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第3/4页)

俞子离歉然一揖:“嫂嫂原谅,子离心中有不解之结,冲动之下不辞而别,劳嫂嫂悬心挂念。”

姬明笙神色微变,转头看了眼忧喜难料的丈夫,眼前场合不对,千言万语都无从说起。

俞子离又朝卫询与国夫人一揖礼:“见过老国公老夫人,本是楼卫两家家事,晚辈一介外人,冒昧了。”

卫询知他的底细,摸摸胡子,似笑非笑瞅了一眼楼长危,道:“家事确实是家事,你说自己是外人倒也不见得。 ”

俞子离轻轻一笑,道:“老国公所言甚是,师侄晚辈还是认的。”他略有戏谑,笑与楼长危道,“师兄嫌子不好,不如过继给我算了 ,我孤身一人,好歹也有一个送终人。”

“孤身一人?”楼长危脸黑得如同锅底,“哪个让你在外晃荡,哪个又让你孤身的?不思娶亲生子还敢嬉笑胡言。”

楼淮祀轻轻拉了拉俞子离的衣角,被俞子离瞪一眼,悻悻收回手。他爹的那脸已经黑得不能看了,落在他身上的目光就跟看死人差不多。他爹定是以为俞子离是自己搬来的救兵,又嫌他行事不正,专拣偏门歪道。他快要冤死了,他师叔一向藏得跟只缩头乌龟似得,竟现身前来,奇也怪哉。

俞子离并不理会楼长危的黑脸,反笑与卫询道:“老国公既说我不算外人,我自也说得上几句话?”

卫询点头:“自然,老夫就算不给你师兄脸面,你爹的脸面还是要给的。”

俞子离又是展颜一笑,道:“老国公为长,我师兄为少,老国公哪用给他脸面。”

卫询哈哈一笑,他现在看楼家人就来气,乐得俞子离抢白人,不过嘛……“你这师叔所为何来?”

俞子离退一步,敛袖一揖,道:“俞子离托大,愿随师侄夫妇一道前往栖州 ,我师侄的死活我不敢担保,侄媳的安危只管算在我俞子离身上。我师侄纵有个意外不幸,侄媳定能无恙,我送她回京另觅佳婿便是。”

楼淮祀张大嘴,偷瞟一眼楼长危的脸色,悲怆一叹:他爹决计不肯放过他,他师叔,俞家的独根苗,伤了磕了,都是大事。更别说一道去栖州,要是出一丁点的岔错,他爹怕是要割下他的脑袋祭在他师祖坟前。

楼长危真是花了十二分的力气压着怒火,只想把俞子离和楼淮祀一手一个全拎回将军府关进祠堂里。

卫询听了俞子离的话,却是抚掌一叹:“俞先生此话当真?你是我孙子的老师,我这孙女也跟你认了几篇文章,勉强也算你半个女学生,你可不要言出无信。”

“半点不假。”俞子离立誓道,“我俞子离别的没有,信誉还是有几斤的,言出则必行。”

卫询笑起来:“俞先生谦虚了。”俞丘声不知留了多少财、物、人给儿子,虽是一介白衣,却是什么不缺,要是有心求个官做,不管是今上还是上皇都无有不愿的。这样的人,也敢说自己“别的没有”。

俞子离溜了一眼楼淮祀:“阿祀嘛,性不好又独断。完婚与栖州行,都是他自作主张,还不知繁繁是何心意呢,我那女学生若是无意去,我愿用我爹的名声求圣上收回成命。楼卫两家婚事作罢,若是繁繁愿意,老国公,我们再来细谈栖州行,如何?”

卫询抚着须,琢磨着他打的算盘,道:“俞先生倒似偏着我们卫家。”

“师徒如父子,比什么外三路的师侄还是要亲近些。”俞子离埋汰道。

外三路师侄楼淮祀歪了歪嘴角,他自诩聪明,些时也有些摸不着头脑。

国夫人在旁道:“这是繁儿的终身大事,确实该知会她。”

俞子离赶人道:“怎么,你不敢见卫繁?”

楼淮祀心下一喜,份外乖觉,眼巴巴地看着卫询与国夫人。国夫人被他看得火气都消了一截,想想自己可怜的孙女儿,又绷紧嘴角:“去吧,有言在先,繁儿若是不愿,我卫家拼着家败也要断了这门亲事。”

楼淮祀虽知他们私下有事商谈,仍是喜出望外,这些七杂八掺的琐事,不必过多理会,总是自己亲近的人,不会害了自己,他放心地很。起身斯斯文文地揖礼告退,一出门长长出了一口气,没走几步就被守在那的卫放揽了脖子拉了过去。

“卫兄,消气消气,你再不松手,我可交待在这了。”卫放没轻没重的,楼淮祀快要喘不上气来。

卫放生怕自勒死了妹夫,慌忙放手,又生气瞪他:“楼……楼个屁兄,我来问你,你缘何想娶我妹子?”

楼淮祀摸摸脖子,道:“我看着繁繁就想笑,看着她心中就喜欢,想着便欢喜不已,你说我,我为何不想求娶?”

卫放听得脸都酸皱成一团,怀疑道 :“你别蒙我的,哪有人一想到别人就欢喜得想笑,又不是银子?纵是银子也没甚好想的。”

楼淮祀笑起来,想起卫繁圆脸上的梨涡,道:“那,卫兄有段时日喜好斗鸡,走在路上忽见一户人家后院养得威武雄鸡,鸡冠似血,毛披霞彩,嘴如鹰喙,爪似利钩,你可想带了回去养在身边,主人家不许,可会心心念念?思之而笑?”

卫放道:“再难得也不过是只斗鸡,念念不忘幸许也有,思之而笑?我又不是呆子,还能想只扁毛畜牲发笑?”

我看你差呆子不远?楼淮祀腹诽一句,又道:“你与我相交甚笃,竟不愿将妹子许给我? ”

卫放说不过他,道:“你哪值得我妹子托付终身。”

“我出身尚可,相貌堂堂 ,文武略通,不畜怒婢不养外室不纳小妾,家中亦有恒产,如今还有官身,如何不能托付终身?”

卫放本来死绞着眉,听了他的话,拿手指掏了掏耳朵:“你不纳妾?”

楼淮祀点头:“自然不纳,等我娶了繁繁,二个相处尚嫌不够,纳个妾来自讨没趣?”

卫放难得神色凝重,卫筝与许氏感情极好,亦有一房妾室,叔父卫笠,那真是墙内花香墙外莺啼,别提多热闹,他婶娘与那些妾天天斗日日闹,如今不闹上一闹都骨头缝里养。卫繁要是走霉运许了这样的人家,过得有何意趣。

“那……”卫放压低声凑过去,“要是我妹子无子呢?”

“你多生几个过继于我?”楼淮祀立马接口,“要不我多给你几个美妾?”

卫放气得跳脚:“我不过一问,哪个要美妾,再说,繁繁好着呢。”

楼淮祀笑:“卫兄,你放心,我此生此世,身边只会有繁繁一人,疾苦悲喜,永不离弃。”

“口说无凭,到时你翻了脸,我找哪个算账?”卫放招来小厮奉上笔墨,“先立个字据来。”

楼淮祀依言立下字据,想着从今后,二人是姊夫郎舅,一家人。他这舅兄有点呆傻好骗,便提醒道:“私下所立的字据,又无见证又不曾在官府备案,防的君子防不得小人。他们本就言而无信之徒,翻脸与翻书并无不同,哪里会顾忌一张字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