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第2/2页)

季大夫说,怀孕的人情绪多变,此刻何为安算是知道了。

“怎么会,你看我给她娶的儿媳妇,名门闺秀,知书达理,长得天仙似的还善解人意,这么招人喜欢的年年,谁会不喜欢你啊。”

何为安这一连串的夸,说的明蓁都不好意思再和他讨论这个话题了。

……

三月初,太子离京南巡。

春分刚过,近来正是播种的好时间,正午的阳光爬至头顶。

田间勤劳的百姓弯腰栽种着,时不时直起下弯得酸疼腰,单手拍打着,缓解疲劳,而后又继续,如此周而复始勤勤恳恳的耕种着。

阿七驾着马车在上京城郊的长平县乡间的道上行驶着,何为安坐在一侧,春日的暖阳铺洒在身上,十分肆意。

走着走着马车突然慢了下来,他们对面有一辆马车似乎陷在坑里出不来了。

那马车外观看似普通,阿七却眼尖的发现包裹车身用的竟上等绢丝锦。

这种布料,便是京中大户人家也是用来做衣裳的好料子,可这竟用来裹马车,一看就知车主人身份定然显贵。

那马车陷在路中间,他们若是不走,阿七也无法驾车通过,乡间的道不比官道。

阿七缓缓停下车,“大人,前面挡住了。”

何为安此时也注意到对面那辆马车了。

马车旁的一颗枝叶茂密的大树下,坐着一个年纪看着有些大锦衣男人。

似是因烈日太过刺眼,他眼睛微眯着,眼角皱纹明显,额头上冒出大颗大颗的汗珠。

他身边立着一个身材略显瘦小面容清秀的少年,正给他扇着扇子。

两辆马车离得不远,此时树下的人也注意到了何为安他们。

见人朝自己走过来了,锦衣男人慢悠悠的起身。

“东林大人,您的马车可是出问题了?可需下官让人帮您看下?”何为安此时已走到树下。

树下坐着的锦衣男人正是圣上的心腹太监,中常侍郑东林。

“何大人,怎么今日也出城了?”东林并没有直接回他的话,纳闷他怎么也会出现在长平县。

何为安一笑解释道:“长平县这边账目出了问题,谭大人派我来此查看。”

正午的日头越来越烈,东林身边的少年见大人嘴唇有些干了,忙去车上取来水囊打开,递给中常侍大人。

东林接过水囊喝了一口,“怎么?这等鸡毛蒜皮的小事也要何大人亲自前来吗?”

“中常侍大人抬举了,事无大小,皆是下官分内之事。”

这位中常侍是自圣上还未登基前就跟在圣上身边伺候的内侍,跟着建安帝几十年,深得圣心。

朝中便是内阁阁老们都要给他几分面子,在他面前,何为安一直都十分客气。

“何大人倒是勤恳,不过听说谭侍郎颇为器重你,想来也是想历练一下何大人。”

谭溪舟即将告老了,何为安能在圣上面前崭露头角,这位谭侍郎功劳很大。

谭溪舟对何为安的看中,在户部是众人皆晓之事,这两年常将其带在身边,听说两人还以师生相称。

“大人谬赞了。”

二人客气寒暄着,东林突然一拍脑门,轻“呀”了一声。

“瞧我说着话,到忘了何大人还有差事,只是如今我的马车车辖断了,一时半会儿的找不到新的,怕是要劳何大人等一会儿了,我已派人去县里了。”

东林说着朝着马车车轮处指去,只见车轮处外露着一根长三四寸的木销子,应是方才马车行驶太快入坑中时震断的。

既是急行车导致车辖断裂的,那东林想必是急着赶回上京。

想着此地离长平县城也不远了,何为安叫阿七把他们自己的马车车辖取下,让阿七给换到对面的那辆马车上了。

“中常侍大人有急事,还是先用下官的车辖吧,此地离长平县城不远,下官步行过去即可。”

说话间,阿七已经给那辆断了车辖的马车重新换上了车辖。

东林见他如此会做事,赞赏的点了点头,笑道:“何大人心细,既是如此,那我也不再推辞了。”

平日里想拍自己马屁,阿谀奉承的人不在少数,这个何为安是个会做人的。

他没直接让自己乘他的车回,而只是取一个小小的车辖,既解了自己的燃眉之急,又没有太过谄媚。

难怪连那向来严苛的谭溪舟会对他另眼相待,这种人确实适合在户部当差。

郑东林的车夫已将马车从浅坑中拉出,少年取来脚蹬。

郑东林上车时,朝何为安道谢:“多谢何大人了,本官确有急事得赶回去向圣上复命,圣上近来因此事忧心不已,前些时候还病……”

搀扶着中常侍上车的那位少年手微不可察地抖了一下。

说着东林忙停了下来,察觉自己失言,摇了摇头无奈失笑道:“瞧我,年纪果真是大了,就爱乱语,那本官就先走一步了。”

“中常侍大人客气了。”何为安和阿七退到道路一侧,看着马车走远了,才开始迈步向长平县走去。

车内的郑东林放下车帘,不再去看那两个越来越模糊的身影,眸中闪过一丝莫明的情绪后,在车内闭目养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