致,不由得好奇地问道,“怎么了?”

“是……关于太子的事情。”

汪直面孔僵硬,似乎不知道一下子该怎么开口。

“太子怎么了?刚才不还是好好的么?”

万达吃了一惊。

“我听覃公公说……陛下他,有意换储。”

“什么?”

万达看了看左右,将汪直拉到一边,低声说道,“这事情岂能瞎说,这是要动摇国本的啊。”

“据说当年立如今的太子为储君,是因为悼恭太子过失不久,陛下膝下空虚,只有一个养在西内的儿子,所以才匆匆立储。为的是稳定民心,堵住百官的悠悠之口。”

汪直低下头,低声说道,“如今邵娘娘生的孩子大了,长的酷似皇长子和陛下。所以陛下他就……而且,据说邵妃娘娘又有了怀孕的迹象。和上回害喜的症状一模一样,似乎又是个男孩。”

汪直为难地说道,“陛下他现在……不缺儿子了。您也知道,现在太子的生母早逝,而且一点都不讨陛下的喜欢。”

不但如此,还是个番邦之女,只是一夜露水才有了朱佑樘。根本谈不上什么子凭母贵,也谈不上什么家族相帮。

阿樘能够依仗的,只有万贞儿这两年的抚育之情罢了……况且他一开始还不肯领这个“情”呢。

“哎……这就是有皇位要继承的苦恼啊……”

万达感慨地摇了摇脑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