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第2/3页)

林满堂看向李秀琴,“你能配出药吗?”

九十年代乡下流行过一种苍蝇纸,放在空处,没一会儿就能粘到不少苍蝇。

李秀琴明白他的意思,“苍蝇我来想办法。”

至于灭蚊,乡下人有许多土办法,其中最省钱的办法就是燃烧蒲棒或是将艾蒿晒干磨成粉,找一个可以烧的罐子,将粉末放进去。蚊子很快就能赶走,但是这两种办法会产生大量烟雾。

李秀琴前世家里用的是灭蚊灯,效果比这两种好用,但是未必省钱。所以她也就不说了。

第二天,李秀琴就开始研究怎么制作苍蝇纸。

这边纸太贵,她改用木板。

前世苍蝇纸两大原料分别是:强力胶和糖。

古代没有强力胶,李秀琴只能用鱼鳔胶,这东西不仅制作起来费事,一个时辰后粘性就会变得全无,之后表面就会变硬,根本没办法用。

李秀琴失望透顶。

林晓凑过来,摸着已经发硬的胶,“娘,就没有别的胶了吗?”

李秀琴细想了下,“其实粘虫板用的是虫胶,这东西是药材也是染料,每年国家都会从真腊、波斯、昆仑三国进口。这么贵的东西用来粘虫太不划算。”

林晓拧眉,“娘,要不然我给你制作捕蝇神器吧?也许效果没你的那个好,但是好歹能捕苍蝇。”

李秀琴侧头看向女儿,“你怎么做?”

前世她也在网上看过不少捕蝇神器,其中效果最好的就是几个塑料瓶组合在一块就能抓很多苍蝇。

但是她试过,用陶罐和木头来做,根本不管用。

李秀琴将她的失败品拿给女儿看,林晓指着这陶罐和木头,“娘,苍蝇有向上爬飞的趋光性。陶罐和木头都是黑的,苍蝇是不会飞进去的。”

李秀琴一怔,所以用透明塑料瓶就可以,用陶罐和木头就不行。她还以为是陶罐和木头太笨重,所以苍蝇才不飞进来呢。

林晓想了想,“我来用透明纱试试。”

之前做头花,家里还剩下一些透明纱,这种纱的质地十分轻薄,完全透光,很适合做网。

她用竹子做成一个网,下面的网向上凹,有一个铜钱大的小孔,苍蝇可以通过这个孔向网里飞。在这网的下面扣一个盘子,可以吸引苍蝇过来。

林晓在盘子上放了些早上杀鸡时留的内脏,这些东西腥味很重,很容易招苍蝇。

做好后,她挂在西院的猪圈里。

“怎么样?能行吗?”李秀琴见女儿做好了,也跟过来看看。

喜鹊和林晓正在观察效果。

现在气温还没升上来,苍蝇还比较少,两人守了好一会儿,也不见苍蝇过来。

林晓等得有些不耐烦,冲喜鹊道,“我先回屋看书,等抓到,记得叫我啊。”

喜鹊点头答应。

李秀琴看着女儿的背影,有些犯起嘀咕,“该不会抓不到吧?”

话音刚落,就听喜鹊欢喜得蹦起来,“抓到了。有个苍蝇飞进去了。”

李秀琴眼睛一亮,赶紧跑过去,果然有个绿头苍蝇飞了进去,还在里面横冲直撞呢。

林晓听到喜鹊的叫声,也蹬蹬蹬跑过来,看到里面有个苍蝇,她噘嘴,有些得意,“娘,你看吧,我就知道一定能捕到的。”

李秀琴揉揉她脑袋,女儿这臭屁样儿太招人稀罕了,“行,你厉害。不过咱家不可能天天有内脏,还是用我调的蜂蜜比较好。”

林晓揉了揉脸,“娘,蜂蜜多贵啊?你就不能想个省钱的东西吗?”

李秀琴摇头失笑,“我当然知道,你娘我又不是傻子。我这不是已经调好了,不用就浪费了?”

她想了想,“用鱼骨磨成粉,苍蝇最爱吃这个。当然不用磨成粉也行。”

林晓一怔,鱼骨都行,那些死鱼死虾想必也没问题。

林晓做好后,李秀琴让大吉从县城买了些透明纱回来,原样照着做了几个,然后送到各家,让他们按照这个样子自己做几个放到猪圈。

没过多久,各家猪圈都挂了十几个捕蝇神器。各家吸引苍蝇的饵也五花八门。比如西瓜的皮、吃了一半的果核、死鱼死虾、剩饭剩菜等等。

捕蝇神器挂出来没几日,小庄村迎来一波特殊的客人。

为首是个五十来岁,头戴官帽,身上穿着官服,盘领大袍,胸前、背后各缀一块补子,上面绣着黄鹂,李秀琴也分不清这是多大的官。不过肯定是个官,立刻招呼人进屋。

将人请进屋,李秀琴招呼范寡妇上好茶,然后进屋将林满堂喊出来待客。

林满堂得知来了官爷,虽然不明白为啥到他家,但也不敢耽搁,换了身待客衣服,重新将头发束起,打扮妥当,出来迎客。

“不知大人登门,学生有失远迎。”

为首官员见他斯斯文文,自称学生,猜到他是读书人,笑着请他落座,自报家门,“在下姓陆,是光禄寺负责采买的主簿。”

林满堂眼神闪了下,光禄寺?那不是负责皇宫采买的吗?怎么会到他家来呢?

虽然心存疑惑,但林满堂还是从善如流叫人,“陆主簿。”

范寡妇上完茶,陆主簿品了一口,大约是嫌茶粗糙,不再喝了。

陆主簿开门见山讲明来意,“年前萧世子送了两头猪给圣上,圣上非常喜爱。派下官前来采买。”

官员向皇上进献的东西都要经过光禄寺,要是出了问题,也方便向下问责。

林满堂一呆,萧世子是谁啊?该不会是萧定安吧?他认识的人当中可就只有萧定安一人姓萧。不对啊,他没送猪给他啊。

陆主薄笑道,“你们今年最多能送到皇宫多少头猪?价值几何?”

林满堂细算了下,“两百头。生猪每斤二十文。”

陆主薄示意随从拿出笔墨纸砚,在本子上记录完毕,写了份单子递给林满堂。说是单子,其实跟公文有些类似,从上到下传达,不用到县衙备案。一切损失都由个人承担。

当然能被选上,带来的好处也是相当可观的。这意味着他家是皇商了,在猪肉这个行当,小庄村代表的是最高水准。

这带来的隐形利益可比卖给岳福楼好上百倍。他之前连想都不敢想自己家的猪肉有一天居然能卖到皇宫。毕竟皇宫离他太遥远。这会儿全是惊喜了。

林满堂看了眼单子,热情邀请,“陆主簿,年前的猪已经卖了。在下家里腌了些腊肉和香肠,味道虽然比不上鲜猪肉,但滋味也不错,在下冒昧请您留下来吃顿便饭,不知能否赏脸?”

陆主簿点头,“也行。”

林满堂立刻嘱咐李秀琴下厨做菜。

陆主簿提出去他的养猪场看看。

人家一个官员都不嫌脏,林满堂哪有不同意的,便带他到西院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