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第2/2页)

想到这,学子们呼吸都急促了起来。谁没有一个“天下谁人不识君”的梦想啊!

大家都在心里感慨,云山书院不愧是“天下第一书院”!

有了这“云山密卷”,云山书院更加能声名远扬,以后介绍自己的出身也就更沾了书院的荣光了。

学子们在心中暗想着,日后定是要发奋刻苦地读书,下次书院分舍考试的时候做出一篇能刊登的文章来!

苏晏能感觉到整个课室的气氛都莫名热烈了起来。

由于在之前的考试中,上舍里许多学子的文章都被收录了,夫子让他们散学后找小童领取这润笔费的银钱。

这种排队领小钱钱的感觉,就还挺微妙的。

这一旬苏晏照常上了四书文、五经文的课程。他去上五经文的课程时还被几个夫子重点关注了,放学后被好心的夫子们留下来询问他需不需要经义选择上的指导。

苏晏还不想那么快表述自己想要兼通五经的想法,毕竟这听起来有些不自量力。他只能羞赧低头。

至于选修课,苏晏最后还是只选择了乐和射。

若是系统没有发布这个“兼通五经”的常规任务,他还可以多尝试一些不同的选修课。

然而现在不得不向学习低头,像极了为了奥数放弃兴趣班的可怜孩子。

乐的课程是一名女夫子教授的。

这是苏晏在云山书院中看见的唯一女夫子,真是万绿丛中一点红了。

这位女夫子姓吴,是教授算学的傅夫子的夫人。两位夫子是大卫朝的丁克一族,将毕生精力都献给了教书育人的文教事业,苏晏对此十分佩服。

吴夫子擅乐器和乐理,她一个人就相当于一个乐团,各种各样的乐器都十分精通。她也是云山书院民乐团的指导夫子。

吴夫子第一次上课时,先用各种乐器演奏了同一只曲子,让大家感受其中的区别。乐的课程是让学子们自己选择感兴趣的乐器,吴夫子会根据不同学子所选择的乐器,挨个领进门。

之后的课程,讲授通用的乐理知识时,大家一块上,别的时候便是学生自行练习,吴夫子在一旁指点。

有些学子自幼学习了乐器,平日里自己在寝舍或是在书院的幽静之处练习,并不参与课程,但是会偶尔在课后来找吴夫子请她指点,吴夫子对此也是十分乐意。

苏晏在萧和古琴之间纠结了一会儿,最后还是选择了古琴。

倒不是被吴夫子当时上课时用古琴演示的一曲“高山流水”所征服,更多的是苏晏想起了当初在来云州的船上,有幸见着陆弦之弹琴的场景。

苏晏的思绪飘回了那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