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089改革开放的先锋(第2/3页)

“那阮文你说,他是会选择哪个方案?”

一千万美元,还是抽成10%?

阮文的抽成10%是净利润抽成,按照日本这边的生产效率而言,一包毛利率大概在30%左右,换句话说,每卖出去一包,阮文能拿到三十日元。

这么一算的话,那抽成百分之十的话,一年到头阮文能收到的可是一亿人民币!

当然,这么大的市场,不见得都会被一家占领。

但只要占据百分之十的市场份额,那选择一年一千万的专利费,远比抽成10%合算。

提问的研究员已经算好了这笔账,“阮文你这不是只让他选择第一个吗?”

一千万美元,折合成人民币差不多一千五百万,和一亿人民币没有可比性。

“对啊。”阮文有自己的考虑。

前者是现在就打款,而后者需要等到年底盘算,入账那就是第二年年初。

时间战线拉得太长了,他们等不起。

虽说年初年底有着七倍之巨的差距,但阮文给出的第二个选择,原本就是倒逼欧文选择第一项。

“可是,这笔钱,会不会被调查?”

一千万金额巨大,又是流向了研究所。

在本质上,和桑原有信当初那一千万美元并没有区别。

“肯定会啊,不过我们身正不怕影子歪,不怕。”

桑原有信和欧文有着相似的目的,但两人的身份差别大了去了。

上次是日本人找上门来,这次是博览会上达成的合作协议。

性质不同。

至于国安会介入调查,这个倒是正常程序。

阮文没什么好怕的,毕竟不是人人都是罗嘉鸣。

……

欧文第一次踏足中国,他是来签约的。

阮文那边已经把事情报备上去。

专利的所有者是她,想卖给谁是她的自由,不过自由也是在限定范围内的。

阮文选择上报商业厅,把主动权交出去了一部分。

黄主任震惊了,他的第一个念头,是阮文当年两万块卖给自己的《简要》。

和这一千万美元相比,那两万块,可真是良心价啊。

王省长很快知道了这件事,毕竟他承诺给研究所时间。

如今413所迎来转机,于情于理王省长都要露个面。

再者说,谁会嫌政绩少呢?

一贯都是国内购买国外的生产线,动辄耗资几亿。

如今竟然能看到回头钱,这着实不容易。

这是一个好事情。

不光是阮文和研究所的事,更说明他们省,说明省大具有科研竞争力。

人才能带来钱,这是多好的一个宣传点?

商业厅、宣传办、省委办公厅,忙得不亦乐乎。

从省里到中央,在七十年代的最后一个月,阮文成为了国内最红的一人。

对外开放,不止是欢迎国外的技术到我国安家落户,我们的技术也可以走出去,赚来外汇。

有《人民日报》的“盖棺定论”,阮文从北山大学化学系大三学生,摇身一变成为了改革开放的先锋。

官媒的定论,让省里一干人等都放了心。

一等功再加上国家认证,阮文的下半辈子是不用发愁了的。

……

阮秀芝最近成了大忙人,季教授的一句话,让大家伙都知道,她是阮文的姑姑。

首都有不少媒体来采访。

出国留学的儿子,研究发明带来巨额外汇的侄女。

如何培养出这么两个优秀的孩子?

阮秀芝哪里会应对这些媒体?

好在季教授把人都给拦了下来。

只不过学校这边能拦着不让进,记者们换地方去蹲。

打听到她住在北池子大街,直接去那边问,然后蹲守在四合院门口,就等着阮秀芝回家。

不过左等右等,没能等来。

季教授要去一趟西安考察,顺道带着阮秀芝一起去了。

不然阮秀芝能去哪里?

暂时没办法回家,在学校呆着不是不可以,能躲得过记者她还能躲得过其他拐弯抹角来打听的老师教授和学生吗?

要么去省城,但阮文那边肯定也忙得很。

再有个去处,那就是去天津找谢蓟生。

但阮秀芝也不好去打扰,到最后只能先跟着季教授去西安,听说那边发现了几个大墓,有一些出土的古籍,季教授十分的感兴趣。

走之前,阮秀芝特意给阮文写了信。

不过等阮文收到这封信,已经是半个月后的事情了。

她最近收到了太多的信。

出名要趁早。

出名之后有烦恼。

这种烦恼是幸福的,但幸福放多了又会变成负担。

“嗯,这个是问你借钱的。”

陶永安帮着阮文读了不少的信。

有的是请教问题,多数是化学系的学生。

有的是借钱,身份不详。

还有的是问阮文能不能送自己几包卫生巾。

当然,也不乏一些单纯的述说心事的。

陶永安在小本子上记了一笔,“他想要买台电视机,说这样就能娶媳妇了,按照五百块算吧,嗯,第六十九个开口借钱的,累计借款四千二百三十六元。”

陶永安想,如果是他他怕是已经发飙了。

有的人借钱是想要买书,当然真要买书还是另有用途另说,有的是想要买一头小猪仔。

像是这样要买电视机打算娶媳妇的,还是第一个。

阮文在忙。

一千万美元卖出专利权,欧文可以把商品销往美洲市场,但不能去欧洲。

这是阮文给自己留的一块自留地。

她给了欧文半年的时间,半年后阮文将会进军美洲市场,到那时候究竟谁的产品更受欢迎,那就各凭本事。

如何能后来居上?

阮文早有想法。

蝶翼,还有指推式卫生棉条,那都是阮文的杀手锏。

研究要持续下去,阮文没时间去管那些信。

陶永安好奇,就在那里给她一封封的看。

“对了阮文,我听说研究所要盖无尘车间了。”

“嗯,钱给了涂所长,让他去安排了。”

因为没钱,413所已经停工了小半年。

现在有了钱,无尘车间走起,研究得以继续下去。

真好。

阮文笑了下,“不会恨我吧?”

一千万美元,除了必要的税费,拿到手的钱阮文一分没留,都交给涂所长,让他去处理。

413所留下多少,剩余的钱该怎么分配去救其他的研究所。

这些阮文都没问。

当然,她也没跟陶永安商量。

“其实心痛了一下下,不过还好吧。”陶永安觉得自己也是个正常人,有一点异样的心情也是再正常不过。

他想得开,知道自己虽然忙前忙后,但阮文才是关键,没有她的想法,他现在还得想法子挣钱呢。

哪像是现在,多少也是小红人一个。

“你要是实在过意不去,请我去吃饭吧,我听老常他媳妇说,老常去张家口了,这两天回来,到时候带一头羊,新鲜的羊肉火锅,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