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轴上的中国(第4/4页)

中国这列火车,我们希望它朝着正确的方向走。但是别忘了,一定有人拦在车的前面把它往回推,也有人在侧面瞎推。更可气的是,还有相当多的人,坐在车顶上,事不关己。这是一个非常残酷但必须接受的现实。好,我们接受。但在接受的同时,确保自己是向前推动的人群中的一分子就好了。

2012年 国家发展改革委

自己的读后感

去发改委谈改革,还呼吁多推动改革,好多人听说后嘲笑我:胆儿挺大的啊?那是2012年1月份,十八大还有近一年才开,“改革”与“中国梦”还不是热词,有机会进发改委,当然要说说。

现在,这两个词已经大热,很欣慰,但也到时候该谈谈别的了。

2015年春节,我给朋友自创短信贺年,最后我对新一年的祈愿,用了三个“开”:开放、开明、开心。

当改革重新热起来,并向深水区挺进的时候,我发现“开放”二字被或多或少地忽略了。可别忘了,中国改革的起步,“改革开放”是不可分割的黄金组合,甚至从某种角度说,开放,正是改革的一部分。

今天再提开放,不仅是开国门建特区的问题,更在于心灵、头脑与思维意识的开放。这些年,中国进步很大,相当多的人自信起来,这是对的。但如果自信到自以为是、封闭及老子天下第一的状态,那就错了。

而开明是期待中国能真的自信,因此更包容更多元更让人有安全的自由感。如果很多人都是担心、顾虑,说言不由衷的话,那时代与个体又如何真正地开心呢?

只有更开放更开明,我们才会更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