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番外一(第3/4页)

说起出海,胤礽的怨念可不小,他这一辈的兄弟到十四除了他所有人都出过海,只有他一个每次都只能眼巴巴的看着。

之前是太子,不能去,当了皇帝更是不能去。

“那不如咱们一起吧,我也没出过海。”说到出海萨仁眼睛亮晶晶的,不为别的,她就是觉得新奇。

还记得那些前来朝贺的西方人,黄头发绿眼睛跟他们一点也不一样。

五福晋感慨:“我听九弟说现在只要是黑头发的人去了大不列颠,那些人都特别礼遇,生怕不小心得罪了他们。”

大清人什么时候被那些西方人看在眼里过,还记得她小时候出门,一个人被洋人给撞了,都要点头哈腰赔不是。换了现在你试试?

如今的洋人在大清都夹着尾巴做人,甚至未免自己出错被大清找理由送回去,他们还开始学习大清的文字和律法。

五阿哥有段时间就是跟着三阿哥翻译大清的各种律法,为的就是这些洋人。

说句夸张的话,有些西方人的满文说的比那些汉军旗都要顺溜。

说起这事儿在座的有一个算一个全都挺直了腰板。

火车呜呜的开始鸣笛,安和兴奋的打开窗户,“额娘快看,它动了,动了。”

作为帝国的长公主她平日里都会格外的注重自己的礼仪和规矩,就怕汗玛法说教,毕竟汗玛法跟阿玛不一样,不会无条件纵容她。

其他人虽然不像安和这样,每个人的眼里也都有着新奇。

宜妃动了动,“你们瞧,居然一点也不晃悠,这可比马车舒服多了。”说着她还来回走动走动,跟在地面上一样,也不晃悠。宜妃坐下感慨,这个火车确实比马车好,再好的路马车都会晃悠,这个不颠簸,还能来回走动,不像马车做时间长了腿疼。

荣妃也试着走动走动,皮座两边的走廊很宽敞,刚好能容得下两个人并排走着。

三妃里面宜妃最年轻,她好奇心胜,甚至还提着裙摆蹦了几下。“挺好,跟地面一样结实。”

这车是老九带着人造的,宜妃与有荣焉。当初那些人看不起老九,背地里嘲讽老九真当她不知道。如今怎么样?拍拍拍打脸了吧?

她如今不管是住在老九府里头还是去老五那边都有人攀关系递牌子,就为了能早点从老九这里买上票,坐个火车。

三福晋和八福晋也蹦了几下,两人甚至还伸手比划两下,最后得出结论,这火车上跟地面没啥区别。

火车早上出发,中午到站休息,休息时间不算长也不短,足足有两刻钟。

胤禟解释:“这个是大站台,中间的小站咱们直接开过来了,没停。你们若是想要下去看看的,尽管下去,咱们能在这边停留半个时辰。”

火车时刻都是胤禟弄出来的,什么时辰他最清楚。前面的站台不会碰到别的车,直接开过没问题。这边也不只是一趟铁轨,停站时间不对也不会对别的火车造成影响。

这个站台的时间加上前面节省下来的,不多不少刚好半个时辰。

皇子福晋们面面相觑,半个时辰能做什么?

胤禟指着车站旁边的小饭馆说道:“看见没,那边的饭馆,车上的人若是吃腻了,就会去那边吃点特色。”

因为是火车,时间赶,现做肯定是来不及的。所以饭馆里的菜色都是提前做好的。

大大的一国摆在门口,想吃什么就让伙计给他们盛。如此两个时辰吃饭完全来得及。

他得意的说道:“这个点子还是老十提出来的,”老十真不愧是能吃的主,总能想到他想不到的地方。

别人都好奇他为什么总喜欢拉上老十,他们哪里知道老十跟他互补,很多时候老十不经意的一句话都能给他灵感。

“既然是人家老十提出来的,你得意什么?”郭络罗氏并不是真心想要怼他,只是真觉得奇怪。十福晋还在这呢,还有皇贵太妃,也没见人家嘚瑟。

伸手搂住后面吃东西的十阿哥,“我们俩谁跟谁,从小穿一条裤子长大的,老十的计策那就是我的计策。对吧,十弟?”

十阿哥被封为敦亲王,他也不愧这个封号,憨厚的很。听见胤禟这么说,并不反驳,反而一脸认同的点点头。

钮祜禄皇贵太妃不以为意,她就这一个儿子,儿子跟九阿哥好她将来就是走了也能放心。再说九阿哥也不会欺负老十,像那个小饭馆赚的银子,除了上缴国库剩下的都是两个人平分。

“既然是体验百姓生活,我看不如我们过去看看。”大阿哥说道。

火车上的食材都是专门供应,肯定跟别人坐火车吃的不一样。如今他倒是好奇这个小饭馆了。

众人全都看向胤礽,胤礽抬头看了外面一眼,小饭馆带着个小字,却是个二层的楼房,按照面积计算,里面能同时容纳上千人。

他手里的折扇一挥,“既然大家都感兴趣咱们就去看看,我也很好奇,九弟是怎么做到让上千人一同吃饭的。”

“来来来,我给大家带路。”他没少假公济私在火车上跑动,对这边那是熟悉的不能再熟悉。

由胤禟领着人往那边走去,走的进了大家才发现,小饭馆地方确实很大。门口还站着门童,看到他们,门童快走两步弯下腰九十度鞠躬,“各位客人可是要用膳,我们这物美价廉、干净速度,各位不妨过来看看。”

商人的眼睛都是厉害的,胤禟能想到的别人自然也能想到。因此在这边贩卖吃食的并不是只有他一家。不过也许是他们做的早,又是皇家产业,价格公道不怕店大欺客,虽然旁边也开了两家饭馆,他们这的生意依旧是最好的。

就像门童说的,小饭馆确实干净。从门口往里看去,左手边是一个个大锅,锅里是香气四溢的炒菜,大锅站着人,每个人的嘴巴上捂着一块毛巾,手上也缠着布条。

胤禟解释道:“这是防止他们说话吐沫喷到锅里。”毛巾是特制的短时间内捂住口鼻并不会出事。

石榴若有所思,那毛巾并不大,只遮盖住半张脸,在边缘的地方还缝着布条,很细的布条正好挂在耳朵上,也不妨碍他们双手干活。

能想出这样的法子,“九弟的心思真是巧妙。”

胤禟摆摆手,“这可不是我想出来的,”能造出这样的汗巾还多亏了他福晋,还是他福晋提醒他可以弄个细绳子,他才想起来。

“客人们需要什么?”第一个大锅后面站着的人问道。“我们这些都是刚出锅没多久的,保证热乎。而且我们店是朝廷认可的,吃食绝对新鲜有保障。”他们的原则就是不允许给客人吃隔夜的食品,哪怕是冬天东西容易储存也不允许。

夏天更是如此,上顿不管剩下多少,都不允许给下一车的客人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