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回城知青(07)(第2/3页)

秀云中等个子,一米六二左右,五官清秀,但皮肤不怎么好,可最近的皮肤却变好了很多。

细嫩光滑了不少,秀云想起福晋在外的铺子(花容),情不自禁的笑出了声来,“福晋,咱铺子里的生意,真是好,作坊里都做不过来,供不应求,都求着咱买呢?”

“是吗,那就好。在外面做事时,我交代你做的那些收集物价的事情,可有做?”穿越来已经有半年的时间,四爷府中的杂务,中馈,全部处理顺当。

也不需要她早起管事,大家各自按照规章制度流程走就是,每月一次总结。

其余的时间,大多数她都能闲着,专心的教导弘晖,看着府中的其余人“唱戏”,还有她的陪嫁庄子,铺子已经开始改革,并改革成功。

一家铺子改做卖胭脂面脂,胰子,镜子梳子,一些女人用的物品。还兼卖一些小物件。

铺名为:花容。

如今是京城贵妇们最为追捧的胭脂铺子。

还有一家绸缎店铺,一家洋货铺。

“福晋,最近每天都有悄悄出去查市井的各种物价,还有庄子里也清扫过一片。如今一切都已经往好的地方,奴婢还按照福晋的吩咐,在几座庄子里都增加了水井。”

想了想,又说,“咱荷庄上,盖了两座砖窑,烧制砖瓦的方子,奴婢也交给了一位以前在砖窑做过活计的李三。

还有荷庄后面的山里,有一处山谷,山谷内平整,青草郁郁葱葱。还有一条小溪穿过山谷。奴婢觉得那地方就是福晋说的小草原,适合养奶牛,就擅自做主买了几头牛,几头羊。”

“甚好,那地方可有买下来?”

“已买了下来,契纸奴婢一直随身带着。”

“走,进屋说话。”杨清带着秀云回到房间里说话。

房间在正房的东边,有宽大的罗汉床,上面垫的厚厚的,周围摆放着俩盆熊熊燃烧的木炭。

室内,温度比外面高许多。杨清还悄悄的用一个火焰石放在正房厅堂的一个角落,火焰石是个类似魔法玄幻的的石头,能散发出热量。

屋内,加上暖阁,加上房间这边的炭火,温暖如春。一即便精明的四爷,也察觉不出来什么不对。

坐在罗汉床上,给秀云赐座,让她坐下说话。

主仆几人说着庄子铺子上的事情。

那边,李侧福晋院落里。见四爷到,李氏哭的梨花带雨,好不让人怜惜。

“爷,您瞧瞧三阿哥,这样可如何是好?”李氏抱着弘时,眼泪吧嗒,胤禛看的膈应。

“李氏,阿哥身子骨不好,请大夫就是,请爷来也治不了三阿哥的病。

以后有事,派人告诉苏培盛一声就是,别一天到晚的哭哭啼啼,晦气。”毒舌胤禛摸了摸三阿哥的额头,又摸摸小手,发现没有什么不对,甩袖离去。

他一个外行都晓得三阿哥没事,他不觉得已经生了几个孩子的李氏会不知道。

心中恼怒,但没有当场发作,只是把李氏骗自己的这事,记在小本本上。

四爷个子高高,瘦瘦的。五官端正,毕竟德妃貌美如花,一笑一颦,明艳照人。

康熙长得一般,但也不是歪瓜裂枣,两人基因综合,四爷胤禛五官端正,脸略微有点方,但浓眉大眼,鼻梁高挺,嘴唇不薄不厚。还有些英武,只是身子骨单薄了些。

骑射武功稍稍逊与另外几位阿哥。

但胤禛养气的功夫一流。是他的那些兄弟们没有的,即便是以后被称为贤王的八爷,其实也不如的。

毕竟他行事在细节方便还是不如四爷胤禛。

英武的四爷,忍着不耐,回到梧桐苑。

进院子就听到嫡长子读书的声音,不疾不徐,声音清脆。

长子的优秀,一向是他暗自得意的地方。

进屋,一身的暖意。屋内温暖如春,脱下身上厚重的外衣,自在的与福晋坐在一起。

两人中间也放着一个小小的桌子。

丫鬟们利落的上茶,摆上点心。

此时,东厢睡房,只剩下两人。

“爷,三阿哥没事吧?”走心的关心的问一句。

“没事,那么点子大的孩子,稍微咳嗽一声,李氏就大惊小怪。”胤禛显然不愿意说起李氏那边的事情,他都觉得丢人。

“哦,爷,妾身过几日想趁着春光正好,带着晖儿去郊外的庄子住上几日,带着他也见见外面的世界。总是长在深宅大院,我怕他连稻谷都不识……”

“行,去住几日?”

“住上三五日吧,正好让晖儿见识见识农人春耕春种,也好让他知道,什么叫粒粒皆辛苦。”杨清就是嫌府中闷,想出去走走。

“什么时候去?”胤禛把玩着左手大拇指上的玉扳指。来回的摩擦,他早已察觉福晋的变化,只是一直忍着没有问,等待着有一日福晋自己说。

神色淡淡,眼神中没有任何的波动。

“三日后,府中的事务,爷不用担心,我会交代下面的人,遇事该怎么处理。遇到棘手的问题,秀荣会派人找爷,到时候还的麻烦爷帮忙处理处理。”

语气尽量的温柔,她要扮演的是一个温柔贤惠,体贴善良的人设。她尽量不让自己的人设崩塌。

“应该的,我让何莱带几人去保护你们母子,到了外面不比府中。你们也不能去太偏僻的地方,出门要带着何莱他们几人。”

“嗯,全带着。”

两人之间真的相敬如宾,说话都是客客气气的,对答也是一板一眼的那种。

一点也不亲密。

原主从几年前,就收回了放在四爷身上的一颗心,慢慢的,在心底筑了一堵墙。

夫妻两一步步的变成了现在这个模样。原主越来越贤惠,心里平静如水,没有任何的波澜,吃醋有,但也就是在心湖偶尔泛起一点点涟漪。

四爷呢,变化也大,从少年夫妻时的情意浓浓到现在,大抵是变成了亲情,对发妻的尊重,其中也有礼仪规矩的作用。

尊重有,该给的脸面也有,偶尔还会.情.动一下,但那样的偶尔不多。

还有在发妻院子里,比他去别的院子,更多了一份自在。没有在别的妾室院落的那种被人曲意奉承的不舒服。

从福晋去年年底的那场大病以后,四爷来梧桐苑的次数越来越多,越发觉得自在。

梧桐苑的下人也变了,没有了之前还留的一点点刻意迎逢,面对他这位男主子时,依然礼数周到,侍候也没有任何的不妥与差池 ,但让他更加的自在。

晚膳时,一家三口,看起来倒也其乐融融。最最感到幸福的还是大阿哥弘晖,父母皆在身旁。

五菜一汤,全是家常菜,没有什么多余的什么花活。

家常味道,因为食材新鲜,味道不错,杨清吃的也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