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得遇故人(第3/3页)

高会知道自己的食量,真的放开肚皮吃,能一顿吃光他们母女两个三五天的口粮。故而每次都吃的很矜持,然后第二天来到北镇抚司衙门狂啃猪食。

她们母女一直住到去年的年初,也就是万达入京之前。

突然有一天,这两人就不见了。

就在半个月前,高会刚跟随缇骑跨省办案,抄灭了一个大官的宅子,被分到了不少“好处费”。一从北镇抚司出来,连庆功宴都没吃,就想回去看看这对久未见面的母女。

路过夜市,他心情颇佳地给小卉特意买了一个泥人。

慈悲庵在每个月的十五和二十五,都会举办庙会。届时附近十里八乡的村民乃至北京城里的人都会来看热闹。

这庙会上什么都有,卖锅碗瓢盆,衣帽鞋袜的,卖簪子头花,网巾革带的。更有各种小吃,很是荤素不忌,炒肝爆肚,羊肠烧烤,无一不包。逗小孩的玩意也多,风车、竹蜻蜓、泥人、糖画,足够让这群小孩子们流连忘返一整天。

上回庙会的时候,小卉就看中了“猛张飞”泥人,当时她缠着宋嫂很久,都没能如愿。

这丫头要是看到了“张飞”,还不笑死?

高会捏着泥人下面的竹签走着,连脚步都欢快了很多。

走到熟悉的四合院门口,高会不由得停下了脚步。

迎接他的,是一个全然漆黑寂静的园子。

和一年前,和许多年前,他每晚回来的时候看到的一样。

没有温暖的灯光,没有饭菜的香味,也没有小卉的笑声,和在灯下缝补衣服的宋嫂的身影。

高会捏着泥人下面的竹签子,愣了很久。

他借着月光,走进宋嫂母女的屋子,发现她们的衣服行李都不见了。坑上已经有了一层薄薄的灰,可见已经有很多时间没有人进来过来。

居然就这么走了,连声招呼都没有打,就消失了……

高会第一次知道,什么叫做“怅然若失”。他浑浑噩噩地走回自己的房间,将泥人“张飞”插在窗台上,靠着椅子坐下。

床角上整整齐齐叠着几件他半个月前换洗下来的衣服,应该是宋嫂帮他收好了,叠好之后放在那边的。

连灯都不愿意点,高会打开窗户,看着外头冷冷的月光。

她们走了,是宋嫂找到了她的丈夫么?

是啊,她们千里迢迢而来,不就是为了找丈夫的么。如今走了,想必已经有了那个男人的消息。

这样的话,即使没有“张飞”泥人,小卉也会很开心了吧。

那之后,高会偶然之间听问道,原来宋嫂真的走的很匆忙。匆匆和姑子们告别后,就带着小卉离开了。

都没有来得及留下只言片语。

从那之后,高会就恢复了独来独往的生活。这个小院子至于他,又变成了一个只用来睡觉的场合。

秋天的一场大风,把屋顶上的茅草掀走了。冬天的时候瓦片被冻裂,屋子又开始漏水,好在没漏在炕上,也就随它去吧。

如果不是那个被高会插在窗台边,已经风干变形的“张飞”,他都几乎认为自己之前只是做了一个梦罢了。

“那个宋嫂,如今是在‘忘我阁’么?是今天给我们做饭的人么?”

万达小心翼翼地问道。

看到高会心痛地点了点头,万达怅然。

不管那个“忘我阁”的外表如何清静,那也是烟花柳巷之地。宋嫂这么一个正经女人,怎么会到这种地方来做厨子呢?

“是了……你一定是吃惯了那个宋嫂做的饭菜,今天一下子就认了出来。”

万达突然倒吸一口凉气,“今天那个站在琵琶女身边的小女孩,不会就是你说的那个‘小卉’吧!”

难怪了!那怪那个小女孩在看到装醉扑到的高会的背影时,会露出疑惑的表情。

小卉现在还小,算起来才十岁,只能当做丫头养在青楼里。但是几年之后呢?

等她十三四岁,婷婷袅袅的时候,“忘我阁”的那个林三娘还会放过她么?

宋嫂和小卉都是正经人家的良家女子,如今流落烟花,虽然是一个厨娘,一个是丫头,但谁也吃不准将来会发生什么啊!

“你们一定是去了后厨,有没有见到宋嫂,她有没有跟你说什么呢?”

万达站了起来,着急慌张地搓手。

“我装作醉酒,一路乱撞来到后厨……”

他一把推开后厨的大门,当时站在灶台边的,除了宋嫂,还有两个中年妇人,和一个年轻的小厮,看到高会突然闯入,皆是一惊。

和他迎面相对的,就是系着围兜,绑着攀搏,满脸憔悴的宋嫂。

看到高会出现的那一刻,宋嫂的眼睛里飘过了甚多的情绪。

高兴,惭愧,惶恐,还有突然升起的期待。

她马上就反应过来,自己不能让旁人看出他们两个原本是认识的。

于是叫了一声,倒退了两步,缩到灶台后面去。

幸好此时邓翔赶到,拉住“醉醺醺”的高会,怪他才喝了两杯就到处散德行,要带他去外头吹吹风,醒醒酒。

高会立即会意,脚步蹒跚,满嘴胡话地跟着邓翔离开了厨房。

临走之前,他回头看了看偷偷从下往上打量他的宋嫂。

“等我。”

他用嘴型说道。

“求大人救救宋嫂母女两个,她们都是好人家的女儿,会流落到青楼,一定是受了天大的委屈!”

还不等万达反应过来,高会双膝跪地,朝着他重重地磕了三个响头。

“属下以后必当尽心竭力,为大人,为朝廷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