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敦亲王(第2/2页)

丁点委屈都没受。

但好爸爸康熙不这么认为!

他不但觉得老十受了大委屈,还将那几个罪魁祸首悉数传进了宫。

劈头盖脸地一顿好骂,骂到几位爷几度怀疑人生后,接着流水般的赏赐就进了敦郡王府。

自古不患寡而患不均。

格外被偏爱的胤俄毫无疑问地成了阿哥公敌。

不但原本就嫉妒到快要质壁分离的几个酸上加酸,恨不得用目光凌迟了他。

便素来佛系的胤祺、胤佑看着他的目光都微微带酸。胤禌更直言傻人有傻福,也许是宫中聪明人忒多,傻子才越发矜贵了。

毕竟物以稀为贵!

小语气欠削的,让康熙差点儿转头又把那小子传进宫中。

可再不讨喜,那也是友军呢!

胤俄当然不会眼睁睁地看着胤禌倒霉,忙憨憨笑道:“皇阿玛,您胸襟如海,又何必为这些许小事儿着急”

“到底十一弟虽促狭了些,但实际并没说错呀!相较于哥哥弟弟们,儿子确实不够聪慧。而且……”

胤俄抿了抿唇,颇有几分迟疑地道:“而且都是皇阿玛的子女,谁还不盼着能被偏爱呢?”

“说句不怕皇阿玛笑话的,儿子小时候也没少偷偷眼酸太子哥来着。为这还偷偷哭过,就琢磨都是一样的儿子,凭甚他就格外矜贵些?”

“哦?”康熙诧异,忍不住接话:“那后来呢?老十你倒是怎生想开的”

胤俄挠头:“不瞒皇阿玛,儿子一直都未想开。直到儿子自己当了阿玛,有了嫡子庶子,方能参透一二。”

“因弘暄是世子,肩负着整个敦郡王府的未来。责任重大,自是不敢有丝毫懈怠。而其余庶子们,虽则也是儿子骨肉,但无重任在肩肯定可以更轻松些。”

“受到的关注,自然也不能跟弘暄同日而语。但这其中,若有儿子这般虽不如何聪明,但本分老实又孝顺的。儿子也会分出几分疼爱来,试着对他加以培养。若能成,以后也是弘暄的助力,是大清的栋梁啊……”

知道皇阿玛就喜欢他这个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劲儿,遂胤俄也毫无遮掩。

直接平铺直叙地一顿说,果然说得康熙连连点头:“好孩子,还是你懂皇阿玛。亏得那几个自诩聪明,却一个个的连这点浅显道理都不懂。倒有脸怪朕偏心……”

胤俄笑着给康熙揉肩:“可不儿子也烦极了这点,遂他们言语过激的时候,儿子也半点没客气地怼了回去。”

“想得圣宠便好生表现,处处恭谨。努力把儿子压下去,还愁皇阿玛看不到他的光芒”

“自己不努力,还怪旁人太用心。只会酸言酸语,对手足弟兄阴阳怪气算甚本事呢?忒没点皇家气度!”

对对对,越说越对!

康熙点头,实则别个表现再如何优秀,也绝越不过胤俄去。但不妨碍他用这番话去怼那几个不孝子,然后……

八阿哥胤襈跟十四胤祯便双双跪下,言说自己一直有心报国却苦无机会。若可以,儿子也愿替十弟/十哥辛苦这遭,亲往沿海,为大清远洋商贸尽一份力。

明晃晃夺权!

说完,年轻气盛的十四还微带几分挑衅地看着胤俄。似乎在说:我倒是敢挑战,你呢,可敢应了这茬儿?

就打量着海事衙门是他跟胤禟一手一脚建立起来的,是他根本所在,断不会容许旁人插手。

而只要他有一丝一毫的迟疑,就会戳破前头的牛皮,惹皇阿玛怀疑甚至失宠!

在场的都是人精,胤祯这心思又明晃晃放在明面上。自然此话一出,该懂的都懂。也都特别好整以暇地把目光聚焦在胤俄身上,气得胤禟撸胳膊挽袖子,都要当场跟十四较量一二了。

还是胤俄笑着拉住他:“九哥别气别气,这不正好么!”

“正好咱们哥俩想着回京城来建玻璃厂、钟表厂的,独愁海事衙门那边无人接手。八哥与十四若能挑起这大梁来,岂不是两全其美”

???

在场诸阿哥懵,弄不清楚他们哥俩又出的哪门幺蛾子。

唯独提议被批准的胤襈、胤祯:……

就有点方,不知道这个局要怎么破。那什么,他们确实很嫉妒胤俄受宠,也眼馋海事上的庞大利益。

想取而代之,也惦着分一杯羹。但是,心有大志的他们并不想离京啊!!!

然圣旨已下,哪里又会因他们的意志而转移?

苦哈哈的他们没过几天就收拾收拾细软出了京,原以为虽牺牲大了些,好歹还有块大肥肉。结果……

到了目的地才知道,这大饼并不是全部的!

就,视力所及之处,个个都是胤俄胤禟的心腹。分管了海事衙门大半事物的法喀,更是老十的亲娘舅。

还没等他们展开手脚,大干一场。好好镀层金,捞一笔再早日回去京城呢。噩耗就再度传来:因敦郡王与九贝勒这几年兢兢业业,极大发展与促进了大清的海上贸易,极大助力了大清经济发展。

故特晋敦郡王为敦亲王,晋九贝勒为宁郡王。

贼老十竟然越过了一众兄长,成了康熙朝第一个亲王???

连老九那个差点儿被皇阿玛劈了的都得了个宁郡王???

不但胤祯想不通,其余人等也百思不得其解好么!

就不知道老十那个憨憨到底怎生入了皇阿玛的眼,让他老人家偏心如斯。

瑚图灵阿则是有一点点,好吧,是很多点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