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西北铁路(第2/2页)

朱祁镇暗道:“大规模铁路建设可以着手准备了。”

换乘铁路之后,朱祁镇的速度加快了。很快就到了西安。住进了故秦王府之中。

而今秦王已经被封道南洋了,这些府邸就被查封了,成为皇家的产业。怎么处置还没有一个定论。

毕竟,王府的规格是不能让别人用的,但是如果好好的王府都拆了,也是极大的浪费。

朱祁镇之前关注点,都在如何将藩王安置在南洋,对于这些因为迁徙藩王而产生的副产品,也没有多大关注,此刻看来,秦王府本身就是一个小一号的紫禁城而已,朱祁镇住在里面有一种回到北京的感觉。

但是北京城的维修与修缮,每年少说一百万两打底。

建筑都是这样的,凡是看上去光鲜亮丽的建筑物,都需要大量的保养,否则很快就不行了,单单是紫禁城那些琉璃瓦,几乎二十年都要完全换上一遍,这都是花费。

这些王府维护下来,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几十个王府加在一起,恐怕要超过了紫禁城的花费。如果不维护。

别的不说,南京紫禁城就是下场,等南明的时候,南京紫禁城之中连一些完好的宫殿都找不出几个来。

朱祁镇思量一番,下令对各地王府进行改易,将王府特有的一些建筑就行拆除之后,成为各省巡抚衙门。当了,王府规格设计是深入每一处的。如果要完全没用僭越的地方,恐怕就要完全拆掉重建了。

朱祁镇意思是头脸,主殿,外墙,瓦片,这些太过明显的地方,进行更改便是了,其余的地方,就再今后修缮的时候慢慢改便是了。

这也是朱祁镇对应下面一些要求的回应。

胥吏改革之后,大明行政效率提高了,但是底层人员也增多了不少,省一级部门也增加了不少,人员增多衙门都有些不够用,碍于官不修衙的传统,下面的办公区域都很紧,在东北地区还不明显。

毕竟东北都是新建的。而在西北这些府县,朱祁镇看的很明白。

其实这也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毕竟不是每一个省会都有王府的,也不是每一个王府都在省会的。大规模衙门建设,却是挡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