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第2/2页)

杜青臣之所以对他有印象,也是他死的确实是惨烈了些,而他死之后,三皇子更是抱着他的尸身痛哭,哭诉自己的懊悔之情,张口闭口竟称呼蒋川为蒋伯父,场面之惨,简直让人闻着伤心见者落泪,齐承甚至把蒋川的尸身都还给了三皇子,然后将其幽闭在皇子府中,等候处置。

书中从未在剧情主线中提起过蒋川为何如此,但是却在蒋川临死时,描写了一段蒋川自身的回忆。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花林中,慕艾少年对妙龄少女一见钟情,只可惜,少女宜的却不是少年的家,而是皇室。最终,少女嫁入宫廷,一步登天,少年则远去外地,从此寄情沙场。

后来,少女变成勾心斗角,母仪天下的皇后,甚至为自己儿子的夺嫡之争,呕心沥血而亡。少年才终于醒悟,他该做的,不是远遁他方,而是守在她身边,陪着她,纵使此生不能相守,也要送她直上青云,做那万人之上!可惜,醒悟的太晚了,伊人已逝,只留一子。于是,蒋川舍弃半生功业,回到朝堂,想要护心上人唯一之子,最终却惨死于夺嫡之中。

这样一个人,不得三皇子信任,却对三皇子极为重要,逼的三皇子不得不重用,压下疑心用他,杜青臣不拿他开刀,都对不起自己看过原书。

而杜青臣纵观全书,不得不承认齐承的眼光,齐承认主的时候,确实是挑了个最腹黑心狠,却又最具帝王之相的皇子辅佐。五皇子就不会犯这样的错误,五皇子固然在书中亲手杀了自己的八弟,气死老皇帝,踏着一路白骨登上皇位,但是,他也真的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平时里,也乐于做出一副温和大度的仁君姿态,属于那种平日君子儒雅,但事关重大之时,多狠辣的事情都能做,而且不会有什么情绪波动的狠人。

三皇子府中,顾高惊慌失措的回禀了杜青臣传来的消息,三皇子还是将信将疑,“你确定他说的是蒋川?会不会是……”三皇子犹豫起来,毕竟蒋川的重要性可跟庚安民完全不一样,庚安民一事可随意相信杜青臣,但蒋川的事,绝对不能!在三皇子眼里,便是连宁侯都没法跟蒋川相比。

“杜青臣该不会是故意的吧?他其实还是跟着老五的,之所以说这些,只是为了让本殿下自断臂膀!”三皇子警惕的道。

顾高跪在书房里,磕了几个响头,道:“主子,蒋川将军是正常调职回京的,谁能知道他暗地里投靠了主子啊!明明前些年,主子大张旗鼓的对他示好,他都不为所动,甚至把礼物全退了回来,哪可能会变得如此快!”

蒋川与皇后的情分,三皇子从不知情,所以也根本不明白蒋川奇怪行为的由来,顾高这么一提,三皇子心中的疑虑又占了上风,但他到底也不会这么轻易就相信了,道:“你去查查蒋川进京以来的动向,看跟齐承有没有接触。”

“是。”顾高领了命令,三皇子也就让他退了下去。

在书房里转了好几圈,三皇子最终还是叫了暗卫,“传信给老五身边的暗探,让他注意下,老五有没有察觉蒋川的事情。”

“遵命。”

“再让人去盯着杜青臣跟蒋川!”三皇子咬牙道。

“遵命。”一道黑影应答之后,消无声息的又消失了,仿佛从未存在过一样。

杜青臣此刻正踏踏实实的在店里查账呢,中午饭的时候,甚至都不用回家,店里就有自己的单间儿,一顿烧烤搞定,似乎是觉得柜台太吵闹,而且呆的不舒服,杜青臣干脆把账本都搬到了烧烤的房间里,摊在软榻上,时不时的去烤片肉,又回来看两页账本,算算账,十分的逍遥自在。

暗卫好不容易找到杜青臣的所在,又围着房间四处转了一圈,最终选定了房顶,路人看不到的一面藏起来,掀了块瓦片往里面偷看,极香的烤肉味就迎面扑来,惹得训练有素的暗卫,也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杜青臣吃饱喝足之后,也不熄灭火炉,火炉上还炖着一小盅脑花,咕嘟咕嘟的冒着泡,散发着香气。

杜青臣并没有打算把自己告诉顾高关于蒋川的事情跟齐承说,跟他对口供做戏,三皇子性情多疑,越是给他证据,他越是不会相信,反倒是什么都查不出来,他才更相信自己的口供是真的。毕竟,对三皇子来说,他这边提供了口供,那边在五皇子那里就发现了证据,也太巧了些,对付这种多疑之人,给他一个怀疑,却永远无法证明,就足够了。

而且,杜青臣根本解释不清为何他知道蒋川的事情,有些说法可以跟顾高这等人说,却很难瞒过齐承邵青甚至五皇子这样的,还有,说不定五皇子一行人都不清楚蒋川的底细,原书中,齐承直至跟蒋川对上,才明白他早就暗自投了三皇子,还惋惜了很久,所以,杜青臣就更不能提了,索性随意而为。

杜青臣吃完午饭还小憩了一会儿,才起身工作,暗卫跟踪了杜青臣一天,看着他吃烧烤,看着他睡的四仰八叉,看着他对账本,看着他训管事,看着他跟人谈生意,然后又吃了一顿烧烤,大约是吃的多了,还打了套软绵绵又诡异的拳法消食……

直至换班回去复命,暗卫才终于解脱,然后换了便装去杜青臣店里吃了一顿烧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