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第2/2页)

“你要的东西,在这里。”

他把事先写好的纸条递过去。

上面是祖清农家乐的地址。

“找到他,他会给你的。”

“才半天的时间不到,你就把它送走了?”

李父怒视着李明安。

李明安扯了扯嘴角,“我只是不想你在我们家搞那些东西,你去这里,他会好好和你说,该怎么养它,又该怎么用魂去养,你不是最想知道,怎么以魂养之吗?”

“你找的什么人?”

“一个一眼就看出那是什么东西的人。”

李父没再多话,拿着那张纸便离开了。

他走后没多久,李母便上门来了。

“妈?”

“你爸呢?”

“他走了十几分钟了,”李明安将李母拉到自己身边,“这两天您先住我这边……”

祖清把阴虫放在库房那边,在那盖子上贴上了符。

接着该干什么就干什么。

结果第二天早上一起来打开院门,便见外面站着一个中年男人。

“我是李明安的爸爸,我来拿属于我的东西。”

李父半夜就到了,可他没有莽撞地敲门,而是在车里等到天亮,听见院子里有了动静后,才下车过来。

“先进来吃早饭吧。”

祖清笑着请对方进农家乐。

“先生,”李父担心阴虫,“我想先看看那坛子里的东西。”

“亿哥!”

祖清冲灶房那边叫了一声,李父见一个高大俊美的青年从那房里出来,疑惑地看着他们。

“带李叔去看看。”

左亿秒懂,“这边请。”

李父抿了抿唇,犹豫了一下,还是跟了上去。

等进了房间的时候,李父还特意走在左亿的后面,生怕对方在自己一进门就把门给关上了。

“这里。”

左亿指着那贴着黄符的坛子。

李父刚要说伸手去拿,左亿便拦住他,“别急,先吃早饭吧。”

“……

“阴虫的饲养方法,你只知道其一,不知道其二,难道来这里就只是为了拿回它吗?”

李父屈服了。

老赵和老李过来的时候,便看见院子里多了一个脸色不是很好看的中年男人。

“这是?”

祖清回着,“阴虫的主人。”

老李顿时想到昨儿那味儿。

他打了个冷颤,“亏他受得了那味儿。”

李父并没有什么胃口,喝了点米汤,还有些米粥后,便不再吃了。

等祖清他们好不容易收拾完,他的耐心都快没有了。

“请坐。”

左亿将人请到茶室。

他慢悠悠的拿出茶具泡茶,他本也是急性子的人,可如今见到比自己还急的,他倒是不急了。

那慢吞吞的动作看得李父眉头直跳。

祖清进来时,怀里抱着那个坛子。

李父顿时起身。

祖清把坛子放在茶桌边,见李父想掀开盖子看,笑道,“李叔,咱们还得喝茶呢,您把这盖子掀开,这屋子里可都是那味儿。”

李父慢慢收回手,眼睛却一直盯着那坛子,“喂它吃东西了吗?”

“没有,”祖清摇头。

“那怎么行呢!它还在长身体,必须得吃的!”

李父生气道。

祖清指了指那坛盖子上的黄符,“有这个东西在,它在里面休眠呢,再说了,不能一直喂肉的,李叔,你这喂养方法有问题。”

现在的李父是毫不怀疑祖清是真知道怎么养那东西的。

他急切追问,“可是它很喜欢吃的,除了肉外,我喂过蔬菜,它不吃的。”

“你给它的排骨,它吃了吗?”

祖清反问。

“吃了啊。”

“再想想,刚开始的时候,它真的吃了吗?”

李父皱了皱眉,仔细回想后,才道,“刚开始的时候,排骨上的肉确实没有吃。”

“但是那排骨却不能再给人吃了,因为它臭了,和阴虫身上的味道一样臭。”

祖清接话道,“那是因为它在吸食肉气,后来觉得麻烦,就直接食上面的肉,只剩下光秃秃的排骨骨头。”

“是、是这样没有错。”

李父连连点头。

“想知道该怎么喂吗?”

“当然。”

祖清扬起笑,眸光微转,看着对面满脸期待的李父,“我有条件。”

“请说,多少钱我都给!”

李父急声道。

“不,我不要钱,”祖清指了指那坛子,“我就想知道,这东西你是怎么得到的。”

李父犹豫了。

祖清见此又是一笑,“阴虫生于何处你知道吗?”

李父摇头。

“它最爱吃什么,你知道吗?”

李父眉头微皱,再次摇头。

“给你阴虫的那个人,什么都没告诉你,你怎么能把它养大,再有机会见到自己最想见的人呢?”

祖清的后半句话,让李父动了心。

考虑了一会儿后,李父才开口,“其实,这个东西不算是我的,原本是我一个朋友的,他妻子去年出车祸的时候没了,两人恩爱得很,我朋友无法接受他妻子的离开,所以不知道从哪里得到了这个阴虫。”

“我和他关系最好,他妻子去世后,他都不去工作,整日都待在家中,我不放心他,所以时常给他买些生活用品过去。”

一直到有一天,他一进朋友家门,便闻见了一股恶臭。

“原本,我以为是屋子里的垃圾,可我把屋子里里外外都打扫了一遍,那味道还是在,接着我发现我朋友在厨房,用我买过去的肉在喂什么东西。”

他往厨房那边走,味道就越大。

“那时候阴虫很小,只有小指头那么大,也不吃肉,在我朋友的手心上扭来扭去,因为是红色的,所以看起来有些怪。”

朋友见他进来,也没有隐瞒什么。

而是大方地给李父看阴虫。

“他说,那是个好玩意儿,是他好不容易求来的,只要把它养大,他妻子就会回来。”

那时候的李父是不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