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第3/3页)

“过几日村里组织去县城里进年货,到时候坐牛车去,大家若是有什么要带的,我去一趟也是顺便。”昭明说着就笑,“不瞒大家,我如今本地话说得比土生土长的还顺溜,便是本地的早市都去了两趟了。带东西就是伸伸手的事,千万别和我客气。”

别的人还有些犹豫,那位山羊胡的老道士笑呵呵说话了,“正巧了,老道手里有些钱,这么些年没地方花,放着都要烂了,若是方便,你便换一些细粮回来吧。”说着他直接给昭明塞了一卷纸票,一脸信任。

这么一卷钱,不知道存了多久,他们存点东西不容易,如今却那么轻易就塞到昭明手里,昭明心里头一热,被人信任的感觉很特别,想一想买粮食又不是什么忌讳事,立刻就拍着胸脯打包票。

“方便的。村里人舍不得吃细粮,就要拿去城里换钱,这时候好买。如今粮食也不缺,一般都能找到。”

老道士开了头,别的人期期艾艾了一会儿,可能确实很需要东西,也拿了钱财出来,若是手里没钱的,还用别的东西抵。那父子就拿了一块表,请昭明去换些米面和生活用品,若是有日常用药就更好了。

昭明一口应下。

剩下的老掌柜从屋子里摸了半天摸出来一个眼镜盒那么大黑漆漆的木头盒子,“我来的时候也没带什么东西,就是这。”他打开盒子,里面是空的,他不知撬了哪面,出来一个夹层,翻出一枚鸡血石的印章。

“这是我家里酒庄的印,反正酒庄也没了,这东西放着也是放着。就不知这东西还能换多少钱。你看着换些吃的来吧。”

老掌柜把盒子连印章都给了昭明,昭明把东西都放进竹筐,拿破菜叶遮盖了,再放一堆枯草在上面。

昭明并没有留很久,因为他们都还要上工,不像是昭明是‘有证偷闲’。所幸他娘和姥姥姥爷的情况比之前预想的最坏情况要好许多,所以昭明也不是太担心。

一家人几年才匆匆忙忙见了这一面,前后不到一个小时,但双方都心满意足。昭明背着空竹筐,用力地摇了摇手,就从这一排的竹棚屋离开了。

这附近可能是农场里最偏僻的地方,要绕过一个坟地才到养殖区,但对他们这样的下放人员却是相当友好的环境。

再怎么,也比在城里时隔三差五带着木牌让人摔打吐口水强。

昭明记得,当时姥爷他们被抓走,是因为家里藏了一些书,有西洋书籍也有古代绝版书籍,说是‘封建残余资本主义’。那是姥爷最爱的东西,也有一部分是姥姥嫁妆。

姥姥在他们那儿还是贵族女儿,但是嫁妆里最多的是各种书。最后这些东西被人聚在一起撕成碎片,付之一炬。

他姥姥姥爷的心,估计就跟那些书一样成灰了吧。

真希望这样的日子早点过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