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第2/2页)

毕竟时文这东西,若是长久不练习的话,会没有手感。只输入不输出可不行,科举考试最后还是要看输出的成果嘛。

夫子们还强调了,这交上来的文章他们评阅批注后还会张贴出来。这也是要学子们好好完成作业,不可敷衍。此外也是让学子们借此相互切磋学业,起到见贤思齐的作用。

四书五经的课程都被安排在每旬的前头几日,这是学子们精力最充沛的时候。

之后便是算学、律法的课程。

头一次上算学,苏晏还有些担心。

前世他的数学可谓是七窍通六窍——一窍不通。

不论是高中的函数与方程、圆锥曲线、立体几何……还是大学数学的线性代数、概率统计,每堂课都留下了他迷茫的眼神。

数学很纯粹,不会就是不会。

苏晏回忆起了在那遥远的从前被数学摁在地上暴打的日子,头皮发麻。

在上算学课的前一天晚上,他怀揣着淡淡的忧伤辗转反侧。

第二天,他们一行人起得稍稍迟了点。

毕竟天气越来越冷,起床也愈发艰难。

谁想离开温暖的被窝啊!

“我和我的被窝,一刻都不想分离。”谢临风幽幽地说道,他们一行人逆着凉飕飕的秋风赶到课室。

夫子在他们后脚进来,关上了课室的木门,也没有对几位差点迟到的学子叮嘱什么。

所以说其实晚一点到也挺好的嘛,谢临风坐到座位上后摸了摸下巴,他好像发觉了上课踩点到的快乐。

谢临风内心蠢蠢欲动,打算在之后的课程中付诸实践。

教授他们算学的夫子,是一个看起来十分和蔼、心宽体胖的夫子。

苏晏忍不住盯着他有些略微秃头的脑袋,暗自感慨这夫子肯定对于算学格外有研究。

他秃了,也强了。

这夫子做了自我介绍,姓傅,单名一个数。

傅夫子显然对于教学很有研究,想必也是见多了被算学逼到濒临崩溃的学子们。

他头一堂课打算从兴趣入手,先激起学子们对于算学的好奇和乐趣,让他们在之后的算学路上,不管与算学有缘无缘,也能苦中作乐,不至于过于自闭。

于是,他一开始就给每位学子发下一张稿纸。

苏晏拿到稿纸,看到上面的九宫格,吸了一口凉气。

好家伙,这是数独开局?

此时傅夫子看到大家都拿到了稿纸后,便开始介绍这内容。

苏晏看到的这个九宫格被称作是“河图”、也被称之为“洛书”和“纵横图”。

即是在一个由若干个排列整齐的数组成的正方形中,要求图中任意一横行、一纵行以及对角线的几个数之和都能相等。

傅夫子给他们发的是由三横行、三纵行组成的三阶纵横图,需要填入九个不相同的数字,使得每一横行和每一纵行之和等于十五。

傅夫子笑眯眯地讲述完,便让学子们自行尝试,让他们与同窗们一起探讨解法。

一到九,相搭配,组十五。

苏晏一边在心里默念着题目要求,一边用炭笔在稿纸上进行尝试。

他试了几种都不太行,心里叹了口气,果然自己还是没有什么数学天赋。等放学后,一定得喊季时去山下买些核桃,给自己补补脑子。

宋子修看着这题目就一个头两个大。

周允文则是眉头紧锁,想找出这类题目的规律。

苏晏正准备问问小伙伴们的情况,就听见谢临风欢快的声音:“这还不简单!小爷我做出来了!”

闻言,苏晏、宋子修、周允文都惊讶地抬头看着谢临风。

谢临风见他们目光炯炯地望着自己,一张俊脸眉飞色舞。

他咳了咳,清了清嗓子,又做作地假装吹去稿纸上的浮尘,然后弹了弹纸张,立起来给小伙伴们看。

苏晏定眼一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