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失宠(第5/9页)

祁律说:“多谢天子,律记下了。”

天还没亮,祁律便从天子的营帐中搬了出来,搬回了自己的营帐,如此一来,石厚便没法子仗着地理便利“为非作歹”了,祁律觉得,自己也算是做了一件好事儿,那就是救小羊脱离狼口!

祁律搬回去住,最欢心的就是獳羊肩了。獳羊肩十分担心祁律的伤势,他往日里都是跟着祁律照顾的,祁律住在天子营帐,獳羊肩不能照看着,实在不放心。

祁律在营帐将养了两日,处理了蔡侯措父,会盟还是要继续的,这日一大早,祁律被迫起了身,獳羊肩给他梳头,有些欲言又止。

祁律打着哈欠,说:“小羊,你想说什么便说罢……我知了,是不是石厚又欺负你了?”

石厚就在旁边站着,自从太傅被劫持走了之后,他便不敢离开一步,听到祁律的话,说:“太傅,厚如何欺辱家宰了?这两日家宰大人可是与太傅形影不离,好生亲密呢。”

是了,石厚的口气酸溜溜的,因着獳羊肩担心祁律的伤势,而且当时祁律是在獳羊肩眼皮下面被劫走的,那画面历历在目,吓坏了獳羊肩,所以獳羊肩这两日,黑夜里恨不能都留在帐中伺候,可是酸坏了石厚。

獳羊肩连忙说:“不是石骑奴的事情,是……小臣这些日子听说了一些风言风语,好些人都在传,太傅您是不是已然失宠于君前了。”

祁律一愣,这才恍然大悟。是了,他连夜从天子营帐搬出来,这么大的事儿肯定谁都知道了,难免有些流言蜚语。

而且那日蔡侯挑拨离间的话很难听,在场那么多人,也全都听见了,再一结合祁律从天子营帐搬出来,必然会想到祁太傅可能是失宠了,天子信了蔡侯的话,也怕祁律成为黑肩第二,所以故意冷落了太傅。

这两日祁律养伤,姬林都没有出现过,只是来了几个医官给祁律医看,态度也不如以前那般殷勤。

獳羊肩小声说:“太傅……您和天子,是不是吵架了?”

祁律有些哭笑不得,说:“我还能和天子吵架,谁还能和天子吵架?”

獳羊肩点点头,也觉得是这么回事儿,而且太傅从来不和别人吵架,因为太傅是个蔫儿坏,当面吵架太吃亏了,所以太傅总是背地里使绊儿。

獳羊肩刚给祁律梳好头发,那面儿便有人从外面来了,原始周公黑肩,简直是稀客。

虽平日里祁律和黑肩的关系也不错,黑肩生病的时候,祁律还亲手熬了汤给黑肩吃,不过黑肩这个人城府太深,所以祁律一般不去招惹他,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这才是最关键的。

黑肩突然到访,当很是稀奇,祁律请黑肩坐下来,说:“不知周公前来,是不是有什么要紧事儿?”

黑肩笑了笑,不急不缓,态度款款的,说:“的确是一些要紧事儿。”

他这个态度看起来,不似有什么要紧的模样,说:“是这样的,日前废蔡侯作乱,已然被天子遣送回蔡国了,只是还有一样,那劫持太傅的刺客,还在圄犴之中,天子因着记恨那刺客对太傅下了狠手,所以想要砍了刺客的脑袋。”

祁律一听,原是如此。

黑肩又慢慢的说:“想必太傅也是知道,这刺客不是别人,正是昔日里郑国老臣关其思的后人。”

祁律点点头,他是知道的,因着之前蔡侯措父想要狡辩,已然全部和盘托出了,他们才知道原来那郑国的刺客是关其思的后人,与郑国有仇,所以才被蔡侯利用,劫持了祁律。

黑肩说:“关其思是一代名士,死的壮烈,他的后人如今出现在会盟营地,也算是一件左右为难之事,这本该是郑国的烂摊子,但是不巧,天子十足震怒,想要手刃刺客,倘或真的如此,便会落下一个弑杀忠贤之后的恶名。”

祁律在现代就听过关其思的故事,来到了这里之后,因为第一个要对付的便是强大的郑国,所以多少了解了一些郑国的事情,包括现任郑伯寤生的老爹,当年那些事情。

郑伯寤生的老爹郑武公也是个能个儿人,非常有才干,他为自己的儿子奠定了强国的基础,也就是说,如果没有郑武公的霹雳雷霆,便没有如今强大的郑国。

郑武公当时,有一个受宠的老臣,便是关其思了。

当时郑国已然非常强大,郑武公野心勃勃,想要并吞其他国家,明里暗里暗示了关其思,想要和胡国开仗。郑武公先是把女儿嫁给了胡国的国君,又在朝堂上问大家,郑国想要继续强大下去,该怎么办呢?

关其思果然站出来说,该攻打胡国,他可是宠臣,一直很能揣度郑武公的心思,大家都以为应该攻打胡国,但是没想到,郑武公翻脸比翻书还快,勃然大怒,让人抓住了关其思,怒斥关其思心思歹毒。

还说,郑国和胡国是友好的盟友关系,你怎么能这么恶毒呢?于是令人砍掉了关其思的脑袋,送给了胡国的国君。

胡国的国君一方面坐拥美人儿,另外一方面又得到了关其思的脑袋,便开始高枕无忧,觉得郑武公真的把自己当亲家,于是便降低了对郑国的防备,以至于郑国的军队打到了家门口,胡国才恍然大悟,却为时已晚,郑武公成功的并吞胡国。

郑武公的手段,可谓是雷霆霹雳无人能及,郑伯寤生也继承了他父亲如此刚硬的手腕儿,可谓是一脉相传。

郑武公的确得到了胡国,然而关其思一脉落得一个凋零的下场,关其思的脑袋还送到了胡国,可谓是身首异处,不得善终。

就因着这个事儿,关其思的后人与郑国翻脸,他们虽然是土生土长的郑国人,却恨死了郑国的国君,如今已然不是郑武公执政,轮到了郑武公的儿子郑伯寤生,但关其思的后人仍然记着这笔血海深仇,不共戴天。

说起来,郑武公虽然得到了胡国,但他的阴险也被流传了下来,关其思的死震动天下,亦成为了天下名士。

如今关其思的后代就在营中,成为了一名刺客,天子要砍了这个刺客的脑袋,其实无可厚非。

然而非就非在,这个刺客,是关其思的后人。

天下之事,不是一两句话便能概括的,有很多事情明摆在那里,但社会舆论又是另外一个问题,在现代信息如此发达的年代,很多人还会被舆论蒙蔽了眼睛,更不要说是信息不发达的古代了。

如果姬林杀死关其思,在天下人眼中,他首先杀死的是名士后代,其次才是劫持太傅的刺客。

舆论的力量在古代有多可怕?举个很简单的例子便能明了,就说郑伯寤生。郑伯寤生诛杀共叔段,明摆着是因为共叔段太猖狂,把自己当成了第二个郑国的国君,要和郑伯分庭抗礼,于是郑伯忍无可忍攻打了共叔段,还囚禁了与共叔段里应外合的武姜,也就是自己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