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昭雪翻案(第3/4页)

朱见深说着,朝着万达挤了挤眉毛,“没事,朕懂你。小郎舅不要害羞。等机会到了,朕给你做安排。”

你懂个什么懂啊!

姐弟恋这种事情不会遗传的,姐夫你不要瞎搞好伐?!

“不是……不是,真不是!”

万达急的都要口吃了。

“不是我,不是我看上宋嫂了。另有其人,另有其人!真的,我发誓!”

看到万达脸都急红了,朱见深这才明白自己误会了。

“好吧……可惜了。”

他无不遗憾地叹了口气。

“不过小郎舅的婚事,朕和万侍长到时候会帮你一力操办的。”

这倒是朱见深的肺腑之言。

都说长姐如母,这么多年来从未在家中尽孝,没有看到两个弟弟的成长,终究是万贞儿心中永远的遗憾。

万通如今有了陈氏就不提了,这万达的婚事,万贞儿是一定要管到底的。

“这天底下,不管怎么样的女孩子。哪怕她是宗室之女,只要小郎舅喜欢,朕都可以为你赐婚。到时候,万侍长为你置办彩礼,屋子,一定让你做全天下最风光的新郎。”

朱见深笑道。

听到这“婚事”两字,万达沉默地低下头。

他不能在这里成婚,不管对方是谁,他都不能害了那个女人。

在六百年后那样开放的日子里,他的性向都难以启齿,何况是是在封建礼数登峰造极的大明朝。

“再说吧……我还小呢。”

万达用干巴巴地声音说道。

“也是……大好男儿还是要以事业为重,婚事不急。”

朱见深点点头。

虽然这个小郎舅只比他小两岁,自己那么大的时候,都已经亲政了。不过他是万侍长的弟弟,在他眼里,那就是个孩子。

“说到正事,朕要你做一回‘天使’。这可是天大的荣耀。”

“‘天使’?”

万达的脑海里飞过一个背后长翅膀的光屁股小孩。

朱见深命怀恩将已经拟定好的圣旨交给万达。

“朕命你,三日后,去新建好的于尚书的祠堂祭扫。几日前,朕已经下旨为于尚书昭雪,并且恢复了于尚书长子,于冕的前卫副千户官职。这是朕为于尚书写的祭文,由你代替朕到于尚书的墓前宣读。这是个好差事吧?”

“这是天大的好差事啊。”

万达跪下,双手接过怀恩太监递来的封存着皇帝亲笔祭文和圣旨的锦盒。

说来惭愧,半文盲万达在来到这个时代之前,虽然也隐隐约约记得语文书上提过有个叫做“于谦”的大清官,大好人。但是对于他到底是干嘛的,实际上没什么概念。

提起“于谦”这个名字,他首先想到的是桃儿的搭档,八大铁帽子亲王之绿帽王,于大爷……

也就是来了这个时代,才知道了土木堡之战,知道了北京保卫战。他从小长大的霸州城,曾经也是保卫战的战场之一。

他这辈子的父亲万贵,甚至也曾经在霸州城的城门楼子上与瓦剌人战斗过。而指挥这场战斗,保护了大明江山的人,就是当时的兵部尚书,于谦于大人。

能够替皇帝宣读为于大人写的祭文,那简直不是“与有荣焉”可以来形容了。

像自己这样的渺小的普通人,可以以这样的方式来面对这位光耀史册,永垂不朽的民族脊梁,是他做梦都不敢想的事情。

“行了,下去吧。朕还有一堆的事儿呢。”

朱见深对他摆了摆手,命怀恩将他带出宫去。

就在新年过去不久,勤勉的朱见深召集了内阁、六部、五军都督府以及督察院等一众股肱之臣,商议正式对广西出兵的大计。决定在五月之前,调集湖北、湖南、两广等十万多兵士,由浙江左参政韩雍担任大军统领,前往广西,讨伐逆贼,平定西南之乱。

这位韩大人说起来也是位天才型的人物。年仅二十岁就进士及第,被先皇授予御史之位。虽然是个书生,却极有军事天赋,参加过多次平定战役。后来因为受到内阁朋党之争的牵连,被贬出京。

多年宦场沉浮下来,今年韩雍也不过才四十三岁,正是当打之年。

明朝传统,武将出征,通常会委任有科举背景的文官作为大军总领。同时派遣宦官监军。

韩雍他的才气、名望都是上上之选。而且虽然是个读书人,却又不是腐儒书生,知变通,懂进退,虽然因为党争有所瑕疵,但依然不能掩饰他的将才。

于是在朱见深询问谁能够担任广西战役的主将时,时任兵部尚书王竑力排众议,推举了这位年轻人。朱见深深以为许。

自天顺朝以来,国家还未曾经历过重大的战事,“土木堡之变”的记忆过于屈辱和惨烈,像是把尖刀插在大明国全体军民的心上。

而明知道于谦含冤而亡,却因为要顾忌先帝的面子,迟迟得不到公正的评价,更是让读书人心寒,让小皇帝无比愧疚。

朱见深已经做了全部的打算——此次大张旗鼓为于谦昭雪,必能重新挽回朝廷的威望,平息民愤。让国家上下一心,投入到广西之战中去。

就在前几日,几队皇家“天使”已经出发,分别前往于谦长子于冕、养子于康和女婿朱骥所流放的地方,将其官复原职,并且接回京城。

于冕在前几日上书,祈求朝廷为自己冤死的父亲祭祀,朱见深准奏。

他不但亲自撰写了祭文,而且为其上谥号“肃愍”。追封特进光禄大夫、柱国、太傅。

追封之礼和祭祀之礼定在三日后举行,让代表皇家的锦衣卫出面作为天使,也符合一贯的礼仪,更是朱见深对万达这段时间内频频立功的另一种赞许。

万达捧着锦盒,跟着怀恩出了武英殿,走了两步却发现,怀恩没有如同往常一样直接将他带往顺贞门处,而是往太液池——也就是后来的瀛台方向去了。

“宋嫂?”

看到眼前穿着蓝色対襟长衫,带着冠子,正对着他浅笑的女子,万达小小地吃了一惊。

和那晚广济寺门口,狼狈地抱着孩子的模样比起来,眼前这位宋嫂,真的是“脱胎换骨”了。

“谢谢公公。”

宋嫂虽然才入宫没有几天,但是已经熟练了掌握了宫中的礼仪,对着怀恩躬身致谢。

怀恩摆了摆手,退到几步之外。

“万大人,是我拜托怀恩公公让我和大人见上一面的。如今我和小女能够有今天,还要多多感谢大人的大恩大德了。”

说着,她俯下身去,对着万达行了一个叩拜大礼。

万达急忙将她扶起,“宋嫂,不用这样客气。”

“大人。”

宋嫂这回是真的不客气了,正色说道,“我已经与宋天阳和离,和他没有半点干系了。陛下已经封我为六品司膳,大人还是唤我‘陈女官’,或者‘陈司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