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第2/3页)

又有人责备林满堂眼拙,“居然连庄哥都没认出来,你长眼睛干啥使的。”

林满堂拧眉看了庄哥半天,可不是嘛,当时二十多个囚犯,只有他没有上前打饭,还是他帮忙端饭的。原来那人竟是庄哥。

林满堂心里咯噔,那自己没跟他打招呼,确实很失礼了。

林满堂举起酒碗,“庄哥,是小弟的错。我……”

庄哥大手一挥,爽朗大笑,“也不能怪你,进去一年,我身上长得肉全没了,现在比瘦子都瘦,你认不出也是正常。”

林满堂大松一口气,再次举起酒碗,“庄哥,我祝你前程似锦,大展宏图。”

庄哥微微惊诧,“可以啊。林子,一年不见,居然都会用成语了?”他看了眼关青,“平时没少跟关青学吧?”

关青摆摆手,“庄哥,那你可想岔了。林子不是跟我学的。”

林满堂忙找补,“我是听我们村的先生学的。他就爱说四个字的词儿。”

庄哥点头,“不错。多跟读书人接触,咱们也能变聪明点儿。”

这顿饭吃得很热闹。

回去的路上,大伙就像被人抛弃的可怜虫。

小金醉得东倒西歪,要不是有人扶着,早就摔旁边沟里了,偏偏他还不安份,大着舌头,“明儿咱们聚聚选个新老大吧。”

这是还想当混混,收摊位费呢。

林满堂率先表态,“我就不去了。我明年打算养猪。我听庄哥的,今后改邪归正。”

大伙沉默许久,关青才道,“是该如此。我也不参与了。”

他识字,曾经又是个秀才,不愁找不到活计。

这是真的要散伙了,大伙都很难过。可是各人有各人的选择,牛不吃草,还能强按头吗?

林满堂回了家,将散伙的事与李秀琴说了。

李秀琴当然高兴,虽然这些混混帮了他们家大忙,可是这些人做事向来无所顾忌,她担心男人会被他们架在火上烤,不得不做些犯法的事。现在散了伙,那她就没什么顾忌的了。

只是李秀琴担心里正那边,“要是年底,他又要添了你的名字怎么办?”

林满堂笑道,“没事儿。我一定会让咱家起来的。”

李秀琴点点头。大不了就先交钱,等她男人的嫁接技术得了县令大人赏识,那里正吃多少就得吐出来多少。

这天又是去县城送头花的日子,李秀琴一家进了县城直奔胭脂水粉店。

女掌柜见两人进来,迫不及待把人往二楼雅间请。

招呼她们坐下后,女掌柜惊喜得不行,“上次那个头花卖掉了。”

李秀琴呆了下,才反应过来对方说的是蕾丝头花,“真的啊?我还以为卖不掉呢。”

没亏本就成。

女掌柜握住她的手,“你这次又带来了吗?”

李秀琴摇头,“我以为那头花卖不掉,所以这次就没做。”

女掌柜急了,“哎呀,你怎么能不做呢。”她目光灼灼盯着李秀琴,“有人定了十个,要每个花样都不同。你什么时候能做好?”

李秀琴不愿意接这个活,便有些意兴阑珊,“多少钱一个?上次那个头花,我要两吊钱根本就没挣什么钱,不划算。”

那个蕾丝头饰用的丝线和绸缎都没有用完。做一个蕾丝头饰所花费的时间比三十个新头花都要多。

女掌柜暗暗咬牙,心里肉疼到手的钱飞了,可想到只有对方会做,狠了狠心,“一个三吊钱。”

李秀琴看了眼女儿,林晓接收到她的心意,狮子大开口,“十吊。”

女掌柜差点被自己的口水呛死,不可思议瞪着对方,“你……你说什么?”

李秀琴笑着解释,“别的头花都可以做五十个,一个花样起码能挣四五吊钱。而这个花样呢?费时费力不说,还有风险。”

女掌柜头摇成拨浪鼓,“十吊肯定不成。最多给你五吊。”

“八吊”

“六吊”

“七吊”

“成交!”女掌柜拍着巴掌答应了。

敲定完价格,李秀琴补充道,“这批蕾丝头花是最后一次了。”

用布做的头花,她会的花样并不多,倒是古风饰品以及各种王冠的造型,她如数家珍。

不过她不打算卖这些花样。好东西要留给自己人,等她有了钱,她肯定要给自己和女儿打扮得美美地。

女掌柜虽有些失望,但也早有预料。

这种新头花不是谁都能想出来的。要不然,之前店里的那些花样也不会卖了很多年了。

半个月后,李秀琴将蕾丝头饰卖完,开始和男人女儿一起置办年货。

县城可供采买的东西很多,甚至有不少南方的东西。

林满堂前世已经很久没有采办过年货了。在大城市就没有囤货的习惯。

过了年,也不过就是买几幅对联和红包。那些吃的,只需早起去超市采购即可。

而现在是在乡下生活。冬季很冷,如果下雨就会下雪,集市就没什么人。

所以需要提前准备很多东西。

比如吃的、用的、穿的、戴的、耍的、供的、干的、鲜的、生的、熟的等等。

许是快过年的缘故,东市摊位摆了许多品种的肉,如狗肉、牛肉、猪肉、野猪肉、兔肉、羊肉、驴肉等。要说里面最贵的不是牛肉而鹿肉。

良国上层社会喜食鹿肉,许多猎户为了挣钱大肆捕鹿,以至于森林深处的鹿逐年减少。偏偏鹿天生胆小,性格温顺,极容易受到惊吓,极不容易圈养。这就造成鹿肉的价格一年比一年贵。

前世一家三口从未吃过,得知一斤就要五百文,林满堂也只是惊讶一下,并没有嫌贵。

林满堂问李秀琴,“媳妇,咱要不要尝尝?”

林晓扯着他袖子,小声提醒,“爹,娘,鹿是国家保护动物,咱不要吃了吧。”

李秀琴也是一脸敬谢不敏,“这么浓烈的腥膻味,我可不会做。还是算了吧。”

林满堂便没再坚持,买了两斤牛肉,一只公鸡和一只鸭子就继续往前面去了。

再往前走了几步,就看到前面几个摊子卖各种皮料:有狐皮、兔皮、牛皮、羊皮、猪皮、紫貂皮、貉子皮、黄鼠狼皮、麝鼠皮、灰鼠皮、银鼠皮等。

大户人家一般都用裘皮保暖。

这几个摊子都是管家的男人在挑捡。其他人都用羡慕的目光看着。

林满堂在旁边听了几耳朵。

如果是拼接的狐皮十吊出头就能拿下。没有一丝杂色又完整的狐皮却要几十吊甚至上百吊。

而其他品种,比如紫貂皮价格就相当昂贵了,一般人连问都不敢问。

如果你要问,这么贵的东西为什么会出现在新陵小县城呢?

那就要说这紫貂皮的来路了。新陵县与大荣相临,紫貂皮正是大荣那边才有的珍稀毛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