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岚岚病了,到处找药。(第2/3页)

“他是一国天子!万一出了什么事……万一……”

拂陵忙去扶他:“岚主你别急!处月军如集结攻打凌云城,咱们这边没有敌人,陛下这一路按说不会遇到危险。何况师律又十分熟悉大漠地形,还带了两百轻骑精锐相护……”

庄青瞿咬牙拂开他。

撑着虚弱的身体就起床去拿他的铠甲。

他忍不了。

他可以忍得浑身剧痛,可以忍得生不如死,却不能忍所爱之人消失在视线之中片刻。

他得时时刻刻护着他,这片大漠的回忆太凶险,他始终记得阿昭在这里受过差点死的伤,再来一次他会受不了,他会疯的。

……

大漠戈壁深处。

师律是人生中第一次看到皇帝哥哥穿铠甲,没想到还挺合适。

一身银盔,皇帝哥哥虽然长得和他师云哥哥不像,但只要不笑严肃的时候经常神情和语气都是像的。

他看得喜欢。

而且也没想到,皇帝哥哥比他想象中的能打,之前饮马休息的时候,他们比划了一下。

皇帝哥哥虽然不像庄青瞿一样厉害得过分,但也是有几把刷子的,不愧是他哥哥教出来的人!

当然比起皇帝,师律真正想要挑战的人始终是是……

他问下属骑兵借了一把剑,丢给阴凉处正在饮水的红衣男子:“我大哥总说你与庄青瞿不相上下,我来试试你!”

澹台泓抬起眼,也不多话,站起来把头发扎起来。

剑刃金鸣,闪着白光。

澹台泓其实比师律还要小一岁,一身灿烂如火的鲜艳红色。师律一身玄衣,年轻又一身冲劲。金色大漠之中红黑碰撞互不相让,两人又都是一番好身手,好看的很。

可惜宴语凉无心欣赏。

他始终担心着岚王的病,又烦躁着寻不到药草。转眼默默地看廖曦……

看他右手上戴着的那枚黑光磷火的戒指,心情复杂。

这已是他与师律轻骑深入大漠的第三天。

只有他一人认得那饮离散的模样,因而他必须亲自来。

一路但凡遇见植物,必定下马细细辨认。可惜至今一无所获,却意外在大漠深处偶遇了澹台泓和他的副官廖曦。

宴语凉总觉得,其实多半并非“偶遇”……

很有可能是廖曦手握情报,刻意安排的。

但对于澹台泓来说,一切却全是意外。他天天夹在大王子与小王子之间受气,又不好避而不见,廖曦便劝他干脆一起去沙漠里侦查地形和水源,名正言顺躲一躲那两个厌人精,好眼不见心不烦。

大漠与中原地形不同,中原侦查地形有侦察兵。

可在大漠里很多地形崎岖复杂普通人难以应付,侦查反而时常常都是厉害的将领单独去。

澹台泓与廖曦这般单独行动也很多次了,只是万万没想到翻山越岭来到戈壁滩后,正好撞上师律的轻骑。

等他在师律身边看到宴语凉时,都要气死了。

当场直接就骂师律:“你是不是疯了?区区两百骑轻兵就敢将皇帝带出来?你可知道凌云城大营距离此处不过百里,万一撞上你们就全完了!”

师律那边也是又震惊又迷惑。

就,那难道不是敌军祭司阿摩耶?

不仅落单了,身边还只有个副官。师律一直有一个在京城小话本里被人笑称“贼不走空”的特异体质——就是每次出征,不管准备充分不充分、带的人多少,都能机缘巧合摸到大肥鱼。

所以才永远是京城说说书先生的最爱。

太走运了,这次的鱼是真肥!

那时他正准备向前冲,就见澹台泓弯弓搭箭,直愣愣转了个方向。

没有射向他,而是射向身后远处,把一个一路潜伏偷偷跟着他和廖曦,处月大王子派来的细作给干掉了!!

师律时至今日才终于知道,原来阿摩耶就是澹台泓。

是他大哥当年在宫里的得意门生。后来听说被家里连累死了,结果死而复生,又潜伏成了敌方最厉害大祭司????

小话本敢不敢这么写?!

师律觉得自己输了,他的故事哪有阿摩耶一般惊心动魄。

……

沙漠昼夜温差很大。

篝火噼啪,宴语凉闭着眼睛,却根本睡不着。

不知夜色过了多久,澹台泓偷偷起来了,把身上的羊毡轻轻盖在了他身上。

相遇之后,澹台泓和廖曦便陪他们找了一下午的药草。

两人对附近地形比师律熟,护送他们去寻了很多鲜有人知的小路,更省得他们原地兜圈子浪费时间,虽说始终不曾找到药草宴语凉依旧十分感激。

感激,但是……

从下午到晚上,师律和澹台都一直在身边,他始终不得找到机会跟廖曦单独说话。

也许这样是最好才好。

否则要说什么。

澹台泓身边为何会有着一个戴着大夏情报官黑火磷光戒指的男人。

总不可能是两个情报官一起行动。没必要的。不但重复,又容易暴露。

而且若他们两个都是专程来寻他的情报官,澹台泓看到他时,又何以是那般意外又震惊。

这段时日,澹台泓也两次给中原传递情报。

一次是通过荀长,以一个小小的、言简意赅的玉筒。一次则是放在贺兰红珠宇文太守枕边,无比详实的草原各种地图、系谱图。

两次情报都没错,但都有一个问题。

大夏训练有素的情报官传递情报,无论是荀长也好、宇文化吉太守也好,都很有规矩。

很少会如澹台一般,随心所欲,缺乏特定的写法与格式。

那如果,其实澹台泓根本就不是大夏情报官……

只有他身边的副官廖曦是。

这些天照顾着岚王,宴语凉其实又润物无声地回想起了一些零散的事情。

不是些什么光荣的记忆。

锦裕帝手下,如今忠臣良将众多。

人人都说,奚行检心直口快经常得罪人,但是锦裕帝屡屡护着他保着他才有了如今清明风骨的大理寺卿。

人人都说,师律战功高但总闯祸,幸好皇帝护着。

可大理寺卿又是否知道,其实当年别人诬他谤他把他划为权臣党羽,皇帝拿到名单一眼便知他无辜,却故意拖了大半年才还他清白、将他官复原职。

师律又何尝想过,他几次闯大祸之前,宴语凉根本早就知道他会这么干,却不事先拦他。

帝王之道,很多时候就是如此。

放任官员犯错再伸手去赦免,比一开始防微杜渐有效得多。

让他们尝到忐忑不安、饱受煎熬的滋味,很多人才会更加感念皇帝和朝廷的好,更加兢兢业业做事。

锦裕帝当年用了比这更复杂的办法待了宇文化吉。

宇文化吉是他父皇的心腹。宴语凉的父皇直到临死前都没有认可宴语凉,只是实在无人可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