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廷诤(第2/2页)

公主看得咋舌,轻声对我道:“爹爹现在肯定又想一头撞在龙柱上了。”

就在这时,但闻殿上传来一声脆响,我们不免惊诧,忙侧首去看——原来是今上拂落了面前案上的青瓷笔架。

“来人,”他盛怒之下反倒镇静下来,声音冷冷地,“把唐介押下,送御史台纠劾。”

两名殿外侍侯的禁卫应声进来,走到唐介身边,欲挟持他出殿。唐介一振衣袖避开,略一冷笑,转身自己阔步出门。

殿中的王举正似还想为其辩解,但刚一开口,唤了声“陛下”就被今上扬手止住,喝令道:“你也出去!”

王举正默然,将手中乌纱搁于地上,拜退而出。

文彦博待二人离去后,朝今上再拜,道:“台官言事,是其职责,望陛下宽待唐介及王举正,不因此事加罪于他们。”

今上不答应,顾左右道:“今日当制的中书舍人是谁?快召来为朕草制:殿中侍御史里行唐介责授春州别驾。”

春州地处岭南,乃穷山恶水之地,放逐到那里的官员多有死于任上者。

这时今上意态坚决,怒不可测,群臣都不敢再进谏。片刻后,坐于大殿一隅执笔记录君臣言行的修起居注官员搁下手中笔,起身,缓缓走到殿中。

此人长身美髯,举止温文,我一看即认出他是多年前见过的蔡襄。在因新政新波外放数年后,他和当初奏邸一案中被逐的大部分馆阁名士一样,又被召回朝中了。

“陛下,”蔡襄欠身道,“唐介确实狂直,今日言行甚为无礼。然容受臣子尽心谏言,是帝王盛德。陛下一向从谏如流,善待言官,故臣斗胆,望陛下矜贷唐介之罪,从轻发落。”

今上却不欲再多言,说了声“退朝”便起身入内。

公主立即后退,立于垂拱殿后门之外,待今上出来后便迎上前行礼问安。

今上见她,蹙眉问道:“你怎么在这里?”

公主微笑道:“爹爹忘记了么?今日说好要去仪凤阁看女儿奏箜篌的。”

“哦,”今上记起来,但脸上满是疲惫之色,“可否改日再去?爹爹很累。”

公主有些失望,但仍点头答应:“那爹爹先回去歇息罢。何时想听了,再告诉女儿。”

今上颔首,匆匆向福宁殿走去。公主目送他,忽然又开口唤了声“爹爹”。

今上回首:“还有何事?”

公主以手抚胸,巧笑倩兮:“深呼吸。”

今上错愕,旋即反应过来,看着女儿,终于展颜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