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章 居然结了亲(第2/3页)

要怎么形容眼前的美景呢?让不远处的孔雀园里的孔雀都黯然失色的美景。郑明明脑海里冒出的第一句诗词不是什么赏樱名句,而是“像云一样柔软,像风一样轻,比月光更明亮,比夜更宁静”。

是的,即便樱花树下的赏樱的人这么多,说笑嬉闹追逐的人这么多,看到漫天的樱花,郑明明还是感觉宁静。难怪会有人形容樱花是热闹的寂寞,即便开得如火如荼,那般热烈,一阵风吹过,花落如雨,那是宁静的寂寞啊。

她又想到了《荷塘月色》里的话,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都没有。

大人们可没有小姑娘伤春悲秋的心思。陈家老两口只高兴地点头:“总算开花了,真好看。”

不好看的话,也不会有这么多人特地跑过来看花。还有人穿着长长的衣服,打着油纸伞,在樱花树底下拍照。

陈文斌不知道什么时候跑了过来,颇为惋惜的模样:“今年还是差了点,开得一般,等明年才能看出真章来。”

自家人还能不了解自家人的那点儿小心思吗?都不用人带头,大家就异口同声:“行啦,知道你做的好。”

陈文斌立刻咧开嘴巴笑,炫耀的情绪得到了初步满足,让他很有心情再度挥斥方遒,将陈家庄这一亩三分地侍弄得地提溜转。

“地里塘里山上整理好了,我准备再好好把村上搞搞。”

大家顺着他眼睛看的方向瞧过去,集体大惊失色,天啦,他这是被夺舍了还是被人下降头了,他他他,居然打算给全村人修新房子吗?当真要跟那个什么天下第一村一样,家家住上小别墅?

陈文斌莫名其妙:“我都没住上小别墅,我给人盖什么小别墅?我是说,把大家房子的外墙都重新粉刷下,到时候搞成统一的风格,就跟那个周庄一样。咱们陈家庄要啥有啥,就能招商引资了。”

众人集体想喊“我的天爷”,他这么快怎么又想到招商引资上去了。

陈大爹都不得不赶紧喊停:“你还是先把桃树种上,把天鹅捞回来养吧。”

跑步前进都没他这么快的。

陈凤霞却笑着撺掇他:“行啊,你把村里的房子都装修出来,我就把这里也当成婚拍基地,给你多带客人过来。”

说实在的,等到村里拾掇出来了,这里弄个婚拍基地刚刚好。有山有水有花有树还有桥,到时候想拍古风想来小清新都方便。也不用全拍婚纱照,个人写真照样行。

陈文斌就怨念地看了眼他姐,说得好听,分明就是在空手套白狼,想等他把村子弄出样子来,占他现成的便宜。

不过,要是到时候招进村的游客多了,那也不是不可以。

因为要去喝喜酒,大家看过樱花也没多逗留,径直往前走。

快过桥的时候,他们又撞见了手上还抓着铁锹的拉海。陈文斌不急着吃饭,先过去找人说话。陈凤霞等人便先走一步,喝喜酒又不是光等着上桌吃饭,该有的礼数还得好好尽的。

陈家庄原先的老书记笑着给拉海递烟,用那种长辈惯有的要捉弄小辈的促狭语气开口:“哎哟,拉海,你教会了我们种桃树,你老丈人要翻脸唗。”

陈凤霞听到这里,不知怎地,心就突突直跳。可是她刚好走在狭长的田埂上,后面还跟着人,不方便突然间刹车,所以只能远远地听陈文斌哈哈笑:“怕啥,他老丈人是我周家老哥哥,到时候我们桃子还要摆在一起卖呢。”

这下别说陈凤霞和阿爹阿妈,就是三个大姑娘都要跳起来了。老丈人,周家老哥哥,桃树,妈呀,不会是周秀萍家里吧。

陈凤霞转身就想折回头问陈文斌到底怎么回事,奈何跟在他们后面往前走的人都排成队了,人人手上都拿着干活的家伙,哪里方便给她让路。

还是陈高氏一把扭头问贴在她后面的老邻居:“二嫂,这小伙子他家老丈人哪个啊。”

二奶奶脸上立刻露出微妙的笑容,还促狭地眨眼睛:“哪个啊,不就是青山镇桃林村的周家嘛。嘿,没想到姻缘在这里。”

妈呀,还真是周秀萍。

小孩子不知道首尾,只瞳孔地震,理解不能这二位怎么扯到了一处。

老两口和陈凤霞却是目瞪口呆,完全搞不清楚他们怎么还没断,反而都真结亲了。

乡下人虽然喜欢拿男女关系开玩笑,但正经时候还是不敢胡说八道,不然就是存心跟人结仇了。

二奶奶还要忙着干活,讲完两句俏皮话就做事去了。

她做完这边的事,还得赶紧去田里给她家儿子儿媳妇搭手割菜,好送这趟车的货呢。文斌讲这回水芹品种不一样,可以割一年四季,要真这样,那两边的活就能都顾得上了。一家三代挣两头钱,可比让她儿子在外面做油漆工强。那个伤身体呢,挣的钱都不够看病。

陈高氏不好耽误人家做工挣钱,就只能催促丈夫和女儿:“走走走,我们去你大舅舅家问桂芳吧。”

文斌都知道的事,桂芳不可能不晓得内情。他们两口子又不是以前不钻一个被单笼子的时候了。

高桂芳正忙着呢,大舅舅家的孙女儿结婚,她是近.亲女眷,当然得帮忙。恰好陈文斌又是大队书记,她本人开着厂,三个儿女都聪明伶俐,健健康康,公公婆婆还健在。这在农村看来是叫人挑不出半点不好的全福人,她来张罗就是大福气。

看到公婆、姑姐还有孩子们过来,高桂芳只来得及招呼:“阿爹,舅舅在堂屋,阿妈,姐姐,兰兰在房里呢。小兵还有俊俊在后面拍三角,你们要去玩的话,回头记得洗手。”

后面的话,她是对三个小的讲的。

陈凤霞赶紧拉她到旁边讲话:“桂芳,秀萍跟拉海结亲是怎么回事啊?”

陈敏佳在旁边插嘴:“拉海还不到年龄吧,她家就招女婿了。”

郑明明冒了句:“他们那边十八岁就能结婚了。”

所以妈妈特别不乐意绣娘们回乡,就怕她们一回去便被家人压着结婚生小孩。贾宝玉说女人一老就变成了死鱼眼珠子,那还不是被家庭给负累的嚒。

陈高氏皱眉:“周家也是,怎么想起来招这个女婿?”

怎么看,这事怎么不着调。

高桂芳倒不觉得这是乱点鸳鸯谱。相反的,她认为招女婿,拉海是个很不错的选择。

第一,这小伙子正儿八经在农科院学过果树种植技术,侍弄周家的桃园不成问题。

第二,拉海家在千里之外,本地连个亲戚都没。他进了周家门,就只能把周家当成自己的家,一心一意为家里考虑,不会想着拿周家的钱去补贴自己家。

说第二条理由的时候,高桂芳还咽下了后面的话,就比方说姐夫郑国强吧,因为跟郑家已经断了往来,所以一心一意拿陈家当自己家,方方面面都考虑得仔细。要是他还跟自家有联系,那肯定不是现在的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