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有缘千里来相会(第4/4页)

“一剪梅”站在一旁,并不想说话。

那僚人没想到万达居然还会替他们开脱,先是愣了一下,随即仰头哈哈大笑了两声。

“好!有意思,非常有意思!”

他大步走了过来,在万达面前停下。

“我的名字叫做盘光。这个跟着我的,是我的亲弟弟,叫做盘兴。我们都是瑶人。广西最大的商队,是我们主人的商队。之前多有得罪,万掌柜,请海涵。”

他这边话音刚落,后面茶楼的掌柜和小二端着装满了托盘的茶碗走了出来,一个站在给了盘光身边,一个则站在了万达的身边。

看到盘光高高地将茶碗举起,放在眉心处,万达无措地转过头,习惯性地向杨休羡求助。

“掌柜的,这是他们瑶人的礼仪。碗里的是油茶。瑶人有这么一个说法,‘一碗疏、二碗亲、三碗见真心’。三碗油茶喝下去,你就是他认可的朋友了。”

就在此时,梅千张凑过来,低声给他解释道。

啊,原来如此,难怪之前几次问他们的姓名,他们都藏着掖着。刚才却突然通名,原来是把他当做朋友了啊。

万达心道这个“一剪梅”果然跟他说的一样,熟悉当地土情,还算有点用处。

既然对方已经表示要和解,万达自然也不会拒绝。

双方各自饮下三碗油茶,盘光将大手搭在万达的肩膀上,与他一同往茶馆楼上走去。

看来这艘“便船”他们是搭定了啊。

杨休羡看了眼屁颠颠又凑到邱子晋身边的梅千张,眼神别有深意。

紫禁城文华殿内

“陛下,这是南京那边传来的折子。这份是卢康卢监军递上来的。”

怀恩将两份整理好的奏折放到御案上,“这封是韩雍韩统领递上来的。”

“都说了什么?是同意了邱翰林的《方略》么?”

朱见深饶有兴致地放下笔,也想听听看南京兵部那边的意见。

“韩统领并不同意邱翰林的提议,觉得必须速战速决才是良策。他重新写了一份《讨贼方略》,请陛下御览。”

“哦?拿来给朕细瞧。”

他之前常听兵部尚书王竑说韩雍如何如何用兵如神,常发惊人之见。

没想到他大军未发,就已经和朝中的议论决定向左。小皇帝被激起了好奇心,也想看看这位永乐朝中举的文人将领,将会有一番如何的见解。

“另外……卢监军参了韩统领一本。”

怀恩太监低下头,顿了顿,“参韩统领目无法纪,在军中口出狂言。为人轻慢,恐怕不足以担当大任。”

本来朱见深要打开折子的手顿了顿。

“赵将军怎么说?”

他想听听赵辅的意见。

“赵将军没有上折子……我想此事应该是个误会。毕竟南京兵部平叛大军刚刚成立,目前还在磨合当中……”

虽然同为宦官,怀恩却不会因为立场一致的缘故,就对韩雍落井下石。

“唔……”

朱见深沉吟了一会儿。

“小郎舅到哪里了?有消息回来了么?”

“算算时间,应该已经到了浔州了。很快就会有消息传来。”

怀恩应道。

“既然如此……卢监军的那份折子,就先留中不发吧。”

朱见深看了看手上韩雍的奏折。

“这一封……等小郎舅的消息来了之后,再一起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