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第3/3页)

他们又上了文津阁第二层,这一层依旧是差不多的结构。

然而再要往上走时,却在二楼通往三楼的楼梯口处看见了一个青年人,他坐在一张矮凳上,正捧着一本书在阅读。

这青年人生得魁梧高大,看上去不像个读书人。但是他身上也穿着云山书院仆役的素色直裰。

青年人见苏晏一行人上来,伸出一只大手示意将夫子的批条递给他。

苏晏忙摆摆手,放轻声音说道:“我们是这一届刚入学的新生,还没有开始上课,只是想来这儿看一看。”

青年人笑了笑,点了点头,说道:“没有夫子的批条,你们现在可不能上去。”

苏晏偷偷瞥见了青年人手上那一本正在阅读的书籍的封面,似乎是一本兵书?

见大家有些失望的模样,青年人又好心地补充了一句:“好好学习,拿到夫子的批条后,就能看这些藏书阁最宝贵的书籍了。”

苏晏点点头,和小伙伴们退回了一楼。

“三楼放的是什么书啊,这么神秘!还专门派了个彪形大汉守在那。”宋子修小声吐槽着。

“我跟你们说,刚刚的那人会功夫!”谢临风也凑近他们,用气音说道:“我爷爷教过我如何辨认习武之人的气息吐纳。刚刚那人可不是一般人!”

身材壮,会武功,看兵书。

啧,有点儿意思。

那青年人守着三楼的书库,就跟恶龙守着珠宝似的,苏晏心想着,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有机会去见识见识这文津阁第三层的书籍。

第一层的书籍摆放得也很有规律,苏晏一行人从四书的书架上面各自选了一本四书注疏,拿到读书室看了起来。

或许是云山书院奉行精英教育,书院的学生本就不多,一届二三十人左右。

更加上现在是开学第一天,大概许多老生们都去上课了。

此时文津阁的读书室内空空荡荡,只有三三两两的学子散落在各个书桌旁专注地读着书,非常清静。

周允文拿到书本后也很快便进入了状态,开始用心地读了起来。

谢临风叹了口气,拿起书本两眼发直。

宋子修则是掏出他携带着的炭笔和纸,开始给他一直构思着的书院话本添砖加瓦。

***

还在扬州的时候,宋子修就跟苏晏吐槽过,他若是外出了,记载这一闪而过的灵感就变得十分不方便。

苏晏想想,也确实如此。等准备好文房四宝,磨好墨,说不定灵感都飞逝了。

更何况,不等那纸张上的墨迹干涸,也不好保存文稿。

他突然想到了现代的铅笔,有了类似于铅笔的东西,不就方便速记了。

苏晏并不知道铅笔的组成成分,笔芯似乎是石墨,但在这大卫朝,石墨又要到哪儿去找。

于是苏晏又想到了画画用的炭笔,这个应该好做许多。

炭笔,顾名思义,应该是跟木炭的原理差不多。于是苏晏便将这炭笔具体描述给了宋子修。

几日后他再次见到宋子修时,宋家的仆役就已经将这炭笔给研制了出来。

这可真是宋家速度!

既然如此,苏晏干脆把卷笔刀的设计也告诉宋子修,看看宋家的仆役能否做出来。

炭笔卷笔刀一起组合,方便快捷翻倍。

果不其然,宋家的能工巧匠也给造了出来。

苏晏还因为这炭笔和卷笔刀,见到了宋子修的大哥宋子元,也是如今宋家生意的一把手。

宋子元见到自己小弟弟要人折腾的这东西后,立马就意识到了商机。

用宋子修的话来说:“大哥当时两眼都闪着金元宝的亮光”。

这炭笔造价比毛笔便宜,加上有卷笔刀,用起来也格外方便,非常适合那些不是读书人但又需要写字记事的人群。

宋子元不愧是宋家现在的掌权人,办事情滴水不漏,非常尊重知识产权,知道这炭笔是苏晏提出的之后,想跟他谈合作,打算大规模生产这炭笔和卷笔刀。

谈生意这事儿,苏晏可不擅长。于是他求助了自己的小舅舅柳楷瑞,让小舅舅跟宋子元两个专业的商人谈这事儿。

柳楷瑞觉得自己的小外甥可真是个人才,前几年小小年纪就对话本有着深入的见解,让松竹斋在各大书坊中站稳了脚跟,之后的许多营销措施又是狠狠地赚了一笔。

现在,苏晏又弄出了这么个新玩意儿,柳楷瑞也是经验丰富的商人了,看着这东西立马明白,虽然赚的不多,但是好好推广一番,也是细水长流的一笔收入。

若是在民间推广开,未必不能倒逼读书人也尝试使用,要是之后有好的机会,更可以在天下士人中普及使用。

柳楷瑞想到这儿,不由得感慨自己小外甥可真是有巧思。

两方约在了扬州城的松竹斋楼上见面,这是小舅舅柳楷瑞要求的。他还特地跟苏晏解释道,这谈判的地点安排在自己的地盘上本身就是给对方的一种压力。

于是之后,苏晏便在上次见着宋子修的地方见到了他大哥,这古代的财阀总裁。

宋子元长得不如宋子逸俊秀,也不如宋子修秀丽。

他剑眉星目,五官深邃,眼眸漆黑。被他盯着的时候,像是被一只目光锐利的老鹰给盯上了。

谈判的过程,苏晏觉得自己就跟小白一样,是个吉祥物。

看着小舅舅和宋子元你来我往地客套,相互交锋,最终定下了:宋家负责生产,宋家的店铺和松竹斋一同售卖这炭笔、卷笔刀,宋家为松竹斋专供各种精致的高端产品和套盒。

苏晏从扬州出发的时候,小舅舅柳楷瑞还特地给他们准备了高端的炭笔礼盒,里头的炭笔用料都是柳桉木,手感自然易握。笔身漆了一层清漆,笔尾端还雕刻有隽秀的花纹。

***

苏晏从回忆中回神过来,看着宋子修已经刷刷刷写了不少。

习惯了写毛笔的人,最初用炭笔的时候需要磨合一阵时间,但适应了以后,写起来也是比毛笔要快许多。

这炭笔,苏晏打算日后上课的时候用来速记笔记。

他的注意力回到手中的书籍上,正准备翻开,耳边又传来红包系统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