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第2/3页)

“好说好说,早听说杜家酒楼不错,便是冯县令也赞不绝口,巴不得你马上就去县里开酒楼,那我今天还真的尝尝了啊!嘿嘿,不客气啦!”捕快笑呵呵的道。

杜青臣也笑了起来,“当然不用客气,日后我去了县城开酒楼,还得仰仗差爷多照应。”

“可不敢!你是有冯县令护着的人,谁能把你怎么着。”捕快笑着,已经自己找了位置坐下,当然,他平时不是吃白食的人,不过嘛!他今天确实是帮忙送信了,便是吃杜青臣一顿,也不过分吧!嘿嘿……

等次日的时候,杜青臣便带了苏冬一同去了县城,去看冯县令为他挑选的几处铺子,大都是距离县衙比较近,又比较繁华的地方,杜青臣带着苏冬挨个按照地址上门去问了,又看了店里的设施,才与苏冬一同回镇子上。

“你喜欢哪个?”杜青臣询问苏冬。

“我?你自己决定就好了啊!”苏冬挠挠头,他哪里懂这些,他又不会做生意。

“当然要问你,这是我们家在置业,你不也是老板吗?”杜青臣理所当然的道:“不然我干嘛带你来?陪我白走一整天吗?”

苏冬闻言,心中暖洋洋的,他被杜青臣照顾的很好,所以也习惯了不客气,见杜青臣真的问他的意思,也就把自己的想法表达了出来,“我喜欢西街口的那家,那现在就是个酒楼,比其他两个绸缎铺子点心铺子强多了,至少,我们能省一笔钱出来,不用重新翻新店面了。”

省钱!在苏冬眼里才是第一要务。

杜青臣忍笑,点了点头,“除了这个呢?”

“除了这个……那我喜欢点心铺子,门口热热闹闹的,生意应该会很好吧!”

“可是绸缎铺子距离县衙最近哦。”杜青臣笑道。

“对啊!既然冯县令想要你开在县衙旁边,若是选绸缎铺子,这样以后他肯定会常来常往的,旁人也不敢小瞧了你!”苏冬道,那怎么办?各有好处啊!他也不知道该怎么选了。

“那就西街口的酒楼吧!省的翻新店铺了,省钱!”杜青臣道。

而且,后院的空间也大,虽然位置是偏了些,但是,他有外卖,最不在意的就是位置。还有,古代人并不像现代人那么视时间如金钱,便是多几步路,对大部分人来说,也都是无所谓的,只要他们觉得真的值得。就比如现在,多少县里的百姓或是行商过客,都是慕名赶了老远的路,去镇子上吃一顿他家的饭菜的。

“但冯县令……”苏冬纠结了。

“他哪有时间每日来往啊!而且他每日来往了,我还得麻烦呢!再说了,绸缎铺子地段太好,价格也贵,再加上翻新,我们的银子是不够的,原来就是酒楼的那家就很好,能剩下不少功夫。”杜青臣道。

“你不喜欢冯县令啊?”苏冬茫然的道,冯县令明明人很好啊!刘夫子都说他很好。

“没有不喜欢,只是……”不想每天交家庭作业而已!杜青臣默默捂脸。“只是,我们的银子确实是不够的,镇上酒楼虽然赚钱,可时间还太短,我们之前剩的银子也不多了,所以……没有办法啊!”

苏冬想了想,嘟囔了一句,“总觉得你好像并不是这么想的,又在骗人了。”

“哎呀!”杜青臣惊奇的一瞪眼,“我人品不好吗?我哪有经常骗人啊!刘夫子都夸我怀瑾握瑜,蕙心纨质,你不相信刘夫子的话吗?”

苏冬白了杜青臣一眼,他还是觉得杜青臣就是在胡扯,可是他又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杜青臣定下了酒楼之后,便很快的付了钱将地契转移到自己名下,又忙碌了半个月,才彻底处理好新店的事宜,而张康也回来了,带了足足一百多斤的辣椒,成功的镇住了杜青臣。

“你不是说……只准备带一些过来,先试试看吗?”杜青臣愣愣的道,这一百多斤的辣椒,够他用一年的了吧!不!只怕两年三年都用不完!

张康挠挠头,“我也没想到啊!我原想着收购个三四天,就赶紧过来,也免的有问题,结果,我们那边的人从未见过收购番椒的,一听我要收干番椒,亲戚传亲戚,十里八乡一下子传开了,大家把家里的存货都收拾收拾卖给我了,不收都不行。”

“你不是说,你们那里的人种番椒,都是自己吃的吗?怎么都……不自己留点,不怕吃不着吗?”杜青臣艰难的道。

“不瞒你说,番椒这个东西,一直结果一直结果,我们那边暖和,一年四季的,几乎三季都有番椒,最近虽然天冷了,番椒也不怎么结果了,但是还能结几个的,便是没有,去亲戚家拿就是了,反正我又收不完,先卖了钱才是正经。”

“你有没有觉得……二十文钱一斤,你坑了我一把?”

“有吗?没有啊!”张康一脸无辜,“我也不知道会收这么多啊!我是真的没想到,真的,杜老板,我们那边从没人收过这个的。当然……这次我这生意确实是做的轻易了些,但契约已定,还是官府备案的,杜老板,这个……”

“我知道。”杜青臣点点头,“我没打算反悔,只是想说,最近一年,我应该不用再运第二批番椒了。”

张康嘿嘿一笑。“明白的,便是我们那边能吃辣的人,这么多番椒也够吃他几辈子的了。”

杜青臣:……

你还知道!

杜青臣刚买了酒楼,兜里本就没剩多少银子,结果又支出去二两多银子,用来付番椒的账。

张康自然乐呵呵的接下,还道:“我平日里跑熟了的就是这条线,从我老家运东西来韩郡省城,每每都路过这里的,杜老板,若你还有什么需要的,记得跟我说啊!你这人,仗义!这么多番椒,就因为签了契约,就守信的全部吞下,连价格都没有再跟我还!你人不错,我乐意跟你做生意!嘿嘿……”

杜青臣虽然最初惊讶了些,但终于得到了辣椒,还是很高兴的,也不计较张康的嘚瑟,道:“放心,以后有什么,我们再合作,我觉得,我应该还会找你运番椒。”

如果明年他们还是种不成辣椒的话。

“成啊!”张康其实是不大信的,这么多辣椒,够杜青臣卖好几年的了,还是不用指望了,就当杜青臣客气客气罢了。

张康这次还带了其他货物,便没有在此地多留,直奔了韩郡省城,而杜青臣也就拿了番椒回去研究辣椒油。

北地的人确实是吃不惯生辣椒,像是陶修德那样天生嗜辣的只是极少数,便是杜青臣自己,也是不喜欢直接生啃辣椒的,干辣椒也不行。

辣椒的真正用法,难道不是做辣椒油吗?!便是辣椒粉,难道不应该先炒制吗?!上次吃过张康的辣椒粉之后,他就意识到,张康老家的人似乎并没有给辣椒过一遍火的意识,而是直接拿干辣椒磨碎成粉,也不放任何其他的香料盐巴,辣味后劲太足!自然不讨人喜欢。