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柿子挑软的捏(第2/3页)

刚刚差点厥过去的户部尚书在那里一个劲的哆嗦,嚷嚷着一定要是真的,一定要是真的。

“自然是真的,老人家冷静一下,你还得看着大宋重现这个场景呢。”

巫鼎赶忙安抚老人。

李励也在旁边用一个小法术让老人维持冷静。

这个魔改大宋,最不容易的恐怕就是户部尚书了。

打仗要钱,民生要钱,哪儿哪儿都要钱。

若不是之前的战乱把世家削得干净,解放了隐户,还耕于民。

户部尚书就算是上吊也挤不出能维持朝廷运转的钱。

哪怕眼见未必实,所有人都有点激动,这么多的粮食。

那和看到金山银山有什么区别。

户部尚书的年纪最大,可其他人却也没年轻多少。

现场能算是年轻人的,一个仁宗,一个晏殊,剩下的多少都有点需要担心他们的身体健康。

太后更是挥手,让侍女难得的点上了熏香,让大家凝神静气一下。

等大家都冷静了点之后。

巫鼎才继续下去。

“如此大事,空口白牙,让官家下这么大的决定,很难,这幻术,无论再真实都是幻术。”

所有人都忍不住点头。

仙长主动开口的确是解决了很多场面上的问题。

但是场面问题解决,不代表实际问题解决。

“如果我说,没有任何办法能证明呢?”

这……

君臣面面相觑。

这意思是,只能赌?

这抉择就有点难了。

李励想跳起来表示支持,开口却不知道该说什么,在那里有点干着急。

国师略意味深长的看了一眼,不动如山,宛若泥塑。

这时候巫鼎也结束了大喘气。

“无法抉择的原因,无非就是代价无法接受?若是不需要任何代价。那岂不是试试也无妨。”

“话虽如此,岂能没有代价。”

天上没有掉馅饼的好事。

巫鼎看着皱眉的君臣,默默的说了下半句。

“若是把大宋国运,换成当今的四十年阳寿呢?”

“我还能再活40年?!”

“官家!”真的是整齐划一的声音。

朝臣+太后,齐刷刷的开喷。

宋仁宗立刻表示,他没别的想法,就是感叹一下自己还挺高寿的。

皇帝这个职业,殚精竭虑又耗费精力。

能有花甲年岁,真的算高寿了。

还不等他说完,就立刻被朝臣甲喷不爱惜自己的身体。

宋仁宗OS:我爱惜啊,你看我能活六十多呢,保养的多好。

朝臣乙喷他不顾江山社稷。

宋仁宗OS:我顾的啊,我顾的。

朝臣丙在喷:当今是难得的圣明君主,若是您不在了,后继无人,国运还不是有损。

宋仁宗OS:有点,有点高兴。

宋仁宗这时候还真没有听一句就打算慷慨就义。

他是个心怀天下的明君,可也是人。

他也会害怕死亡。

他刚刚也就真的惊叹一下自己的寿命,略微皮一下。

没想到,朝臣们这么爱护自己。

有……亿点点高兴。

不过得端住。

端住了以后,仁宗再度考虑起了这个可能性。

到底愿意不愿意呢?

巫鼎笑了,从一开始的商业性笑容直接转换成了真心欣慰的笑容了。

穿着特制的法衣的他,这么真心的,赞美的一笑。

直接笑得仁宗觉得背脊有点发酥。

看着这样笑的巫鼎,仁宗有种说不出的被认可的激动。

“我已经明白陛下的答案。”

巫鼎对着仁宗行了个大礼。

“感谢天地,赐予大宋一个仁君。”

仁宗:你知道了?我的确想过要换,可也没下定决心啊。

朝臣们:所以说,当今刚刚是真的打算用命来抵消国运?

朝臣们不知道现在内心是什么样复杂的情感。

只能随着巫鼎朝着仁宗行礼。

BUT叩谢皇恩是一回事,他们可没同意呢!

国运虚无缥缈,可若是仁宗现在毙命,国家大乱那就是顷刻间的事情了。

“有此仁君,我也能放心了。”

巫鼎这句话一出,顿时有种峰回路转的感觉。

嗯嗯嗯嗯??难道说,刚刚的一切都是仙长对于大宋的考验?

难道……不用大宋国运,不用皇帝的寿命?都不用吗?

“我的法术,原理就是利用一些东西进行献祭,强行打通天地之间断绝之路,把良种偷渡下来。”

巫鼎突然解释起了法术原理。

所有人表示这个原理不难理解。

“除了我这个施术人之外,还需要的代价,最容易成功的就是取自天地之间的运势。一个王朝的气运。”

接下来的话就是重点。

所有人屏息凝神的听着答案。

“辽国的气运也是气运。”

“!!!!”

“可……可以??!”这也可以?!

“我是拿东西,用谁家的气运都一样。只不过,在哪儿献祭,最后的东西就会落在哪里。”

呼啦啦的一群人跑到辽国的土地上搞大动作,这本身就是招打的。

跟别说掉落那么多东西呢。

紫宸殿里,现在云集的是大宋官阶最高,最有话语权的豪华天团。

几个人一凑合,约等于一场大朝会。

“不能在燕云十六州进行。”那可是我们的地盘。

“打完燕云十六州,再向北推进?”

“那辽人就有关可守了,行军不易。”

“只要是他们的地盘就可以了,不需要推进太多。”

“若是这个行为,归类到修士战争中呢?”

两国交战,修士们也开打了。

若是修士们打起来,来去比军队自如多了。

巫鼎和李励刚刚就浪了一圈。

“不行,种子太多,普通修士的袖里乾坤的法术根本装不下,起码得上百修士才行。”

“若是这边百人出动,辽那边动静就更大了。到时候反而不容易保下种子。”

“哀家有个想法。”

刘太后开口,所有人都安静了下来。

“柿子挑软的捏。西北边,不是还有软柿子嘛。何必拘泥于辽呢。”

西夏?!

对哦!!

比起辽国的铁骑,西夏如今的实力,确算是软柿子了。

“朕这就写国书,同意他们立国!”彻底割裂出去,别损到了大宋的国运。

“官家莫急,这事不能主动。我应该安排细作煽风点火,然后官家以承认立国交换一些条件,比如不插手宋辽战争。”

“你们文人算计这个太麻烦了,速度快点啊!!”早点搞定,早点还能种一波呢。

“李将军有办法?”

“我小子现在就在边关,我这就修书一封,让他派兵骚扰,然后不慎被捕。西夏贪得无厌,谋求立国。官家考虑到大战在即,为了安抚军心,就同意以国书交换我儿,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