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叉烧包,及第粥 及第粥喝下去,心和胃……(第3/5页)

大学士李大人道:“非也非也!在北疆的山谷,想来多为石山,是生不出什么吃食的,想必是杀了战马临时果腹吧?”

韦副将继续摇头,道:“李大人猜对了一半!”

李大人不由得有些得意,却仍有疑惑。

“我们十几个人,厮杀到最后,是连马匹也没了。”顿了顿,他继续道:“我们便诱敌深入,先将对方的哨兵引了进来,然后拿下他们两人,再杀了他们的马!靠着这匹马,我们足足熬了七日!”

张夫人一脸诧异,道:“这……也是有些残忍,阿弥陀佛。”

钱副将哈哈一笑,道:“没办法,不是他们死,就是我们死,所以骗进来一个是一个。”

兵部尚书蹙眉道:“兵部明明给你们配备了兵器和干粮,为何不多带一些在身上?”

韦副将微微一滞,这话题若是平日放在朝堂之上讨论,文臣武将之间,便又会陷入相互推诿的局面,最终闹得不了了之。

而当下,大家围坐在一起,和煦的春风吹来,桌上食物的香气还弥漫在周身,令人轻松又愉悦,于是钱副将一改往日的炮仗脾气,平静道:“嗨~兵部给的干粮是好,可是若是一次性带足七日的,背在身上多沉啊!遇上像我老钱这么能吃的,那更是要加倍负重了!况且,谁也没想到会遇到这种情况,防不胜防啊!”

兵部尚书张大人听了,若有所思地点点头,随即又沉声道:“看来这军粮,若是能改进得更加轻巧一些,更顶饱一些,想必对前线的将士们,是有些帮助的。”

钱副将直率得很,一听便来了兴趣,道:“若真能如此,何止是有帮助?简直是大有助益!兄弟们打仗的时候,再也不会挨饿了!”

一席话说得通俗又诚挚,在场的人听了不免心情有些激荡,尤其是兵部尚书张大人,他似乎受到了重视一般,肃然道:“如此,那本官尽力而为,必然不然前线的兄弟们饿肚子!”

秦修远一直看着他们,此时局势正好,他缓缓开口,道:“如此,本将军代替三军提早感谢张大人了。”

他甚少说溢美之词,这句话不偏不倚,既肯定了兵部的意义,又表达了对兵部的期待,分寸拿捏得让张大人颇为舒心。

张大人遂道:“将军放心,此事包在下官身上!”

秦修远微微颔首,笑道:“本将军敬张大人一杯。”

说罢,其他武将也似是得了鼓舞,齐声道:“敬张大人!”

声音大得震耳欲聋,张大人有些受宠若惊,他笑着连饮了三杯,心里对一众武将的印象也稍微有些改观了。

前厅热闹不已,因为人实在太多,所以大人们带来的小厮丫鬟,则都在后院待着。

明霜也安排人给他们送去了食物,结果发现食物竟然多了一份,不由得问道:“是有人走了吗?”

一个小厮回应道:“刚刚有个人去方便了,也不知道是哪位大人的随从。”

明霜点点头,道:“等他回来了,告诉他别再乱走了。”

那小厮点点头。

此时采萍走了过来:“小姐和采薇还没有回来吗?准备要呈上下一道菜了。”

明霜道:“她们去找二小姐了,这里离飞檐阁甚远,恐怕没有那么快,不如我们直接上菜吧。”

于是明霜安排丫鬟们鱼贯而入,这一次上的,是岭南蜜汁叉烧包。

众人正在谈笑风生,丫鬟们徐徐将叉烧包放到了他们面前,刚刚吃完肠粉和豉汁凤爪,正好食欲被打开了,叉烧包一上来,便勾起了人大快朵颐的馋劲儿。

一份好的叉烧包,一般是以切成小块的叉烧,加入蚝油等调味成为馅料,再包裹上面粉蒸制而成的。

每人面前都摆了两个雪白的叉烧包,乖巧的叉烧包含笑而不露馅,看着十分可爱。

韦副将轻轻捏起一个叉烧包,用手掰下了一块,嗅了嗅,一股浓郁的叉烧味便直往鼻子里钻,他忍不住,直接塞进了自己的嘴里——

这包子皮松软中带着微甘,包子馅儿由肥瘦适中的叉烧做成,绵软却又荤香得不行,鲜、咸、甜三重味觉刺激居然在同一种食物上都体现了出来,让人十分惊喜。

韦副将甚为满意,道:“这包子似乎相较一般的包子,要更加蓬松些,吃起来口感也更加细腻。”

钱副将一口气已经吃完了两个包子,他还有些意犹未尽,道:“小姑娘,再给我上几个!”

明霜有些为难,道:“大人,这每人只有两个,等会还有别的菜,您再等等可好?”

钱副将听了,大失所望,韦副将安慰道:“这春日宴本来就是试吃宴,哪能一种食物就吃饱呢?你就别为难人家小姑娘了。”

明霜听了,感激地冲着韦副将一笑。

一旁的刘大人,轻咳了一声,道:“钱副将……”

钱副将抬眸,刘大人将自己的叉烧包碟子推了过来,道:“老夫年纪大了,食量有限,只能吃下一个叉烧包,你若不嫌弃,便与我分食这一碟吧!”

刘大人面色淡淡,甚至看不出什么友好的痕迹,但钱副将却是有些高兴,大大咧咧地拿了他推过来的叉烧包,道:“多谢刘大人!”

刘大人胡须动了动,似乎是笑了一笑,钱副将吃得满嘴油光,也冲他咧嘴一笑。

文臣武将之间的互动,秦修远尽收眼底,心中也有几分愉悦。

刘大人之所以分食一个包子给钱副将,一方面是真的食量有限,另一方面是听说接下来会上一道粥,而且是一道十分特别的粥。

若是吃了两个包子,哪里还吃得下呢?

他暗暗盘算着,今天定然每样食物都要尝尽,才不虚此行啊!

刘大人正期待着,丫鬟们果然不负所望地上了一盅粥水。

明霜道:“诸位大人,接下来呈上的,是状元及弟粥。”

大学士好奇道:“状元及第粥?这名字甚是有趣,可有什么来由!?”

唐阮阮之前说过,但是明霜却只记得个大概了,她道:“传闻,许久前有个书生,由于家中贫穷,所以只能卖菜为生,而后来粥棚老板见他可怜,便每日都买他的菜,然后还给他以猪肉丸、猪粉肠、猪肝生滚的粥水招待之,就这样他才能吃饱了去读书,后来这书生有幸中了状元,衣锦还乡之时便特意来感谢粥棚的老板,这粥当时没有名字,而他便为这粥铺提了字,名为‘及第’,后世若有父母望子成龙,也会烹饪状元及第粥来给孩子喝,意为期待孩子金榜题名……”

众人听得饶有兴趣,大学士李大人笑道:“这状元倒是知恩图报,故事颇为有趣。”

李夫人则迫不及待地舀起了一勺,轻轻吹了吹,还未喝下,却听到张夫人道:“今日言夫人没来,真是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