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西北黄沙(第2/2页)

的确如此。

很多人都觉得种树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似乎在种树这一件事情上,古代与现代没有什么区别,其实不然,农业科技现代化,更多是在看上去不起眼的地方。别的不说,单单说选种这一件事情上。

在种植耐旱的树木。

而今就找不到这样的树木。

更不要说现代大量育种等等,对这个时代的人来说,根本就是黑科技。

一棵树并非种下去,就能活的。如果道旁树,就会发现,即便而今在道路边上的树木,还有一定概率的枯死,更不要在西北沙漠边,一百颗种下去,能有十六颗活下来,就已经不错了。

时代的差别,很多时间表现在极其细小的地方。

朱祁镇说道:“难道就没有什么办法?”

韩文沉吟片刻,说道:“以臣之见,只有移民,臣在陕西秉政数年,陕西户口没有见涨,固然是因为这些宁夏年年地震,死伤非小,还有臣一直主持,西域移民,将陕西灾民迁徙到西域去。实在是西北这一块,不能养人了。”

“唯有让百姓去别的地方,寻求生路了。”

大明对于地方官的考核,户口数量一直是一个关键性指标。特别是在朱祁镇数次清丈,将大明户口黄册调查的比较清楚的情况下。

每一任官员户口增长都有数据。

成为朱祁镇观察官员能力的窗口。而韩文明知道这一点,却反其道而行之。可见他真知道,西北特别是贺兰山下的几个府县,实在是不堪重负了。

朱祁镇说道:“韩卿有心了。”

韩文说道:“不过为朝廷办事,臣不敢居功。”

朱祁镇说道:“朕不能让功臣寒心,丘卿,传令对于西北地方官,不再考核户口增长了。”

丘浚微微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接旨了。

朱祁镇也知道,一项标准看上去对某些地方不公平,但是有些时候还是很有必要的。比如后世唯GDP论,看上去弊端多多,但是不用这个标准来衡量地方官,又该用什么来衡量?

总要有标准,而没有一个标准是完美无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